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萌
網絡傳播的倫理及規范
師 萌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網絡技術已經完全融入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讓人們有著更大的自由表達的空間和展現個性的平臺,但也出現了大量不道德的網絡行為,破壞了網絡秩序,給社會價值和道德規范帶來了惡劣的影響,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本文以對網絡傳播倫理的分析作為出發點,對網絡傳播倫理規范提出相關建議,并闡述網絡傳播規范的意義,使網絡不斷傳播正能量,為社會公眾提供積極向上的影響。
網絡傳播;倫理;規范
隨著網絡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網絡傳播倫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我國的網絡傳播倫理現狀不盡人意,在多方面的領域中都出現了倫理規范失常現象,其中出現了大量的網絡詐騙、言語失常、網絡謠言、色情暴力泛濫和侵犯隱私等問題,為了充分利用網絡的積極性,應該正確監管網絡,確立相關的網絡監管制度,逐漸健全網絡傳播道德規范體系,完善網絡傳播立法,利用網絡傳播的力量伸張正義。
網絡社會是以互聯網為平臺和基本框架的社會體系,也形成了快速的網絡傳播,在這個網絡的平臺上也導致產生了很多欲望變異的現象,在網絡世界中不用遵守傳統社會中的社會道德,產生了各種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他人、集體利益或社會公眾利益的不良信息,對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網絡是一個虛擬化的世界,在這里需要建立一套有別于現實社會的網絡傳播價值,制定相關的網絡道德規范,才能在大眾傳播中呈現出和諧的社會發展,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發展;同時,還能促進互聯網本身的進步,因而,網絡傳播行為要具有合理性和正當性,網絡傳播行為要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2.1加強網絡傳播道德觀念
目前,我國對網絡倫理的發展研究在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網絡傳播的道德觀念也在逐漸的加強,其中,人們有著更多的自由選擇的觀念,網絡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虛擬世界,這是一個絕對自由的世界,但也要建立相對自由的界限,這樣才能讓自由絕對釋放;網絡世界也是一個極具釋放個性的世界,在這里有著各種各樣張揚個性的人,因而將張揚的個性主義結合集體主義,才能樹立強大的民族責任感,讓網絡潮人們都能實現個人的價值;在網絡世界中也等同于現實的社會,權利與義務同在,在網絡傳播的活動中,傳播者有著一定的選擇權,也有著必須履行的義務,建立權利與義務并存的制度有利于的網絡傳播的行為規范;網絡傳播道德中逐漸建立一定的倫理界限,人們逐漸形成基本的倫理原則,形成通訊自由與社會責任、個人隱私與社會監督等倫理理念,我國不斷強化道德觀念,打擊網絡色情信息的傳播,治理網絡低俗風氣,為人們創造健康的網絡氛圍,弘揚網絡傳播的優良觀念。
2.2建設網絡傳播道德規范
在我國有這大量的網絡倫理失常的現象,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關注,且頒布相關的公約約束網絡信息的傳播,在我國頒布的多部法律法規中,正逐漸規范網絡用語、網絡風氣,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2010年頒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這既是為了倡導健康良好的信息,也是維護網絡安全的舉措之一,讓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網絡,也開始抵制網絡上出現的暴力、色情語言等。
隨著人們對隱私的重視,特別是在網絡世界中,“人肉搜索”的出現使人們的隱私權受到了極大侵犯,人們可以隨意在網絡上查到個人隱私的信息,甚至還有出售信息的行為,這極大地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相應的保護人們隱私權的規范明確規定,不準利用“人肉搜索”惡意傳播他人的隱私信息,這是對人們隱私權最好的保護。
2.3制定有序的網絡傳播道德行為規范
隨著我國對網絡傳播的管理逐漸嚴苛,在正確的管理和引導下,網絡傳播正逐漸趨向于規范,政府部門也在努力完善管理網絡傳播的制度,使網絡傳播有序的進行,凈化了網絡信息的良好的傳播環境,刪除了大量的不良信息。技術在不斷前進,網絡傳播技術也隨著技術的發展有序的進行,為了降低傳播行為的負面影響,開發了大量攔截黃色色情、暴力信息的軟件,抵制低俗信息,綠色的過濾軟件的安裝有利于安全健康信息的傳播。在人們的意識中也逐漸重視網絡信息的健康傳播,人們在網絡信息的傳遞中也有意識的傳播主流的正能量信息,在良好的道德行為的引導過程中,傳播真實信息,倡導權威信息的發布。
3.1規范網絡傳播內容
網絡信息傳播量大、傳播速度快且內容豐富,信息傳播者不僅是傳播著也是接受信息者,因而,網絡傳播信息的內容十分重要,隨著信息的規范,人們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也逐漸自主地消除一些負面影響,考量傳播內容是否規范和健康,讓正確的信息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正確的方向。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多樣化的信息的傳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且多樣化的信息也加快了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讓人們能更快地在網絡獲取自身所需的知識,把握自身對知識的需求。在網絡信息中傳播的知識得到了規范之后,能提高人們的人生信仰,向人們傳播積極向上的信息和知識,幫助人們尋找到人生的意義,排除人們對人生的無知和懷疑,建立信仰的知識,培育大眾走向積極健康的道路,向人們傳播正確的生活經驗的影響,培養積極向上的人格。
3.2健全網絡傳播道德體系
互聯網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在這個大環境下需要凈化網絡環境,營造良好的網絡道德氛圍,規范人們的網絡道德行為習慣,也就是正確的規范人們在網絡上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人們會逐漸調整自身的行為習慣,向著道德的方向發展。我國十分重視青少年的教育,針對青少年發布了“五要五不要”的倫理公約,不斷健全網絡傳播的道德體系。
在完善和健全網絡傳播道德體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積極健康向上的文明上網的觀念;同時,也抵制了不良信息的傳播,過濾掉不良的信息,為人們創建了一個健康的上網環境,形成積極向上的文明氛圍,提高整體的網絡信息的道德修養,在正確的道德體系的影響下,形成具有正能量的道德模范行為,涌現出更多維護法律和道德秩序的正義人士,維護民族和國家的利益,保護人們的隱私權,使人們的網絡信息更加安全。
3.3推進網絡傳播法制建設
隨著網絡傳播中,對網絡傳播倫理的建設逐漸完善,也不斷地推進網絡傳播倫理的法制保障,我國也在不斷地維護良好的網絡傳播秩序,建立不良信息的舉報平臺,集中關注淫穢色情、詐騙和侵權等方面的信息,嚴厲打擊了網絡犯罪行為,且我國建立的舉報中心,每天均能收到全國各地的舉報信息,保護網站及個人的信息,保障網民的基本權益,特別是對于淫穢色情等信息,實行嚴格打擊的形式,對舉報淫穢色情低俗信息的人實行獎勵制度。隨著網絡參與者人數的不斷增多,規范網絡傳播也有利于規范網絡參與者的守法行為,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樹立堅決守法的心態,形成全民守法的狀態,極大地促進了網絡傳播的健康,以及網絡傳播的法制建設。
網絡傳播倫理是一項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網絡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需要每一位網絡信息傳播者都遵守法紀,共同維護這個自由的網絡世界,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網絡世界,傳播網絡信息正能量,使網絡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讓網絡倫理得到更好地傳播,積極改善網絡倫理的建設,通過相關的對策凈化人們的網絡生活環境。
[1]李倫.網絡傳播論理的構建路徑[J].道德與文明,2012(12).
[2]黃明波,沈文峰.網絡文化生態平衡與網絡傳播倫理規范[J].文化與傳播,2012(10).
[3]龐海燕.論網絡傳播中的倫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圖書館學刊,2011(17).
[4]袁付成.“門事件”視域下的網絡傳播倫理考量[J].農業網絡信息,2011(19).
師萌(1988-),女,陜西延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