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義
陳王廷創陳式太極拳的長短句:“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由此句看來《黃庭》是創陳式太極拳的核心理論基礎。
一、陳王廷隨身伴“黃庭”一詞所指
“黃庭”最早出現在東漢末著名學者邊韶所著的《老子銘》,曰“出入丹廬,上下黃庭”,及相同時代文獻《列仙·容城公傳》:“道貫黃庭,伯陽仰疇。”到東晉,出現以“黃庭”命名的道家經籍,以后尚出現系列書,流行一時。至今存世的有《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根據五行學說,火性升,色赤;木性浮,色青;水性降,色黑;金性沉,色白;土居中,色黃。所以我國傳統文化常喜歡以黃色代表交通上下的中央,如《周易·坤卦·文言》在發揮該卦六五爻辭時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并說:“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至于庭字,我國最早字典,東漢時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宮中也”。黃庭一詞,總是中央之義,從一些版本的《黃庭經》來看,它不確指一處,如梁丘子稱:“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在人體上指腦中的,如《黃庭內景·耳象》:“耳象晝夜空如聰,中有黃庭主聽門。”《黃庭內景經·仙人》:“安在黃闕兩眉間,此非枝葉實是根。”黃闕,是腦中黃庭。在人體上指心中的,如《黃庭外景經·老子》:“黃庭中人衣朱衣。”因為心屬火,色朱紅。在人體上指腎中的,如《黃庭外景龍·循護》:“五臟之主腎為精,出入二氣入黃庭。”也有指腹部的,根據《黃庭外景經·老子》“上有黃庭下關元,后有幽闕前命門”等句而來。首先將上中下三丹田聯稱的亦是《黃庭經》:“三田之中精氣微。”而上述腦中、心中及腹中三處之黃庭正是上中下三丹田。又,據中醫學臟象學說,五臟中脾屬土,居中,在五神(神、魂、意、魄、志)中屬意。內煉中凝神,煉己在于意,使元神,入于黃庭,制伏元精,化生元氣,終而成丹,因而一些道家有直認“真意”所屬為黃庭者,學練太極者,不可不知。此文摘自陳櫻寧的遺著“黃庭經”講義。講義作者是安徽人,1969年故,是全國道教協會原會長。
二、何謂丹田
學練太極拳的人們常說的學拳要領是起勢守靜、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頂裹襠、氣沉丹田二十個字。筆者就對練太極拳氣沉丹田的學習理解淺談如下。
丹田的由來原是道家經籍“黃庭內、外景二經”,現在已被各派氣功和內家拳廣為引用。《東漢醫寶鑒》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所在,因此古人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做是“性命之根本”。
丹田在何處,各家說法不一。多數練功家認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在兩眉間印堂穴。中丹田稱“絳宮”,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臍下小腹部相當大的一塊,包括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穴位。古人認為,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
上丹田,所指在兩眉與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上丹田在督脈的循行路上,屬于陽性,是陽氣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識活動的神經中樞之所在,是練功入靜的主要部位。
中丹田在胸部,如病人中氣下陷,婦女月經過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悶,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是練功誘導得氣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鍛煉體液系統,激發體內的能量物質,以調節、充實體液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激能性效應。它對人體充實下元氣,防止早衰,健身延年益壽起重要作用。
太極圖由“S”線、陰陽“0”組成。太極圖中的“S”線將太極圖清晰地分為兩個關聯部分。太極圖的兩個獨立魚形各有一個對稱眼,即陽中含陰、陰中含陽的合抱,它表示了太極圓運動基本規則。太極運動以旋轉為基本形式,它的旋轉是流暢圓潤的,無絲毫凸凹之處。它是對稱圖,整個結構均衡對稱,任何旋轉角度都是相對的。有正旋、逆旋、側旋等等。丹田的旋轉不是一個點,它是一個整體的面,如果說是一個點動,那還僅僅不過是局部的運動。
三、丹田在技擊中的運用
1丹田的局部運用。神聚上丹田:當對方向我上部攻擊時,上丹田自動旋轉避實擊虛,進步進身,發勁。當對方向我身體中部擊打時,中丹田自動旋轉,近身發勁。同理,當對方向我下部擊打,下丹田自動旋轉,近身發勁。
2丹田的整體運用。在實戰中,丹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體上中下三田合一,立體旋轉,隨著丹田的旋轉,身體進行折疊。另,丹田的旋轉沒有橫向旋轉,橫向旋轉打不出折殺力。所有的旋轉都是斜面的,只有斜面勁力才有摧毀力。
3丹田旋轉不能局限于丹田。丹田是帶動周身旋轉的根本載體,其實丹田一轉,周身上中下三盤無處不轉,在旋轉中避實擊虛,重挫對方,同時在旋轉中積蓄能量,并對打擊對方產生一個加速度。丹田旋轉同時也包括上肢和下肢的旋轉,切勿分理。三盤旋轉鬼神驚,就是此理。
4旋轉可以造就以下幾點優勢:通過旋轉變換打擊角度,讓對方無從下手;通過旋轉既可以增高也可以降低身體架勢,使之更好地發揮鉆、劈之力;通過旋轉可以輕易地化掉對方的勁力,并能用身體的整勁之力打擊對方。
其實黃庭與丹田都是中國特有的道教古典文化,是中華民族極為寶貴的遺產。當今懂得道教著作的人不多。為此撰寫此文,以期引起有關學者、氣功家、太極拳家和廣大愛好者的重視,共促進中國道教文化事業發展!
(編輯: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