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琳(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馬山中學)
?
新課改下高中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
鄧海琳
(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馬山中學)
摘要: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不僅是提高音樂藝術素養的主要途徑,也是完成新課改要求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無盡魅力,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音樂;創新
新課改要求在音樂教學中,應將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由此,高中音樂教學創新,對學生的音樂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學生的年齡大多處于16~19歲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與初中生相比,已經具備一定的思想和個性。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代高中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必須對音樂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提高課堂的新鮮度和吸引力,并對學生的能力、心理以及課堂走向全局有著全面的把握。基于此,本文對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創新教學進行以下幾點分析。
環境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作用。同樣,課堂氣氛對學生的音樂學習也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這就要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育者和學習者都要認識到這一點,承認并且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友好的師生相處模式。新時代的師生關系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嚴師出高徒”的傳統教學觀念上了,教師和學生更應該成為音樂學習的伙伴,共同欣賞和感受音樂的美好,探討自身對音樂學習的看法,在平等的關系中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從而了解學生的興趣取向,放松心情;減輕學生高中學習的緊張情緒,提高音樂素養。例如在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組音樂,然后要求學生分辨樂曲的風格,并表達對樂曲內涵的了解和看法,學生可以一邊欣賞一邊思考,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予以適當的提醒和點撥,并和學生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當然,和諧的相處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在逐漸的磨合中善于改變自己的行為、說話方式和習慣,逐步適應對方,達到最好的磨合點,并將這種友好和諧的關系模式持續下去,這樣才有利于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
隨著教育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的發展已經在教學中得到普遍的應用。多媒體教學以其靈活性、新穎性、方便操作性強的特點,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便捷的視頻功能使繁雜的音樂理論知識直觀化、簡單化和具體化,有效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音樂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的思維貫穿整個音樂課堂。例如,在欣賞高中音樂教材貝多芬的《歡樂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向學生展示貝多芬的人生經歷,介紹其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然后一起欣賞《歡樂頌》,讓學生之間討論交流,說一說《歡樂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以及貝多芬的作品對世人的影響。以此擺脫傳統音樂課堂的枯燥和沉悶,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及審美能力,達到音樂教學的真正目的。
雖然多媒體功能強大、方便快捷,教師也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成為演繹多媒體的操作者,要分清課堂教學的主次關系。多媒體只對教學起到輔助作用,音樂的創新教學更多的還在于教師音樂情感的抒發以及精彩的課堂演繹,充分展示教師的素養及個人魅力,感染學生對音樂的熾熱情感。教師在課堂學習中作為一個掌控全局的引領者,應讓學生多參與其中,而不是自顧自演繹課堂。
傳統的音樂課堂小組學習,往往流于形式,教師只是隨意地將鄰近的學生分成一組,沒有考慮分組的科學性,沒有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真正作用,學習的效率也并不高。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首先,教師應科學地分組,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穿插分組,確保每個小組都有兩個性格外向和能力較強的學生,使每個小組的實力均衡。定期進行小組學習活動,比如在進行戲曲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分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鑒賞,第一組可以鑒賞京劇,第二組可以鑒賞秦腔,第三組可以鑒賞越劇等,經過小組的共同鑒賞學習,總結各類戲劇的特點,了解其代表曲目,也可以推舉小組成員為大家表演一段經典曲段,活躍課堂氣氛,使單調的戲曲知識學習充滿趣味,音樂課堂充滿活力。
新課改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音樂教師應不斷研究傳統教學的不足,全面搜集教學資源,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創新音樂教學,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殷慧.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5):168-169.
[2]吳少敏.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J].大眾文藝:教育理論,2012,(24):272-273.
[3]王明霞.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01).
·編輯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