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洲
從《新結婚時代》看都市女性的新婚姻價值觀
汪 洲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讓人們的婚姻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通過對《新結婚時代》中顧小西、簡佳、顧母和小夏四個女性形象及其人物矛盾的解讀,了解新一代的婚姻生活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婚姻的本質及不同的婚姻觀進行初步的探討與反思。
新結婚時代;都市女性;新婚姻價值觀
電視劇《新結婚時代》主要講述了城鄉差異化背景下,兩種家庭背景、兩種文化觀念發生的一場“門不當戶不對”的錯位婚姻。以何建國和顧小西的城鄉戀為主線,牽引出簡佳、顧母和小夏另外三個鮮明的女性形象,以及她們在各自的感情、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狀況。通過她們思想和行為上的矛盾來進行人物形象的構建,并在此之中對新時代女性的婚姻觀進行審視,對家庭的本質和人生價值進行反思。
1.1依托于個人的意愿來進行配偶的選擇
顧小西是一個標準的孔雀女,在父母溺愛中長大,在城市生活,從小到大順風順水,學歷高、家庭條件優越,她內心單純,向往純真的愛情,為了愛情嫁給了鳳凰男何建國。作為城市家長反對與農村人結親的典型代表,顧母同樣講究婚姻的“門當戶對”,對于顧何二人的結合她始終擔憂且不看好。“現代意義上的‘門當戶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主自愿、相互愛慕的前提下的,既考慮雙方家庭背景的相近,更重要的是個人的自身條件也相似?!盵1]顧小西任性、自負而浪漫,她認為兩個人的愛情足以克服生活中的所有困難,足以讓她和何建國擁有一段美滿的婚姻。所以她為了愛情義無反顧,不理母親“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苦勸,與“城鄉戀”的對象何建國結婚。何建國則是一個典型的鳳凰男,他出生在農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安身立家,改變了既定的命運。但同時,作為村里唯一的大學生,何建國也背負了整個家族的期望。娶到擁有北京戶口的顧小西仿佛是他取得的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不得不說這揭露了門當戶對對于條件較好的那一方才會成為問題的事實,以及新一代男女的自主擇偶意識在不斷增強的社會現實。
1.2將夫妻二人的和諧關系視為婚姻的關鍵
顧小西認為,家是她與何建國所共有的,婚姻要以兩個人的關系為主。但作為傳統觀念的秉承者,何建國的父親卻認為婚姻更應該是兩個家族的結合,而兒子何建國也在無形中被影響。何家村的人一旦來到北京信訪、看病或者旅游,夫妻二人的小家就成為了固定的落腳點,顧小西反而變成了那個“外人”,她只能回娘家暫住,這樣來來回回而累積的不滿情緒讓夫妻關系在瑣碎之中逐漸緊張,且最終在何老爹不滿顧小西“不能生孩子”,以及顧小西因為給何家親戚奔喪而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爆發,兩人走到了離婚這一步。但因為愛情結合的二人還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正視夫妻之間的主要矛盾,主動謀求自己的幸福。在被儒家文化深刻影響的中國社會,“家”的概念尤其深入人心,它同時也被賦予了多重意義。在給予每個人親情的溫暖的同時,它也在無形中限制了我們的行為和思想,但就婚姻來說,有和諧的夫妻關系才是家庭存在的根本,夫妻二人的相處與陪伴才是婚姻的真正意義所在。
作為新都市女性的代表,簡佳美麗大方,獨立自主;同時,在事業上也取得了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她在感情世界里卻是一個失敗者。簡佳一直將家庭視為女人的歸宿,認為婚姻才是女人幸福的保障,但是從小母親的早逝、父親的另娶讓她極度缺乏安全感,這使她輕易地就投入了劉凱瑞的懷抱。劉凱瑞擁有成功的事業而且具有男人的成熟魅力,但是無法給予簡佳婚姻。就像她對顧小航所說的那樣,就算她有紅拂女那樣拋棄楊素選擇李靖的勇氣,卻自卑于沒有其能沙里淘金的眼光和運氣。所以在簡佳明白了婚姻的承諾永遠都不會被兌現的時候,她毅然離開了劉凱瑞,她認為男女在交往中是平等的,除了情感上的沖動外,同時也需要承擔起理性責任。
簡佳在離開劉凱瑞之后接受了顧小航的求愛,這同樣印證了她對于情感中責任與道德的看重。顧小航是一個孝順、單純、有擔當的大男孩,他外形陽光,從事建筑行業,是一個黃金單身漢。在愛上簡佳之后,顧小航不介意她的過去,還希望簡佳能和他一起勇敢地直面任何困難阻礙。在越來越開放自由的社會環境中,男女的交往更加隨心而行,這就導致了自由戀愛下道德與責任的逐漸缺失,以愛的名義忽略應該承擔的責任和履行的義務,這是不可取的。只有情感與責任的統一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3. 1 夫妻關系的平等化
與傳統女性不同,顧母是一個鮮明的女強人形象,作為北京權威的外科教授,她在工作上嚴謹負責,永遠將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與工作上獲得的成功相對應的是,她在扮演妻子和母親角色上的缺失與不足。好在與顧父同屬于擁有高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二者對于夫妻關系的平等性有著正確認識。顧父的退休最終結束了二人兩地分居的狀態,在顧母忙于醫院工作時,退休在家的顧父能主動承擔起照顧妻子飲食起居的義務來。他們不同于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夫妻相處模式,這也是二人能相伴到老的根本所在。在繼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儒家思想對于中國人的價值觀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夫為妻綱”則是中國傳統社會中,夫妻狀態的最貼切的描述。但在現代社會中,家庭決策由丈夫決定為主逐漸轉變為夫妻共同決定,決策權趨于民主化。這也在顧父顧母對于家庭生活的大小事務都能有商有量中可以體現。
3.2離婚觀的理性回歸
顧家的保姆小夏雖然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水平,但是卻擁有進步開明的思想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她勇敢,剛烈,樸實而堅強。小夏為了女兒將來能夠進城讀書,她獨自來到北京當保姆,但在顧家人懷疑她偷拿了小航的五百塊錢后,又堅決辭工離開以示清白。后來為了保證女兒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未來,她果斷地拿掉了另一個未出世的孩子,并與丈夫離婚。這一切都能反映出小夏是一個有著強烈的自尊心,為了女兒能無私奉獻,并且敢于與落后的社會風氣作斗爭的女性。在守舊的中國農村,女人生來就是為了傳宗接代,操持家務是她們被賦予的最大責任,而一切家庭決策都仿佛與她們毫無關系,這種絕對的弱勢地位卻有人能勇敢地說不,小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夏主動提出離婚,脫離出原本不幸福家庭的行為在旁人看來是瘋狂的,但卻說明了理性離婚觀已經滲透到了大部分人的思想中,讓他們能勇敢地打破封建傳統的禁錮,尋求自我的解脫,自主地選擇理想的伴侶與婚姻生活。
《新結婚時代》向我們傳遞了多樣的新婚姻價值觀,無論是自主擇偶意識的增強,尋求情感與責任的統一,還是強調夫妻關系的平等及擁有理性的離婚觀,都揭示了婚姻的復雜性。在現實社會中,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綜合體,性格千差萬別,而由兩個人結合的婚姻更是有著多種多樣的形態。王崇煥等主編的《人生奧秘新探索——人生學概論》里說道:“愛情是一對男女基于一定的社會關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最深摯的傾慕,并渴望結成終身伴侶的最強烈的感情?!盵2]由愛情走向婚姻之后,兩個人之間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持有自己的婚姻觀,但毫無疑問,在走進“婚姻”這座圍城之前,最重要的是自問到底有沒有準備好成為一個好丈夫或者好妻子,以及明白之后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肩上新添的那一份責任與義務。秉持正確的婚姻價值觀,主動謀求屬于自己的幸?;橐?,你就會發現生活的主旋律始終都是美好。
汪洲(1992-),女,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播與文化。
[1]鄧偉志,徐新.家庭社會學導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
[2]王崇煥,等.人生奧秘新探索——人生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