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麗杰
探討個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內科預防壓瘡中的應用效果
雷麗杰
目的探討個性化優質護理在神經內科預防壓瘡中的應用效果。方法80例神經內科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方式,對比兩組的壓瘡發生率。結果護理組壓瘡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P<0.05)。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護理計劃開展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方式后,對神經內科患者壓瘡的預防可以起到很好的護理改善作用,降低壓瘡發生率,提升護理療效,縮短住院時間。
個性化優質護理;壓瘡;神經內科;應用效果
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感覺障礙等,長期的臨床護理實踐中發現,在諸多護理并發癥的危險因素評估中,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較大。壓瘡在臨床中是一種壓力性潰瘍,主要是患者的局部組織長期受到擠壓,造成其出現缺氧、缺血癥狀的一種反應[1],壓瘡發生后很容易造成組織潰爛、壞死等,加之老年患者自身機體功能減弱,免疫系統能力較差,發生壓瘡后不易愈合,對患者康復、預后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增加病死率,因此臨床中加強對壓瘡危險因素的識別,對其影響因素加以分析,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提前做好預防護理干預工作,對預防壓瘡的發生,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神經內科患者,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8.5±4.5)歲。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肌力在3級以下,病程1.20~16.90 h,平均病程(6.00±3.63)h,體重42.0~84.6 kg,平均體重(55.33±9.76)kg。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每組40例。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皮膚護理、飲食護理等綜合護理。護理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入院病情評估[2]患者入院2 h內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本院臨床護理指南中關于壓瘡危險影響因素評估表,對患者的壓瘡可能發生情況進行準確評估,對有壓瘡危險的患者及時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指導工作。
1.2.2心理干預 神經內科患者很大程度上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患者的情緒變得異常煩躁、易怒[3],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時需要態度溫和,語言大方得體,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懷和溫暖,學會聆聽患者的傾訴,讓患者主動將自己的情緒不良癥結告知,從而有助于護理人員針對其不良情緒狀態開展疏導工作,使患者及家屬配合,做好護理干預。
1.2.3病情監護管理 每間隔1~2 h對患者實施全面觀察和診斷,其中包括患者的呼吸、脈搏、語言、肢體活動情況等,尤其是容易發生壓瘡部位需要加強觀察,確定患者的皮膚是否出現潮紅、缺血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后需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做好護理干預工作。
1.2.4個性化的皮膚護理 神經內科患者住院后,其病情比較特殊,如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感覺障礙等,很多患者被動長時間臥床,或是病情危重,導致壓瘡的發生率明顯增大。皮膚護理措施上首先需要減壓,具體如下:①定時翻身。根據壓瘡危險影響因素評估結果,每間隔2 h翻身1次。②采用輔助工具。對于評估結果有壓瘡危險的患者,可以使用充氣床墊;對于患者的部分組織比較薄弱并且容易受到擠壓的部位,可以采用減壓敷料。③重視皮膚受損的細節,保護脆弱的皮膚。④對危重病情、上呼吸機、完全限制活動的患者,由2名護士操作,采取局部短時減壓措施。⑤使用約束帶患者的墊上無粘性的敷料。⑥護理人員聯合患者家屬需要每天對患者身體進行清潔擦拭,經常更換床褥、衣物等,保持衛生清潔,確保患者的身體保持清潔干燥,降低壓瘡發生率[4]。
1.2.5飲食護理 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患者的身體康復有著重要影響力,保證患者每天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可以有效降低壓瘡發生率,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身體營養物質攝入需要、飲食口味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基礎上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并查看患者的每餐食物,及時給予個性化的指導,保證患者營養物質充分攝入,病情早日痊愈[5]。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壓瘡發生情況對比 護理組中出現2例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為5.00%(2/40),對照組中出現16例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為40.00%(16/40),兩組壓瘡發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護理計劃開展時間、住院時間對比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護理計劃開展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護理計劃開展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護理計劃開展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組別 例數 護理滿意度(分) 護理計劃開展時間(d) 住院時間(d)護理組 40 94.33±1.92a11.28±1.74a18.63±3.50a對照組 40 79.21±2.98 16.00±2.85 24.19±4.69 t 26.9755 8.9399 6.0090 P<0.001 <0.001 <0.001
臨床中一些患者在住院治療時需要長期臥床休息、或被動臥床、或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感覺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引起壓瘡,因此采用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操作,可以很好的緩解壓瘡癥狀,對于預防控制壓瘡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體開展預防控制工作時,患者的情緒狀態不穩定,對于預防護理干預工作配合度較低,這就導致護理服務工作難以有效開展,降低了護理療效。因此需要正確的識別護理工作開展時存在的風險影響因素,加強護患關系,對其風險因素做好預防控制,能夠保證整個治療過程的安全、高效,降低壓瘡等不良反應癥狀的發生。
通過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操作,可以使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溝通和理解得到加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護患之間建立信任,使得患者更加積極配合醫護工作開展,為護理措施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住院期間護士對各種可能引起壓瘡的原因加以識別,進行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由此判斷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程度,根據評估的具體結果,制定并采取個性化、有效的預防措施,提前做好預防控制工作,積極減少或消除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從而使得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提高預防壓瘡護理的有效性;對臥床患者實施個性化指導,從患者入院開始一直到出院,實施動態的、延續性護理評估及護理干預操作,并及時修訂護理措施,實施重點預防,才能使得整個治療過程更加安全、高效,護理工作開展更加安全、有保障。對于壓瘡等護理不良事件及時開展治療和控制工作,降低護理糾紛發生率,促進患者病情早日康復。因此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方式后,對神經內科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護理改善作用,降低壓瘡發生率,提升護理療效,提高患者滿意度。
[1]王敏,祝啟蘭,姚丹,等.壓瘡護理小組在神經內科壓瘡預防中的作用.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0):136-137.
[2]李靜.改變翻身間隔時間對預防神經內科患者壓瘡的作用.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2071-2073.
[3]劉小霞.Norton壓瘡風險評估表在神經內科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11):97-98.
[4]韓海玲,陳曉鵬,韓金濤,等.優質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用于神經內科壓瘡治療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154-155.
[5]韓海玲,陳曉鵬,韓金濤,等.優質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用于神經內科壓瘡治療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4): 132-1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66
2016-08-01]
110101 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