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亞光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價值
盧亞光
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的臨床價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其臨床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OA組,100例)與健康人群(對照組,53例)的髕上囊內積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阻力指數(RI)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OA組與對照組比較,滑膜厚度、積液深度均顯著提升,而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上述3項指標的測量,為輔助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提供依據,其中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的減低最具有代表性。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滑膜;積液;阻力指數;窗體頂端
近年來超聲因其無創傷、檢查迅速、應用范圍廣、無放射損害等優點已被用于診斷關節軟骨、肌腱、韌帶、半月板、關節滑膜及鄰近血管和肌肉等各種病變[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膝關節軟骨變性造成骨質增生,鏡檢下可見基質粘液樣軟化,軟骨細胞減少,裂隙附近軟骨細胞增生、纖維化;同時可并發關節邊緣骨贅形成,軟骨下骨質增生、變性以及滑膜炎癥改變[2]。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OA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并與正常人膝關節動脈血流圖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診斷OA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4年8月本院康復科及骨科診斷膝關節OA患者100例設為OA組,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齡41~83歲,平均年齡61歲,其中雙膝同時發病56例,患病膝關節共156個。同時納入健康體檢志愿者53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27~62歲,平均年齡49歲,共106個膝關節。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OA診斷標準[3]: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存在晨僵≤30 min以及活動時有骨摩擦音。
1.2檢測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選用GE Logiq 7和阿洛卡α1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高頻線陣探頭,頻率9~12 MHz,囑患者屈曲70~90°,緩慢移動直至放平,觀察髕上囊有無積液,滑膜增厚程度,積液內有無游離體存在。在髕骨上方橫切,掃查顯示股骨端關節面軟骨聲像圖,觀察并記錄滑膜厚度、積液深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雙側進行對比觀察。超聲檢查及測量指標均由同1名技師進行操作。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彩色超聲多普勒分析 膝關節積液合并滑膜增生:共39膝,聲像圖表現為髕上囊和(或)關節腔積液,可見滑膜絨毛充血、水腫及增厚,滑膜內小血管擴張,滑膜炎性細胞浸潤等。動脈網彩色多普勒血流頻譜可見增生的血流信號。關節軟骨改變:共46膝,軟骨逐漸變薄碎裂,表面軟骨形成小碎塊,脫落于關節腔內,或在原處浮起,重者可見軟骨低回聲帶消失。骨質增生改變:共38膝,可見不規則或唇樣結構的強回聲,形成軟骨性骨贅,被破壞的軟骨區下的血管增生,骨內壓力增高。腘窩囊腫形成:共33膝,聲像圖可見不同程度和大的囊腫。
2.2滑膜厚度、積液深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結果比較 OA組與對照組比較,滑膜厚度、積液深度均顯著提升,而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滑膜厚度、積液深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滑膜厚度、積液深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積液深度(mm) 滑膜厚度(mm) RI OA組 100 10.35±3.47a3.95±2.53a0.69±0.13a對照組 53 2.50±0.91 0.83±0.05 0.93±0.09
膝關節OA指膝關節關節面軟骨發生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變及結構紊亂,伴有軟骨下骨質增生、軟骨剝脫等,膝關節的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臨床診斷和了解確定關節軟骨病變的程度[4]。尤其是超聲檢查,對OA的早期診斷可達到相當高的特異度和靈敏度。
OA最早的病理改變是軟骨纖維樣變,退變常伴隨軟骨內骨化形成骨贅,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較高分辨力、可重復、安全等優點[5],能發現OA患者最早期的軟骨改變,可以較好反映OA發展的病理改變。周偉文等[6]采用高頻超聲對42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與42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的膝關節髕上囊積液厚度、滑膜厚度、滑膜內探及的血流信號進行對比觀察,結果顯示類風濕關節炎組42例患者共84個關節,共檢出78個關節異常,表現為76個關節有不同等級的髕上囊積液,78個關節滑膜增厚,58個關節滑膜內探及血流信號。兩組滑膜厚度、髕上囊積液厚度、滑膜彩色血流狀況Ⅱ~Ⅲ級比例均有顯著性差異。本研究中,共39膝存在膝關節積液合并滑膜增生,46膝存在關節軟骨改變,38膝有骨質增生改變,33膝有腘窩囊腫形成。OA組髕上囊液體的深度較對照組深,OA組滑膜厚度較對照組厚,而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較對照組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便捷、反復、無創性特點,對膝關節髕上囊內關節積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旁膝關節動脈網血流RI進行測量可輔助診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及其病情進展。
[1]張乃崢,施金旺,張雪哲,等.膝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調查.中華內科雜志,2005,34(2):84-85.
[2]Balint PV,Kane D,Hunter J,et al.Ultrasound guided versus conventional joint and soft tissue fluid aspiration in rheumatology practice: a pilot study.J Rheumatol,2002,29(10):2209-2213.
[3]湯繼文,劉新宇.骨關節病的診治.山東醫藥,2000,40(15):43.
[4]劉丹,楊松青.高頻超聲診斷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應用.吉林醫學,2010,31(5):581-582.
[5]莊承成,肖螢,廖錦堂,等.超聲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滑膜病變的臨床應用.醫學臨床研究,2004,21(3):236-239.
[6]周偉文,邵喜艷,鄒幼霞.高頻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6):643-6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29
2015-11-05]
116011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