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杰
(鄭州華山醫院 婦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
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治療宮外孕效果觀察
楊鳳杰
(鄭州華山醫院 婦科河南 鄭州450000)
目的探討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鄭州華山醫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宮外孕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對照組患者肌內注射氨甲蝶呤,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米非司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血HCG降至正常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聯合氨甲喋呤治療宮外孕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米非司酮;氨甲蝶呤;宮外孕
宮外孕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宮內著床的一類疾病,該病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嚴重時可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1]。通常情況下,胚胎主要異位于輸卵管,若能及早發現,可行內科保守治療,以減輕外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重點分析了米非司酮聯合氨甲喋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鄭州華山醫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宮外孕患者,所有患者自愿采用藥物保守治療,且具有藥物保守治療適應證。隨機將18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29.4±5.8)歲;對照組年齡19~34歲,平均(26.3±3.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肌內注射氨甲蝶呤,20 mg/次,隔2 d注射1次,共注射2次,觀察組采用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進行治療,氨甲蝶呤用法同對照組,米非司酮口服,2次/d,100 mg/次,連服3 d,用藥期間觀察患者的肝、腎功能、消化道反應及皮膚損害等不良反應,監測血HCG值。
1.3治療指征和療效判定治療指征:血β-HCG值不大于3 000 mIU/ml,經B超檢查,盆腔包塊直徑≤5 cm,盆腔內出血300 ml以下,且孕囊無胎心搏動[2]。療效判定:治愈為血HCG轉為正常水平,B超提示包塊消失或縮小>50%,臨床癥狀消失。失敗為在治療過程中血HCG持續不下降,包塊不縮小,甚至會發生內出血,需轉為手術治療。

2.1臨床療效觀察組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的治愈率是91.1%,對照組單純使用米非司酮的治愈率是78.9%,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血HCG降至正常的時間觀察組血HCG降至正常的時間為(9.7±2.9)d,對照組血HCG降至正常的時間為(13.2±1.7)d,觀察組血HCG降至正常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宮外孕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急腹癥,該病癥具有發展快、危險性高等特點,嚴重時可造成患者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宮外孕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近年來因人流、藥流等事件增多,使得繼發性宮外孕發生率明顯增長,并逐漸向年輕化發展。氨甲蝶呤為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給藥后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進而阻礙四氫葉酸形成,并可持續抑制細胞內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致使滋養細胞的死亡,加速絨毛變性壞死,最終導致胚胎生長停滯及壞死脫落,并被機體吸收[3]。臨床上常將氨甲喋呤用作抗腫瘤治療,雖然大劑量所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多,但小劑量氨甲喋呤安全性尚為可觀[4]。米非司酮是一種避孕藥物,該藥物能影響孕激素和內源性前列腺素,前者能使絨毛組織變性,后者可導致胚囊的壞死[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血HCG降至正常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米非司酮聯合氨甲喋呤治療宮外孕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王婷蘇.米菲司酮與氨甲蝶呤聯合治療宮外孕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4,2(34):129-130.
[2]關雪梅.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治療異位妊娠80例臨床觀察[J].甘肅醫藥,2011,4(2):213-214.
[3]李志玲.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治療異位妊娠138例療效的臨床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5(36):84-85.
[4]武艷琪.米非司酮聯合氨甲蝶呤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0(31):94-95.
[5]張穎慧.米非司酮聯合氨甲喋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探討[J].當代醫學,2014,20(35):133-134.
R 714.22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82
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