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星
借助網絡獲取新聞線索的實踐做法研究
陳奇星
(作者單位:太原市廣播電視臺)
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新聞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沖擊。網絡已經成為重要的新聞資源、傳播平臺和新聞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深厚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對網絡的運用能力,不僅要獲取更多的新聞線索,還要具備職業道德,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網絡時代;新聞線索;實踐
網絡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勢,但在偌大的信息海洋中存在有效的信息和無效的信息,新聞編輯如何通過網絡平臺準確地分析出哪些信息對自己的新聞有利哪些不利,需要新聞編輯具有強大的綜合素質,可以在網絡中獲取信息、篩選信息及提煉有效信息。
對于新聞而言,信息來源十分重要,而網絡的出現是優化新聞來源的重要途徑。新聞編輯在發現信息時,要善于利用網絡平臺,在網絡中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信息。例如,之前在網絡中流傳的一條新聞《女村民見義勇為后婉拒采訪——“這是咱農民的本分”》,這篇文章出現的起源就是一個新聞編輯在網絡上看到一條信息,通過網友發布的一條新聞講述了在2010年3月5日,一輛載著39名乘客的客車從商丘開往漯河的途中,在一個村莊突然翻入公路旁邊的一個水塘中,而此時該村莊中的一名村民王玉梅及十來名村民趕來在大雪天實行救援行動,將39名乘客全部救起并安置,當記者得知消息后要求給村民采訪遭到拒絕。但是一個新聞編輯認為這是一條不錯的新聞,于是通過時刻關注網絡消息并發帖關注網友對該新聞的評價和關注,通過在網絡上的事件回放等多種形式逐漸形成了新聞稿《女村民見義勇為后婉拒采訪——“這是咱農民的本分”》并發表在《周口日報》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發表后被各大網站轉載,形成了一次成功的新聞報道。
由此可見網絡信息多么強大,如果沒有網絡的介入,這篇優秀的新聞可能會因為當事人的拒絕采訪而告一段落。網絡上的信息很多都是來源于現實社會,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因此善于在網絡中獲取一些有效的信息資源是現代新聞編輯的職業要求。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數量龐大的網站、BBS、Usenet、論壇和貼吧等,為新聞從業人員快速發現新聞線索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條件。網絡上的信息量大,并且傳播信息的渠道也十分廣,但并不是所有的網絡信息都是可以作為新聞素材去使用的,有些網絡信息也不排除會有惡意,因此如何選取有用真實的信息就需要依靠新聞編輯的綜合素養及職業道德約束了。當新聞編輯具有強烈沖擊力的信息時,不能盲目地被沖昏頭腦,首先要保持冷靜和分析能力去辨別這類信息的可信度有多高,對一些重大的信息要善于求證,嚴格把關。如何理智地把握網絡信息,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在看到網絡信息時,首先要確定發布消息的人來源是否可靠,有沒有虛假成分;二是看信息發布的區域是否是一些比較可靠的平臺和網站;三是要時刻警惕一些比較夸張離奇的事件,在偌大的網絡信息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對信息進行篩選和舍取是把握網絡信息成敗的關鍵。
例如,在多年前的“周老虎”事件,這是新聞的一個失敗案例,事先沒有對信息來源和真實性進行詳細的調查就開始報道,導致假消息一路瘋傳最后被證實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傳出的虛假新聞。
網絡信息時代的出現,給新聞編輯帶來信息來源豐富的同時,也是新聞編輯的一大挑戰,需要新聞編輯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不僅會靈活運用網絡平臺還要有豐富的網絡生活體驗,懂得在眾多的網絡信息中提煉到關鍵重要并且真實的信息。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如何在眾多信息中提煉出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則是需要個人長期素養的體現。
例如,在2009年3月出了一個信息披露出老年人由于上當被騙購買了很多劣質的保健品,當時帖子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新聞記者通過各種明察暗訪逐漸了解到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但是如果將網上發布的消息直接以報紙的形式展現出來將不會有任何價值意義,因此新聞編輯便借助網絡平臺搜集網友的聲音并制定專題報道,收到了較好的反響。
在網絡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量的增大不僅給新聞界帶來了福音,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如何把握住網絡時代的優勢,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現是新聞編輯在利用網絡信息的時候需要考慮的事情。因此,善于借助網絡平臺獲取信息、把握信息并且提煉信息是對新聞工作者的技術和戰略要求同時,也是職業素質和道德素質的考驗。
陳奇星(1965-),女,漢,山西太原,本科,編輯,主要從事廣播電視編輯制作方向研究。
[1]侯樹河.互聯網工具在新聞線索采集中的應用[J].記者搖籃,2011(3).
[2]龔學明.報紙還是要擅打“第一槍”——淺談報紙新聞線索的失落與重拾[J].新聞記者,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