張海星(甘肅省文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素質教育在中職課堂上的應用方法
張海星
(甘肅省文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摘要:教育學中的素質是指學生在先天生理基礎上,經過后天環境影響、教育訓練所獲得的一種身心特征和人格品質。中職教育強調對學生職業文化素質的培養,強調最大限度地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讓學生能夠高素養、高技能地走進職場和社會。通過探究素質教育在中職課堂上學生主導、情景演練、課程交叉等方式的應用,拓寬素質教育的應用途徑,推動中職教育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職;應用方法
中職教育近些年來一直在朝職業化方向傾向,除去傳統教育以考試成績為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判定標準外,同時兼顧學生的職業化課程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但是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示范講解式教學方法根深蒂固的影響,中職課堂教學依然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安排課后作業,學生按部就班完成”的教學模式層面,學生從業后表現出來的職業素質高低參差不齊,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
傳統中職教育都是教師主導的課堂,少有學生能夠體會到主導課堂的滋味。倡導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開展教學工作,一方面讓教師放手,減少對學生的束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鍛煉自己的自我主導能力。
如:讓學生組織一場職業技能大賽,比賽的項目圍繞學生所學習的職業課程內容展開,由任課教師作為比賽裁判和技術指導。整個比賽的前期由學生選擇具體項目;中期由學生自行組織參賽隊伍,參賽規則由教師制定,隊伍分配由教師進行協調安排,避免扎堆成組;后期由學生投票和教師點評,最后由獲獎學生進行競技分享。職業技能大賽在全國范圍內都有進行,但在中職課堂上卻極為罕見,開展一場由學生自導自演自拍的職業技能比賽,核心是為了有效展開課程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職業化綜合素質。
情境演練的課堂在于情境的設置,教師是職業教育的專家。由學生作為職業應聘者,而教師作為考官,假想學生剛剛畢業且正在求職,為學生創設一堂職業面試情境演練課。學生前期進行簡歷制作和面試準備,教師踐行模擬人才選拔演練,了解各大公司對中職學生的面試要求,挖掘能考驗學生綜合素質的面試難題。中期雙方對壘,學生遞交簡歷,教師進行當堂面試。后期進行錄用人員公布,并說明被錄用人員的應征優勢和面試表現。最終由學生進行自由發言,分享簡歷制作、面試準備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在面試就職情境演練過程中,體現和評判一個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特別容易,有針對性地提升其綜合素養,為學生以后的就業貢獻力量也是中職教師應該努力做到的。
在中職課堂上,涉及語文、數學、英語以及計算機應用等文化課程,同樣也有體育、美術、音樂等非文化課程,還有學生學習的主導,即職業性課程。將這些課程進行適當程度的交織融合,既能增加中職課堂上課程的豐富多樣性,也能讓學生在綜合能力方面得到多方面、多層次的鍛煉。如:數學與體育聯合進行的戶外數理拓展課程,英語與音樂聯合進行的經典英文歌曲賞析課程,這些課程的開展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適應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對于學生對多元化知識融合的接受能力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素質教育在中職課堂上開展,學生主導、情境演練、課程交叉都是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在素質教育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推動中職教育的素質化進程。
參考文獻:
[1]榮瑾.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研究[D].天津大學,2005.
[2]項文玲.中職體育教學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時代,2012(12).
·編輯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