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電視主持的個性化論述
劉 超
(作者單位:萊陽市廣播電視臺)
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使人們對電視主持人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個性化,是指主持人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表達方式,并不與主流思想發生沖突的價值觀。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目前電視主持人常見的主持風格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個性化的培養方法,希望能夠為主持人的個人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電視主持人;個性化;風格;培育方式
個性分為氣質、性格和能力三個部分[1],它代表了一個人的經驗模式及性格特點。一個優秀的電視主持人,應該具備更加鮮明化的個人特點,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契合電視頻道的發展要求,發揮宣傳信息、引導輿論和服務大眾的作用。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電視頻道還缺乏個性化的主持人人才,這是影響其綜合發展的關鍵因素。
1.1語言使用不當
受我國港臺地區影響,一些節目支持人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字正腔圓、口齒伶俐的講解和播報,其濃濃的“港臺腔”不僅影響了節目收視效果,還容易引起了觀眾的不適應。語言使用不當是目前很多主持人的通病,這種盲目的模仿不免有“東施效顰”之嫌。
1.2濫用話語權
一個有個性的主持人,應該善于抓住觀眾的心理變化,表達出對事件的獨特見解,引導觀眾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但是從目前來看,一些電視主持人并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把無知當單純,把庸俗當個性。濫用話語權不僅會傳播一些不正當的言論,引起觀眾反感,還會對整個頻道的形象產生不利影響,不利于頻道的高質量發展。
2.1加強學習,提高綜合素養
個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能夠通過后天的學習而不斷變化。因此,主持人應該加強學習,掌握牢固的基本功,發展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個人內涵[2],贏得觀眾的認可和信任,實現個人價值。電視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各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如果對他們所在行業的知識沒有任何了解,很可能會在主持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失誤。為此,主持人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與時俱進,勇于面對困難。播音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能為他爭取到觀眾的喜愛,作為公眾人物,他們的道德素養和品味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觀眾。因此,主持人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影響自己的觀眾。
2.2注重積累,加強實踐鍛煉
主持人要想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只靠單純地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自己的應變能力,加強鍛煉,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選擇適當的時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個性化的風格特點。同時,注意與同事或觀眾進行交流,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主持過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發展規劃,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經驗豐富的播音主持人,在工作生涯中積累了許多突發狀況應對技巧,經驗不足、較為年輕的主持人應該多向他們學習、多跟他們交流[3]。
2.3視角獨到,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個性化的主持人應該具備獨到的視角,能夠在“一邊倒”的形勢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導觀眾進行深入的思考,不盲目發泄自己的情緒。獨到的視角能夠幫助主持人樹立理智的形象,增加觀眾的信任感,收獲更多的支持。另外,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風格也是影響收視效果的主要因素。當下,主持人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把握觀眾的心理變化,避免因自己而對頻道形象產生不利影響。
2.4明確責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主持人的個人形象關系到頻道的整體形象,觀眾認識一個頻道主要是從認識播音主持人開始的,一個智慧、幽默、有責任擔當的主持人能夠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而一個只會念新聞稿且沒有自己判斷能力的主持人,則很難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這就要求主持人明確自己的責任,注意個人形象,用正確的價值觀和對事件的正確解讀來引導觀眾思考,達到教育觀眾的目的。由于電視媒介的傳播范圍比較廣,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4]。因此,必須按照傳媒的基本原則進行主持或者播報,用適當的語言和良好的應變能力掌控全場,這既是對社會負責,也是對電視媒介的負責。
電視主持人應該根據頻道和節目的定位,發揮自己的特色,打破局限性,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目前,我國電視主持人的培養模式還比較落后,個性化的主持人數量并不多,這對眾多主持人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1]李文鵬.播音主持的個性化發展淺析[J].大舞臺,2015,2(13).
[2]伏煥芹.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5,10(9).
[3]丁江.主持人的個性化打造和自我完善[J].中國傳媒科技,2012,8(23).
[4]魏勝利.個性化主持人的培育之道[J].中國廣播,2012,5(7).
劉超(1983-),男,山東萊陽人,本科,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