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偉
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療效觀察
付紅偉
目的觀察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根據患者的意愿及隨機數字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對照組患者給予表阿霉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及氟尿嘧啶治療。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0%,高于對照組的4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6.7%,對照組為5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比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和表阿霉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及氟尿嘧啶在治療三陰性乳腺癌中的臨床療效,可見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的新輔助化療方案的臨床療效更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療效
乳腺主要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及脂肪組成的,其本身并不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但如果誘發(fā)乳腺癌,癌細胞一旦脫落就會隨血液及淋巴管播散到全身,危及生命[1]。目前,全球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正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雖然我國并非乳腺癌的高發(fā)國家,但其增長趨勢仍然不容忽視。該病的本質就是惡性腫瘤,病變的細胞多來自于乳腺上皮組織,三陰性乳腺癌屬于其中惡性程度較高的一種,主要是指由于相關的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的不表達而造成的一種乳腺癌,占乳腺癌發(fā)病率的17%~21%[2],由于雌性激素受體的不表達,患者不能有效的應用內分泌藥物治療及抗HER2的靶向治療[3]。近年來,新輔助化療治療已經逐步成為三陰性乳腺癌手術前治療的有效方法,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手術切除率。為了深入觀察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方案在治療三陰性乳腺癌中的療效,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三陰性乳性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8~78歲,平均年齡(49.76±12.43)歲;未絕經28例,絕經32例;Ⅱ期35例,Ⅲ期25例;浸潤性導管癌38例,浸潤性小葉癌15例,髓樣癌7例。根據患者的意愿及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
1.2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通過穿刺活檢細胞學及免疫組化檢測證實為三陰性乳腺癌且臨床分期為Ⅱ~Ⅲ期;②無其他惡性腫瘤疾病史;③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檢查均合格;④化療前檢查胸片、肝臟等彩超、全身骨掃描等排除遠處轉移;⑤患者通過KPS評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⑥患者自愿參與治療且依從性好。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表阿霉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及氟尿嘧啶治療,治療的第1天給予表阿霉素90mg/m2,環(huán)磷酰胺500mg/m2,氟尿嘧啶500mg/m2,靜脈注射,每21天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xù)治療3個周期。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開始治療的第1天給予表阿霉素90mg/m2,多西紫杉醇75mg/m2聯合靜脈滴注。每21天為1個治療周期,連續(xù)治療3個周期。
1.4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的療效判定標準將臨床治療效果分為[4]:完全緩解:腫瘤病灶完全消失,并且時間>4周;部分緩解:腫瘤的病灶減少的程度>30%,并且時間>4周;病情穩(wěn)定:腫瘤的病灶介于病情緩解與疾病進展之間;進展:腫瘤的病灶增大>20%。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14例,病情穩(wěn)定5例,進展4例,總有效率為70.0%;對照組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10例,病情穩(wěn)定7例,進展10例,總有效率為43.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6.7%,對照組為5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n(%)]
乳腺癌是發(fā)生于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99%的乳腺癌發(fā)生于女性,男性僅有1%。其嚴重危害著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4],已經發(fā)現有以下幾個原因和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有關,主要有遺傳原因、初潮與絕經、未婚與不孕、生活方式不健康不規(guī)律、精神壓力過大以及受到化學物質的影響等[5]。乳腺癌的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是提高療效的關鍵。其發(fā)病時主要有以下癥狀:乳房出現腫塊,乳頭單側或雙側溢液、瘙癢、糜爛、凹陷、乳暈異常等,還可出現淋巴結腫大[6]。目前其主要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分子靶向及生物治療等。三陰性乳腺癌屬于乳腺癌其中的一種,主要是指由于相關的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不表達而造成的一種乳腺癌,占乳腺癌發(fā)病率的17%~21%。由于雌性激素受體的不表達,患者不能有效的通過內分泌及抗HER2的靶向治療。近年來,新輔助化療治療已經逐步成為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新輔助化療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術前化療,使得腫瘤病灶縮小,從而使手術根治率提高,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7]。
目前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基礎藥物有多西紫杉醇,具有一定的緩解效能,蒽環(huán)類藥物在治療三陰乳腺癌中也具有較高的療效。表阿霉素與阿霉素相似,但其毒性比阿奇霉素要低很多,因此在臨床上的應用更多。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對三陰乳腺癌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了60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及氟尿嘧啶方案新輔助化療,觀察組的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14例,病情穩(wěn)定5例,進展4例,總有效率為70.0%;對照組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10例,病情穩(wěn)定7例,進展10例,總有效率為43.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6.7%,對照組為5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方案在治療三陰性乳腺癌中,臨床療效更加顯著,患者對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耐受性良好,具有較好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1]尹一.紫杉醇聯合卡鉑對比紫杉醇聯合表阿霉素治療局部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Ⅱ期臨床研究.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
[2]韓瑜.表阿霉素聯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9):162.
[3]劉一范.表阿霉素聯合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療效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8(8):60.
[4]黃漢揚,萬德炎,石一峰,等.表阿霉素聯合多西紫杉醇新輔助化療治療三陰、非三陰乳腺癌的療效及預后評價.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5,12(4):350-353.
[5]章麗麗,葛海燕.術前TEC與EC→T 新輔助化療方案治療53例乳腺癌的臨床觀察.醫(yī)學綜述,2016,17(10):1565-1566.
[6]張振華.吉西他濱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療效分析.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26(6):488-489.
[7]李席如,王建東,張艷君,等.多西他賽聯合表柔比星/比柔比星新輔助治療乳腺癌臨床分析.中華醫(yī)學雜志,2015,89(2):87-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075
2016-08-29]
114036 鞍山市腫瘤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