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賢
淺談電視制片管理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電視節目制片主任
周錦賢
(作者單位:浙江衛視戰略發展中心)
電視就像窗口,通過電視人們可以了解實時新聞,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更是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節目和之前相比更加多樣化,這也增加了電視節目的競爭壓力,提高電視節目收視率是每個電視臺的工作目標與動力。制片主任是電視節目的關鍵,制片主任能力決定了電視節目的質量。本文從電視制片管理為出發點,對電視節目制片主任的職責及其應該具備的能力進行分析
制片主任;電視制片管理;職責;能力
1.1制片主任的概念
制片主任最早出現在電影制片廠,它是電影制作過程中的組織者與領導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的逐漸提高,電視節目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電視節目和電影制片存在明顯不同,電視節目每一期或者每集的主題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制片管理中沒有固定的程序或者規律。作為電視節目的組織者與領導者,制片主任的責任最重,不僅要有組織、統籌能力,還必須具有管理、創新能力。
電視臺節目制作不像電影拍攝那樣具有規范的程序和單一的規律。由于節目創意、形式不同,“電視節目更多的被稱之為快餐文化”,制作過程中也沒有那么嚴格的規范,造成制片工作具有多樣性。大型綜藝類節目、現象級節目頻出,重大責任和瑣碎繁雜的服務兼備。制片主任工作的實際難度和復雜顯而易見,這個崗位工作的繁多沉重也是無出其右的。
簡單地說,制片主任是攝制組的行政領導者與組織者。制片主任執行制片人攝制計劃和成本預算核算,參與選擇演員,落實外景拍攝地點,審核布景設計等工作。
從本質上來說制片主任是制片人的代理人,制片人主導下的制片團隊與工作團隊以制片主任為核心,是電視節目制作中制片人權力的具體執行者和落實者。制片主任的具體職責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負責整個電視節目組日常的管理,督促每個工作人員履行節目組的各項制度,維護節目組的穩定性;②為了保證拍攝進度,評估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統籌安排制片工作團隊的工作內容,根據制片人員情況和節目規模的總體需求,進行制片團隊分工,將制片工作分門別類,分工到個人;③參與商討電視節目中涉及的嘉賓演員選定,商定后,制片主任還要負責簽約手續的辦理;④總體把握和審核各種開支,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負責具體成本核算,為節目制作創造有利條件,如遇重大情況,隨時向制片人通報。
制片主任貫穿整個節目的制作過程,扮演“大總管”的角色,節目制造的里里外外都離不開制片主任。因此每個制片主任都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素養,具有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管理能力。電視節目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這要求制片主任必須具有超強的管理能力。首先是人員的管理。在電視節目籌備的過程中,制片主任要對節目的人群、目標進行整體分析,明確每一個拍攝人員的職責,從普通的拍攝人員到自己(制片主任)的職能范圍都要進行定位,并且依據節目的具體需求,對工作人員比例進行合理配置,確保避免出現機構冗余的情況,讓每個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盡其職、用其才。
第二,財務控制。電視節目在拍攝的過程中,需要有大量資本投入,為了節省電視節目的財務預算,減小拍攝成本,制片主任必須具有財務控制能力,將拍攝進度與拍攝資本投入直接掛鉤,對于拍攝所需物品要精確估算,避免出現拍攝物資浪費的現象。
第三,統籌能力。電視制片管理涉及的內容相對復雜,人員選擇、設備調度,都是電視制片主任的基本職責,因此每個制片主任都應該具有統籌能力,還要把人員、節目制作、經費投入統一為整體,將不同拍攝部門打造成工作效率高、協同工作能力強的組織。此外,節目制作部門繁多,節目制作過程中,工作人員之間的摩擦是在所難免的。所以,處理和部門之間、工作人員之間的矛盾也是制片主任應該具備的能力,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可以使制片工作事半功倍。
[1]聞閘.電視收視心理與節目編排二題[C]//第五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暨中國心理學會新聞與傳播心理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2005.
[2]苗棣,徐曉蕾.西方電視節目樣式引進的本土化問題[C]//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2004.
[3]朱定真.“豐田式的生產管理”對氣象電視節目制作的啟示[C]//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2005.
[4]《影視節目制作專業 中節目策劃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組,勞光輝.《電視節目制作專業中節目策劃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研究報告[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