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6.科比·布萊恩特
提問:哪部電影最好詮釋了籃球的秘密?恐怕你連眼睛都不眨就會脫口而出,《火爆教頭草地兵》。
別騙我,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的確,這部電影教會了我們團隊協(xié)作、籃球基礎、人類精神力量之偉大,以及那些被低估的真理。比如說“千萬不要告訴裁判剛才那個走進球場的醉漢是你的朋友”、“女人們都善變且惡毒,尤其在她們很久沒有享受床笫之歡,還跟老媽子住在一起的時候,這種表現(xiàn)尤為明顯”、“就算體育場再大,籃筐還是十尺高”、“球場上,白人總是能打敗黑人,因為他們更在乎勝利也更聰明”等等。
可遺憾的是,《火爆教頭》又不是正確答案。
正確答案?對了,《少狼》。
《少狼》,原版電影中,主人公斯科特·霍華德通過遺傳得到了變?yōu)槔侨说哪芰?,這種能力在他家族中已經(jīng)傳遞數(shù)個世代。本來,斯科特所在的籃球隊排名墊底,但是隨著他逐漸能掌控自己的超能力后,隊伍也躍升至首位。斯科特一直喜歡美麗的大小姐帕梅拉·威爾斯,可帕梅拉一直只跟英俊的米克約會,自從超能力顯現(xiàn)出來后,斯科特逐漸贏得了帕梅拉的芳心,但也因此疏遠了從小一直愛著自己的普通女孩布芙。結局,斯科特依靠自己真實本領而非狼人能力贏得總冠軍,他在布芙和帕梅拉間也選擇了前者。
那么,這又跟科比有什么關系呢?
縱觀科比的職業(yè)生涯,他其實始終都在斯科特和狼人之間徘徊,難道不對么?前三個賽季,斯科特一直是扮演的主要角色,2000年這發(fā)生了變化。當時他在總決賽第四場關鍵時刻的精彩表演直接終結了系列賽懸念,并最終在隔年季后賽以無可比擬的全面表現(xiàn)登峰造極。第三個冠軍賽季,他一直與自己的角色定位進行斗爭,一半是凡人、一半是怪獸。接下來兩年,則徹底轉變?yōu)榱死侨?,還因為性侵案、跟“鯊魚”交惡及2004年總決賽崩盤人生變得黯淡無光。2006年,就算我把他選為
第11章頂層神殿
MVP,這種“狼人模式”也還是讓我大為惱火。在那段時間里,你會想跟科比一起打球么?我想無論如何你都不會說“是”的,無論如何。
整整四年,他都沒有從“狼人模式”中走出來,直到保羅·加索爾交易發(fā)生(2008年2月),才開始重新?lián)肀?nèi)心最原始的斯科特,并一直延續(xù)到2013年?;厥走^去,這家伙似乎從未滿足過自己的角色,回想留MJ式光頭的決定,又或者2000年奧克蘭全明星周末期間同泰拉·琳妮·班克斯并非故意卻滑稽的二重唱,他內(nèi)心斯科特與狼人之間的掙扎表現(xiàn)在了每一件事上。
開啟“狼人模式”的四年時間里,他還一直試圖修復自己作為球員和公眾人物的形象,比如換了一個號碼(8到24),改用半原創(chuàng)昵稱(黑曼巴)。緊隨其后,是變成了一個家庭第一的男人,一個擁有幽默細胞的隊友。當然,這種形象改變還帶動了他比賽風格的轉變——在職業(yè)生涯比賽場次過千后,聰明地選擇了更為高效的進攻方式,主要包括改進的跳投、致命的后仰以及三種不同的轉身方式,一舉成為了外線球員中的大師。2008年北京奧運冠軍隊中,他還是防守專家和關鍵時刻的冷血殺手。
所有這一切都很不錯,很顯然,KB這時就已經(jīng)是歷史前15的球員了。感謝他擁有這樣一個跟流行文化和體育類比融合得如此緊密的職業(yè)生涯,他是我所認為,除張伯倫外,最為多極分化的球員,也是除曼尼·拉米雷斯外,我花最多時間去研究的運動員。最終得出結論依舊是:不喜歡作為狼人的科比,而是更喜歡他作為斯科特的時候。
如今,他行將退役,你不得不向這位未來的名人堂成員致敬,因為在他的里程表上已經(jīng)刻下出戰(zhàn)超過1300場NBA比賽,總計得到歷史第三多的32000余分……他是我親眼見過少數(shù)幾個每個夜晚都幾乎注定能帶來優(yōu)質表演的球員,每一次,我去斯臺普斯中心看球也就是因為知道他這晚會打滿四節(jié)?,F(xiàn)在聯(lián)盟里能有幾人讓你這么說?三個還是五個?至少在2009至2013這四年時間里,KB歷史權重要比任何現(xiàn)役球員都多,他變成了前十的巨星,然后前八,再沖擊前五,就是這樣。
菲爾·杰克遜,他在2006年季后賽期間曾說過一番話大概最好詮釋了科比:“KB絕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比賽方式,他這幾場開局的表現(xiàn)就是明證,但這樣的方式卻不是他第一選擇。”想必,這就是讓“飛俠”如此極端化的最主要原因,他是惟一一個了解籃球真諦同時又對它不屑一顧的偉大球員。
他用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打球,堅信開發(fā)出自身潛能會自然提升身邊隊友,只偶爾會用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方式來幫助隊友。當他在關鍵時刻數(shù)據(jù)越來越耀眼,失望和遺憾也漸漸離他遠去,我們在2009年之前曾看到他朝著下一個“大O”的方向發(fā)展,最終所能到達的高度也取決于接下來關鍵的幾年。
還好,他做到了。只是……似乎好像還欠他的布芙一個大大的擁抱。
5.蒂姆·鄧肯
我曾問我父親:“有篇專欄,說蒂姆·鄧肯是多么受人低估,想看看嗎?”
老爸一臉困惑,撓了撓頭,似乎覺得此事難以置信:“一整篇都寫鄧肯?”
“你真的不想看看?”
“倒也未必。可能會看一眼標題,掃掃前兩段,然后跳到下一篇吧?!?/p>
“有沒有搞錯!他可是過去15年NBA里最穩(wěn)定的球員!”
“算了吧?!崩习忠琅f不依不饒,“誰想讀關于鄧肯的文章啊,他實在沒趣。”
是的,沒趣,老爸始終是這么自我催眠的,自1997年選秀日起,他那大巧不工就一直是老爸心中(也是我心中)一觸即痛的傷口。當年,凱爾特人手握36%的狀元簽概率,馬刺卻橫刀奪愛,與我們失之交臂的救世主接下來幫助他們在17年里豪取5冠(倘若不是2004年費舍爾那神乎其技的一投,以及諾維茨基2006年孤膽英雄般的演出,這個冠軍數(shù)還大有可能上升到7)。而除了那些冠軍旗幟和一波連續(xù)50勝的賽季外,波士頓還錯過了什么?一句話概括:錯過了持續(xù)關注史上最穩(wěn)定巨星的機會。從1997到2010年間,他就像打卡上班一樣持續(xù)交出21+11、22+12、25+13、19+11附帶五成上下命中率這樣的技術統(tǒng)計,年年如此。
生涯伊始,他便奉獻了NBA&ABA合并后最杰出的新秀賽季,21+12、55%命中率、球隊56勝、一陣二防。第二季,舉起生涯首座奧布萊恩杯,并接過麥克海爾和“大夢”的接力棒,成功當選“這廝低位技巧太多了,任何時候都必須包夾”先生。不僅如此,即便泰a山崩于前,他平靜的神態(tài)還從不改變,那招牌式老派擦板投籃更是如此。即便后來經(jīng)歷了超過1000場比賽捶打,他依舊是聯(lián)盟前五的球員,依舊在緩步而穩(wěn)健地前行。他用不停增長的籃球智商彌補著身體機能自然的蝕損,縱觀整個職業(yè)生涯,幾乎一直是這個聯(lián)盟里最為聰明的球員。倘若你硬要在老鄧肯和年輕鄧肯之間找出什么重大區(qū)別的話?那這區(qū)別就在于——他努力讓自己成為了一名更好的協(xié)防者和溝通樞紐。但凡我親臨現(xiàn)場看馬刺隊比賽,腦子里晃過的第一個念頭總是:他們防守端交流怎么能這么棒!看起來喋喋不休、互不相讓,卻又各抒己見、友善體貼,就像五個兄弟在二十一點賭桌前久久商量著用怎樣的計策爆掉莊家一樣,核心則是鄧肯。那四下張望尋找隊友的大高個,那總是把手搭在隊友肩上的老大哥,他是防守端的鐵錨,最聰明的球員,支撐心氣的領袖,背水一戰(zhàn)的搶分者,不能單單以數(shù)據(jù)概括的少數(shù)巨星之一。或許,半世紀后,會有某個數(shù)據(jù)狂客做出巨量運算,然后得出結論說鄧肯并不比卡爾·馬龍強,但注定大謬。
眼下,對“誰誰被高估了、誰誰又被低估了”這樣的討論其實我已提不起什么興趣。要知道,身邊有那么多電視電臺節(jié)目、專欄作家、博客寫手和素養(yǎng)可嘉的球迷,再想錯誤地評估任何事簡直難于上青天了??杉幢闳绱耍疫€是要說,鄧肯被低估了,甚至是被嚴重低估了!
五枚戒指、兩屆MVP、三度FMVP以及十次來自一陣、八次來自一防的首肯……你有沒有想過,做到這些同時,他擁有過最好的隊友無非是年過30的大衛(wèi)·羅賓遜、吉諾比利(從不是聯(lián)盟前十五)和托尼·帕克(同上)?你又想過沒有,他還從不曾在一支統(tǒng)治級的球隊中打球,因為馬刺總是卡在戰(zhàn)績榜頂端,想要來點新鮮血液,就只能指望選秀大會上有漏網(wǎng)之魚、外籍新秀、四處滾打的浪人、上了年紀的老兵和提著行囊前來報到的怪客。大概,這就是有些人從不曾真正認可其偉大的主要原因,他從未在一艘目標70勝且必將成為常規(guī)賽季炒作焦點的豪華巨艦上領航過。另一個可能原因是,他皮特·桑普拉斯式的風格似乎多了點——缺乏沙克一般的幽默、KG氣勢洶洶的神情、KB獨一無二的緊繃感、AI的張揚、勒布朗讓人過目不忘的運動力、韋德打點自我形象的稟賦、納什對待球迷的親和力,甚至德克那惡狠狠的握拳慶祝。他獨此一家的特質?只有每當裁判可疑的哨聲響起時,那極力圓睜寫滿了無法相信的雙眼。
你一定知道摩西·馬龍1981年面對勇士單場51分、19個籃板的赫赫戰(zhàn)功吧?也一定記得“大夢”1994、1995兩年登頂中鋒之顛讓人望峰息心吧?更記得沙克是怎樣在三次總決賽里碾壓球場上每個人吧?鄧肯幾乎沒有這樣的表現(xiàn)。按道理說,把他排得這么高,他起碼得干翻過一些人才行,對吧?但這“沒有”卻恰恰成就了他的與眾不同,就像拉塞爾、伯德、“魔術師”一樣,他總是把自己最為璀璨的表演留在球隊深陷絕境最需要他的時刻。
一場典型的鄧肯式比賽?25分、13籃板、5助攻、3蓋帽,所有隊友都參與其中,扮演防守端的定海神針,球隊以10分左右優(yōu)勢拿下比賽,隨后每個人都回家好好休息。他從不在乎什么技術統(tǒng)計,壓根就不在乎,真的。還記得2007年媒體們傻傻地把帕克選為FMVP嗎?最替帕克開心的反倒是鄧肯自己。假如你想打“讓人難忘的獨特風情”牌?那不妨考慮下這點:他可以適應任何比賽風格。在磨牙吮血慢節(jié)奏肉搏防守至上的時代(1999-2004),收獲兩枚總冠軍戒指;在整個聯(lián)盟都開始適應新規(guī)則的過渡時代(2005、2006,開始吹罰防守時手部干擾動作,外加允許移動擋拆),第三次登頂;而在突破分球快攻至上小球逐漸興起后,又拿下第四、第五冠,并成為不可多得低位進攻和外圍防守都能游刃有余的大個子。本書宗旨就是討論籃球,在此,我只能說……他好優(yōu)秀,別無其他。
不同于科比,你肯定會愿意同鄧肯并肩作戰(zhàn)的,因為他沒有瑕疵。只不過,想必老爸還是會略過這一頁,直接翻到下個篇章。
作者介紹:比爾·西蒙斯(BillSimmons),ESPN專欄作家。波士頓人,凱爾特人鐵桿球迷,以言語狠辣著稱。除本書外,還著有慶祝波士頓紅襪隊2004年(美國職棒)奪冠的《現(xiàn)在我可以安息了》(《NowICanDieinPeace》)。《TheBookofBasketball》出版后,立刻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首位,美國球迷將其奉為籃球書籍中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