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焯軍
多種西藥合用的不良配伍情況分析
馮焯軍
目的對多種西藥合用的不良配伍情況進行探討。方法90張西藥處方,分析西藥處方中配伍情況以及導致的不良發應發生情況。結果90張處方中有50張處方存在多種藥物配伍不良的情況,且其不良發應為惡心(20.00%)、嘔吐(16.00%)、發熱(18.00%)、頭痛(12.00%)、不適(20.00%)、其他(14.00%);其配伍不當的處方中存在:抗生素類藥物配伍不當(36.00%)、注射用鹽酸氨溴索與抗生素類藥物(20.00%)、阿奇霉素軟膠囊與碳酸氫鈉、碳酸鈣等抗酸藥(24.00%)、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阿莫西林(20.00%)。結論醫院、門診等處方提供人員存在不合理配制用藥的情況,導致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脅,要求有關人員提高對藥物藥理、藥性、藥效的掌握程度,確保藥物使用的安全性。
西藥合用;不良配伍
隨著病種類型的多樣化以及復雜化,多種西藥進行合用治療的現象也逐漸普遍化,通常表現為處方中出現兩種或多種藥物的合用。從一定角度上說,合用西藥可以將所用藥物的藥效提到最大治療限度,發揮其藥效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減少單用西藥藥物的不良發應發生情況,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者的康復,但是若在藥物的配伍中出現不合理的現象,也會導致藥物之間互相影響,甚至失去藥效,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據相關調查顯示,藥物的不合理配伍將加重患者的不良發應發生率,其結果與治療的目標背道而馳。因此,本研究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對多種西藥合用的不良配伍情況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1 資料來源 隨機抽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開出的90張西藥處方,所有處方分別從外科、兒科、內科等抽取,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內容完整、真實。
1.2 方法 主要分析處方中所使用藥物的品種、應用方式、配伍合理性等,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的規定標準進行,并結合處方中藥物的使用說明書,篩選其不良配伍的處方,最后進行統計[2]。以及處方導致患者出現不良發應的情況。
經嚴格的對比分析,90張處方中有50張處方存在多種藥物配伍不良的情況,且其不良發應為惡心(20.00%)、嘔吐(16.00%)、發熱(18.00%)、頭痛(12.00%)、不適(20.00%)、其他(14.00%)。見表1。其配伍不當的處方中存在:抗生素類藥物配伍不當(36.00%)、注射用鹽酸氨溴索與抗生素類藥物(20.00%)、阿奇霉素軟膠囊與碳酸氫鈉、碳酸鈣等抗酸藥(24.00%)、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阿莫西林(20.00%)。見表2。

表1 50張多種西藥合用配伍不良導致的不良發應情況(n,%)

表2 50張多種西藥配伍的不合理情況(n,%)
針對患者患病類型的復雜化、多樣化,臨床上通常使用的單一西藥治療已經不能達到其治療的理想值,所以將多種西藥進行聯合使用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據相關研究的結果表明,將多種藥物采用聯合使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可以將藥物的藥性發揮至最大限度。但是并非所有藥物都具有這一特性,有的藥物經過配伍后反而會降低其藥效;有的藥物在配伍后甚至會產生較強的毒性,使其副作用增強;有的藥物經過不合理的配伍后更是直接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對特殊人群,例如孕婦、兒童[3]。
本研究在隨機抽取的90例西藥合用處方中,發現有50張處方存在藥物配伍不合理的現象,經作者根據相關文獻分析,簡單的將其不良情況的發生原因進行抽取式總結:①抗生素類藥物配伍不當:抗生素類藥物也稱“抗細菌劑”,是用于抑制細菌生長或將細菌消滅的藥物,例如萬古霉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頭孢霉素,若將這三種抗生素類藥物聯合使用,則會造成藥物的毒性增強,從而損壞患者的腎臟功能;若將四環素類藥物與青霉素聯合使用,則會阻礙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降低抗菌效果;若將氯霉素與紅霉素聯合使用,則會導致兩種藥理相同的藥物之間產生抑制作用,從而互相減弱藥物的藥效[4]。②注射用鹽酸氨溴索與抗生素類藥物:注射用鹽酸氨溴索適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排痰功能不良、痰液分泌不正常等患者,主要是促進呼吸道黏膜漿液腺的分泌、促進肺部表面活性物的分泌,從而減弱痰液粘稠度,增強支氣管纖維組織的運動,利于患者咳出痰液,但是將其與抗生素藥物進行聯合使用,例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則會導致患者肺組織中的濃度含量迅速增加,從而引發不良發應癥狀[5]。③阿奇霉素軟膠囊與碳酸氫鈉、碳酸鈣等抗酸藥:抗酸藥主要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疾病,通過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減弱胃液消化,可以被腸道吸收,但是在阿奇霉素的作用下,則會降低其藥效的濃度,從而降低治療的效果。④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阿莫西林: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有效的避孕藥,但是在阿莫西林的干擾下,則會影響避孕藥在肝腸的循環效果,不僅降低其避孕的效果,同時還會引起不良發應的發生。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90張處方中有50張處方存在多種藥物配伍不良的情況,且其不良發應為惡心(20.00%)、嘔吐(16.00%)、發熱(18.00%)、頭痛(12.00%)、不適(20.00%)、其他(14.00%);其配伍不當的處方中存在:抗生素類藥物配伍不當(36.00%)、注射用鹽酸氨溴索與抗生素類藥物(20.00%)、阿奇霉素軟膠囊與碳酸氫鈉、碳酸鈣等抗酸藥(24.00%)、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阿莫西林(20.00%)。
綜上所述,西藥雖然經過藥物的精選成分配置而成,在治療效果上具有快速的特點,但是若聯合使用的配伍不合理,則會使其藥效降低,引發不良反應情況,甚至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所以要求醫護人員加強對藥物的掌握能力以及藥理的熟悉程度,根據藥物的性質、禁忌以及患者的病情進行藥物的配置,才能避免出現藥物配伍不當的現象。
[1]唐高峰.多種西藥合用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的對策分析.中國處方藥,2016,14(4):32-33.
[2]陳花花.試析多種西藥合用的不良反應.當代醫藥論叢,2013,11(9):273-274.
[3]梁玉紅.多種西藥合用不良反應40例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5):170-171.
[4]陳秀宇.中西藥的合理配伍應用與不良反應分析.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23(12):7691.
[5]李瑞奇,王培智,苗明三.中西藥合理配伍應用特點及機制分析.中醫學報,2013,28(10):1517-15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31
2016-09-18]
510630 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