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陳秋弟 陳秀君
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效果
陳曉紅 陳秋弟 陳秀君
目的探討分析重癥監護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效果。方法選取50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分析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對所有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結果50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與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因素有關的占88.0%,與侵入性留置管道因素有關的占84.0%,與長期應用激素因素有關的占78.0%,與低蛋白血癥因素有關的占76.0%,與有創機械通氣因素有關的占66.0%,與氣管切開或插管因素有關的占66.0%。經護理干預后,50例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達到了96.0%。結論
重癥監護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真菌感染;護理效果
重癥監護病房是醫院的重要病房,為了探討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效果,現選取本院重癥監護病房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回顧其臨床診治資料,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重癥監護病房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細菌培養檢查確診,知情同意本次研究。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35~87歲,平均年齡(61.6±9.5)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2±3.4)年。
1.2 方法 回顧50例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分析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對所有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綜合護理干預的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由于COPD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往往因疾病長期不愈、病情反復發作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抑郁、悲傷等心理,對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善于體察患者的心情,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其有效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消除負面情緒、建立治療信心。
1.2.2 健康教育 當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開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COPD的相關知識、肺部真菌感染的預防措施等,并督促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增強患者對治療工作的配合度。
1.2.3 病情監測 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及血氧指標,尤其要加強對>60歲的高齡患者、長期應用抗菌藥物和激素的患者以及使用呼吸機治療的患者的監測,每日根據患者的咳嗽和咳痰情況對其做好病情評估,并仔細觀察和記錄痰液的量、性質及顏色,若發現患者出現排痰困難、口腔黏膜潰瘍或有白色凝狀物體、舌苔脫落以及指脈氧<90%等情況,應高度警惕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并及時上報醫生。
1.2.4 排痰護理 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有效排痰,在患者有排痰欲望時幫助其拍背、翻身,對于排痰困難的患者可在遵循醫囑的前提下給予其機械排痰及霧化吸入治療,同時還要定期幫助患者清理口腔,保持患者的口腔衛生。
1.2.5 營養支持 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多食用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類食物,必要時可給予靜脈營養支持,從而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預防感染的發生;對于進食困難的患者應放置胃管,并密切觀察其腸內營養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評定標準參考文獻[1],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 50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與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因素有關的占88.0%,與侵入性留置管道因素有關的占84.0%,與長期應用激素因素有關的占78.0%,與低蛋白血癥因素有關的占76.0%,與有創機械通氣因素有關的占66.0%,與氣管切開或插管因素有關的占66.0%。見表1。

表1 50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n,%)
2.2 護理效果 經護理干預后,50例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達到了96.0%。見表2。

表2 50例患者的護理效果情況(n,%)
COPD為臨床多發及常見病,好發于老年人群,發病原因與患者吸入有害氣體及顆粒后產生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咳痰、氣促、呼吸困難等。肺部真菌感染是COPD常見嚴重并發癥之一,對患者生命健康具有極大威脅。
分析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然后加強預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本組結果示:50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與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因素有關的占88.0%,與侵入性留置管道因素有關的占84.0%,與長期應用激素因素有關的占78.0%,與低蛋白血癥因素有關的占76.0%,與有創機械通氣因素有關的占66.0%,與氣管切開或插管因素有關的占66.0%。由此可見,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與以上幾種因素有關。通常情況下,定植的真菌會產生一定毒素,并釋放出蛋白酶等酶類、各種過敏原蛋白以及揮發性有機復合物,從而促進黏液的分泌,破壞氣道結構,造成氣道高反應性,最終使肺部真菌有機可乘。為了預防肺部真菌感染,應當給予患者綜合系統且對癥的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內容除常規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以外,尤其要重點對患者進行病情監測、排痰護理及營養支持。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現代護理的必需內容,其目的是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這對于疾病的預后十分重要。病情監測是預防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因為只有通過對患者密切的病情監測,才能夠及時發現其感染的征兆,以及時止損[2]。排痰護理是針對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的對癥護理內容,通過有效的排痰保持患者氣道及口腔衛生,才能夠避免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生。給予患者營養支持亦是一項重要工作,患者只有獲得了充足的營養后才能夠增強抵抗力、預防感染。本組50例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護理總有效率達到了96.0%,整理護理效果比較顯著。
綜上所述,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與長期使用抗菌藥物、侵入性留置管道、長期應用激素、低蛋白血癥、有創機械通氣以及氣管切開或插管等因素有關,通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值得于臨床上推廣。
[1]王瑋.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護理對策.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32.
[2]何秋月,梁少鳳.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護理效果.臨床醫學工程,2016(7):9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50
2016-09-28]
515041 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重癥監護病房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與長期使用抗菌藥物、侵入性留置管道、長期應用激素、低蛋白血癥、有創機械通氣以及氣管切開或插管等因素有關,通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值得于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