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蕾(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
?
完善評教評學體系,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徐蕾
(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
摘要:評教評學是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有效性往往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然而,從很多學校評教評學活動實際開展的情況看,存在許多問題。通過科學調研,歸納出評教評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通過借鑒其他學校評價制度及自身經驗,總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評教評學;教學質量;問題;措施
學生是教學實施的對象,是教師教學過程的直接體驗者,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最有發言權。因此,學生的評教評學也是最能直接反映教師教學效果的監控手段。然而,學生評教評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學生認知度低,對評教評學理解不夠
我認為,對事物的科學評價應建立在對該事物完全理解或掌握與該事物有關的基本信息基礎之上。不少學校的評教評學問卷調查報告顯示,62%的中職層次的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電視、網絡,大部分學生很少看報、讀書。學生的年齡層次、認知能力、行為素養等決定了學生很難在評教評學中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斷。
2.現有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
現有的評價指標往往隨意性大,主觀性強,定量分析不足,定性結論過多。因此,常常出現在一個班級里,部分學生對某位老師評價很高而另一些學生卻相反。在職業學校,通常還存在用單一的評價標準對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不同教學方式的課程進行統一評價,無法體現文化課和專業課、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差異,也無法體現對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思維和學習能力培養的現象。
3.評教評學功能單一,缺乏持續性
在大多數職業學校中,對評教評學的組織往往僅局限于每學期一次或半學期一次,缺乏持續性,其作用僅僅是對教師某一段時間教學效果的階段性評價,完全滯后于教學過程,不能及時反映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當教師意識到教學出現問題的時候,學期已經過半或臨近結束,此時再想亡羊補牢,已經為時已晚。
4.缺乏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教師改進困難
教師職業通常被人稱為“鐵飯碗”,教師之間沒有明顯的利益沖突,尤其在職業學校,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教師激勵制度往往存在激勵手段單一、對教師業績考核評價制度不夠科學、報酬制度設計缺乏彈性等問題。因此,教師往往缺乏教學壓力和競爭動力。不少教師存在教好教壞一個樣,改與不改一個樣的想法。有調查顯示,一些學校在評教評學之后,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效果能夠明顯改善的低于50%,少數評教結果不好的教師甚至出現教學水平下降的情況。此外,教師本身對評教后如何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方向也比較模糊,同時教師對評教結果有回避心理,有一半以上的教師不希望評教結果公開公布。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1.加強評教宣傳,加大解讀力度
評教評學工作是抓好教學質量監控的一把利器,然而很多學生甚至是教師都未曾意識到評教評學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學校應大力宣傳評教評學工作的重要性,解讀評教評學調查表中的重要指標,以座談、研討或講座的形式組織師生學習相關內容,只有大多數師生都意識到評教評學的重要性,且真正理解評教評學中各項指標的含義,才能有效地對教師教學行為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斷。
2.完善指標體系,減少主觀因素
評教評學指標設置的內容應簡單有效、可操作性強,在指標設置方面,應制定定量和定性相結合、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知識和能力相結合的指標體系,在文字方面應仔細斟酌,盡可能避免學生能力難以鑒別的指標或主觀因素過強的指標。指標的設置不宜太粗,設置要盡可能完整地覆蓋教學工作各個環節,能體現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可作為評價教學質量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依據。
3.建立持續、高效的教學反饋體系
有效的教學反饋應具備準確性、針對性、激勵性、及時性、多樣性等基本特征,應通過學生評教評學、考試考核、教學質量分析、教學反思和后記、師生座談、學生問卷調查等多種途徑組成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反饋體系。
從時間跨度上看,教學反饋應包含及時反饋和階段性反饋,及時反饋主要收集課堂中的疑難問題、作業中的普遍問題以便及時解決,同時,及時反饋應注意記錄學生的所思所想、記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等,以便在后續的課程中根據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相應調控,從而形成適應特定教學對象特點的教學方法。階段性反饋則是通過階段性考查教學效果,對已經形成的教學方法或授課模式進行調整。
4.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激勵約束,是指激勵約束主體根據組織目標、人的行為規律,通過各種方式,去激發人的動力,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和要求,迸發出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規范人的行為,朝著激勵主體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激勵與約束有著不同的功能,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作為學校管理者,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提高教學質量考核在綜合考評制度中的比重。同時,學校應將評價結果公開、透明,并直接與教師績效工資、職稱晉升、年度考核掛鉤,真正將激勵約束機制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以評促教、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是我們進行評教評學、教學質量監控的首要目標。完善的評教評學機制能夠促進學校教學改革和發展,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整體提升。因此,教師應意識到評教評學活動的重要性,克服“鐵飯碗”心理,克服畏難和抵觸情緒,通過競爭提升能力,通過評價完善自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提高教學質量的評教評學活動中去。
參考文獻:
隋日安.從教學評價談多種教學藝術風格的形式[J].交通職技教育,1996(06).
·編輯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