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萍 張汀 肖愛華 劉變玲
分析頭孢克洛緩釋片遞減方案治療再發性尿路感染的臨床效果
洪麗萍 張汀 肖愛華 劉變玲
目的分析和研究對于再發性尿路感染采用頭孢克洛緩釋片遞減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方法86例再發性尿路感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片遞減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頭孢克洛緩釋片遞減方案進行治療,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83.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1.16%;觀察組患者的再發率為2.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再發性尿路感染采用頭孢克洛緩釋片遞減方案治療,療效明顯,且相對于傳統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發生少,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頭孢克洛緩釋片;再發性尿路感染;遞減方案
尿路感染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且患者中女性遠遠多于男性,其有較高的復發率,給患者帶來了痛苦,也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臨床上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采用長程,低劑量抗生素輪換抑菌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在應用過程中,由于長期服用抗生素,有較多的不良反應,且長程服藥患者依從性不好,影響了其治療效果。本文為了研究更加有效且方便的治療方案,特選43例再發性尿路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頭孢克洛緩釋片遞減方案的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再發性尿路感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排除妊娠,尿毒癥,多囊腎,存在尿路畸形,尿路梗阻,留置導尿管,膀胱輸尿管返流的患者。將所有符合要求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男8例,女35例,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44.5±5.2)歲;觀察組男10例,女33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5.2±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前2周先留取患者的尿液以及分泌物培養標本,并根據臨床經驗,靜脈滴注或者口服足量的抗生素,觀察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并結合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的種類[2]。對照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片(山東濟南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91,規格:0.5 g×4 s)遞減方案進行治療,0.2 g/次,2次/d,連續服用3周,之后減少劑量0.2 g/次,晚上服用1次/d,連續使用8周。觀察組采用頭孢克洛緩釋片(山東青島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606,規格:0.375 g×4 s)遞減方案治療,0.75 g/次,2次/d,連續服用3周,之后劑量減半,0.375 g/次,1次/晚,連續服用8周[3]。在治療過程中,每2周復查1次尿常規,并在治療結束后的第2、6周復查患者的尿常規,并且對中段尿進行一次細菌定量培養;若患者在治療6~10周后再次出現相關尿路刺激癥狀,應復查尿常規以及中段尿細菌培養以判斷尿路感染是否復發[4]。比較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和再發率。同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治療后患者的尿路刺激征消失,且在治療后第2、6周隨訪中,各項指標均正常;好轉:治療后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在第2、6周隨訪中,患者尿細菌培養為陰性,僅尿常規白細胞在3~10/HP;無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未減輕,且在第2、6周隨訪中,尿常規以及尿細菌培養均異常[5];再發:在治療后6~10周的隨訪過程中再次出現尿路刺激癥狀,且其他指標均符合再發性尿路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83.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1.16%,觀察組患者的再發率為2.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復發是尿路感染的防治中比較常見且棘手的問題,隨著抗生素在臨床中的廣泛使用,其耐藥株也逐漸增多,使左氧氟沙星等藥物的抗菌效果大打折扣,對于再發性尿路感染的治療和預防復發需尋找更有效的治療藥物[6]。
頭孢克洛緩釋片是第二代頭孢,其可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過程,從而具有廣泛的抗菌譜。相關研究表明,頭孢克洛緩釋片對于常見的致病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桿菌等)具有較好的抵抗作用,而且在臨床中較少有細菌耐藥情況的發生。頭孢克洛緩釋片口服后,緩慢吸收,并且可通過尿液保持原型排出,在整個泌尿系統中可長時間的保持有效地抗菌濃度。根據頭孢克洛緩釋片的以上特點,其對于再發性尿路感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也一定程度上預防了尿路感染的復發,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因長期使用一種抗生素易誘發相關耐藥菌,所以為了避免耐藥菌的產生,提倡與其他抗生素聯合輪替使用,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83.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1.16%,觀察組患者的再發率為2.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頭孢克洛緩釋片在再發性尿路感染的治療中,效果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少,在臨床的應用中建議推廣使用。
[1]卓樹洪,葉曉光.尿路感染中大腸埃希菌的流行趨勢及耐藥分析.廣東醫學,2015,36(24):3815-3818.
[2]戴小波,黃小燕,曾朱君,等.2008~2012年門急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變遷.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0): 1306-1308.
[3]范宏佳,湯瑾,王堅鏹,等.尿常規檢測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價值.檢驗醫學,2014,29(12):1207-1211.
[4]何志紅,易建偉,袁峰,等.頭孢克洛緩釋膠囊遞減方案治療再發性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研究.當代醫學,2016,22(15):132-133.
[5]喬廬東,陳山,楊勇,等.國內不同類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構成及藥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5,36(9):690-693.
[6]袁玉華,葉志弘,黃麗敏,等.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目標性監測與干預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14,49(8):997-10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42
2016-10-09]
450000 鄭州頤和醫院腎內科 (洪麗萍 肖愛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博士在讀,上海市腎臟疾病與血液凈化重點實驗室(張汀);鄭州人民醫院腎內科(劉變玲)
肖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