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輝明
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牙周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刁輝明
目的觀察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牙周炎的效果。方法46例牙周炎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3例。對照組給予替硝唑口服片治療,研究組行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結束后,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牙松動度、齦溝出血指數、牙周袋探診深度及細菌菌落總數(CFU)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牙周炎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是一種療效高、安全性好的治療方法,臨床可推廣使用。
替硝唑口腔貼片;牙周炎;療效;安全性
替硝唑包括口服片、貼片、注射劑等幾種常見類型,其中替硝唑口腔貼片是現階段治療牙周炎的首選方式,且其臨床療效得到眾多研究證實[1]。為探究這一治療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本院對接受治療的46例牙周炎患者展開了研究,并取得滿意效果,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牙周炎治療的4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且排除:心、肝、腎等嚴重系統疾病及存在癌癥病變的患者;對藥物過敏的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治療前2周內使用過激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隨后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3例。對照組男15例、女8例;年齡23~54歲,平均年齡(32.02±7.58)歲。研究組男16例、女7例;年齡24~55歲,平均年齡(32.11±7.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替硝唑口服片(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666)治療,0.5 g/次,2次/d,分早晚服用。研究組給予替硝唑口腔貼片[聚協昌(北京)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08]治療,將替硝唑口腔貼片貼于口腔患處,1牙位1片,2次/d。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1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療效標準:顯效:治療結束后,患者出血、疼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相關檢測結果顯示牙松動度情況消失,牙周袋探診深度得到顯著改善,且減少2mm;有效:患者出血、疼痛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經相關檢測結果顯示牙松動度情況改善,牙周袋探診深度有所好轉,且減少1mm;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病情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檢測指數,包括牙松動度、齦溝出血指數、牙周袋探診深度及CFU菌群指數。③記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胃腸道不適、頭暈、頭痛、食欲下降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65%、73.91%,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出現2例不良反應事件,包括1例頭暈、1例食欲下降,不良發應發生率為8.70%;對照組出現8例不良反應事件,包括2例胃腸道不適、3例頭暈、1例頭痛、2例食欲下降,不良發應發生率為34.78%。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0,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檢測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的牙松動度、齦溝出血指數、牙周袋探診深度、CFU菌群指數為(1.18±0.12)、(1.24±0.21)、(1.38±0.25)、(1.37±0.24);對照組分 別為(1.89±0.58)、(1.79±0.59)、(1.97±0.56)、(2.01±0.73)。可見,研究組的各項臨床檢測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75、4.21、4.61、3.99,P<0.05)。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牙周炎的發病率在生活習慣及社會環境不斷變化形勢下逐年上升,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發展,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牙周炎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與病菌感染緊密關系,表現出牙齦出血、疼痛、牙齒松動移位等臨床癥狀。牙周炎發病初期無明顯癥狀,患者不易發現并且不給予重視,一旦發現各項臨床癥狀程度已顯著加深,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引發牙齒自行脫落,繼而降低咀嚼功能[2,3]。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抑制病菌滋生,是促進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當前,臨床上常以替硝唑口服用藥及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牙周炎,上述兩種給藥方式均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替硝唑口服用藥是全身用藥,會帶來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極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替硝唑口腔貼片是當下新型的給藥方式,屬于局部用藥,在牙周炎治療工作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藥物貼片直接可直接作用于患處,并與發炎部位的黏膜組織良好接觸;②減少藥物用量,預防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③能與唾液糖蛋白有效結合,并且藥效持久。總之,替硝唑口腔貼片不僅能抑制菌斑形成,消滅厭氧菌群,還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藥效,阻止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從而促進治愈效果,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行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牙松動度、齦溝出血指數、牙周袋探診深度、CFU菌群指數均優于采用替硝唑口服片治療的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國內某些研究結果一致[4,5]。
綜上所述,在牙周炎患者中運用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效果,既能提高臨床療效,避免及減少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還能改善各項臨床檢測指數,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治療手段,值得廣泛應用及推廣。
[1]沈麗,張玲.牙周炎應用替硝唑口腔貼片療效觀察.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5,2(7):115-116.
[2]茅彩華.替硝唑局部用藥治療牙周炎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3):112.
[3]嚴玲.口腔科甲硝唑緩釋藥膜與替硝唑口腔貼片臨床治療牙周組織炎癥的對比.醫學信息,2014,27(9):501-502.
[4]孫旦江,呂小萍.替硝唑口腔貼片對慢性牙周炎患者齦溝液中白介素-6、8、10水平的影響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5):71-72.
[5]尤珍.替硝唑口腔貼片治療慢性牙周炎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4,34(4):680-6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114
2016-02-16]
510630 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