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訸
我屬“解放牌”生人,2015年已66歲。古有“人到七十古來稀”之說,我雖已接近,即使到七十歲我卻不愿承認是古稀之年。針對現代生活環境與科學醫療技術,我覺得只有活到百歲方算“古稀”之年。活過百歲的人很多,不到百歲駕鶴西去的卻不少。但我又很矛盾,仿佛人過花甲便是老了,但心里卻又不服老,因為自我覺得身心還有一定活力。
如何在今后保持較好身體狀況,如何延緩衰老,我強制約束自己:六十歲之后便不喝酒、少吃肉、早在四十歲就戒煙,現在注意的是不能吸二手煙,凡有人吸煙之地我便避之。其次是不打牌、不熬夜,盡量起居有規律,每晚十點鐘必須睡覺,春天早五點鐘起床,冬天六點起床。起床后活動半小時再做自己的早餐,飲食不拘一格,宜清淡方好,早上必須吃飽。上午做完需作的事在午飯前活動半小時以上;晚間睡覺前再活動半小時。人老了固然有點自我時間,不愿逛街,待在家里更不自在,還是找點能掙錢的事干更踏實。
在家人幫助下,給我找了一份看守大門的保安工作,這份工作我比較滿意,活兒輕松,只是工作時間長,安全責任重大,這些我都不懼;唯一怕孤獨,沒有人與我拉家常是最難受的。在這里不能離崗,但沒關系,我便找來文房四寶學練書法,我從小寫字就寫得難看,寫了幾頁,自知難有所成。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所愛,必須改變思維、轉換頭腦、另尋蹊徑,只好試寫文章。雖然水平有限,但這個活兒使我找到了說話的地方,有什么想說的就對著電腦說罷;就把自己的想法統統地溶入在書里、故事里。書是個寬廣無邊的東西,可以談文明、可以擺龍門陣,可以談天說地,也可嘲笑自己的不是,還可以釋懷自己的包袱。寫書時頭腦是緊張的,也是有壓力的,但寫成一篇之后心情也就輕松愉悅了。壓抑的東西得到釋放,身心便舒暢了。同時大腦得到充分煅煉,過去忘了的東西現在漸漸回憶起來了。只要記憶還正常,從此便不怕“老年癡呆癥”找上門來。
年青時都未曾寫過書,人老了才來學寫文章,這似乎異想天開。可我覺得,過去是因為條件關系,年青時工作生活都很緊張,所以不敢想也不會寫。現在有時間寫了,加上老了臉皮厚,寫好寫孬不怕丑,不怕丟面子,更重要的是有寫書的精神就足夠了。
當然工作時間還是以工作為主,比如有外來車輛作例行檢查。工作之余的時間便干自己的事,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不覺之間一天就過去了。不知不覺中自己已完成幾篇小說共六十多萬言。當興趣來臨時,目標計劃也隨之擴大,還想更上一層樓向百萬言奮斗。但又不能讓自己過于勞累,百萬言對作家來說輕而易舉,對我來說任務十分艱巨,但我有十足的信心。
總之,自己有了興趣愛好,減輕了兒女們的負擔,不須要他們陪伴守候,有時寫在興頭上時,反倒怕人家打擾我的雅興,唯恐沖散了我幸福的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