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讓,山東聊城人,大校軍銜,研究生學歷,福建某師原政委兼省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習武工作之余,對書法頗有愛好,閑暇揮毫潑墨。作品先后在北京、沈陽、青島、廣州、深圳、西安、蘭州、南京、廈門和福州等地展出。數(shù)百幅作品在海內(nèi)外書畫大賽和展覽中獲獎,部分作品被中外博物館、軍地領導、企業(yè)家和書法愛好者收藏。
楊永讓現(xiàn)任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法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一級書法師,中國書畫研究院蘭州分院副院長,福建省書協(xié)會員、福州市書協(xié)理事、福建翰墨書畫院院委、海峽文化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中國長城將軍書法院福州分院常務副院長、福建省老藝協(xié)常務副會長、香港大中華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被“中國阿位伯貿(mào)易促進會”、“埃塞俄比亞大使館”聘為特邀書畫師等。
《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中央電視臺、省市電視臺、《福建日報》等近百家媒體都對其藝術成就和作品進行過專版和專題介紹。
書卷人家,墨香童年;行伍從軍,志堅不移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中華民族之國粹。書法是漢民族獨創(chuàng)的表現(xiàn)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縱觀華夏歷史,從古至今軍人與書法常有著不解之緣,岳飛、顏真卿、毛澤東、朱德……這些書法名家在歷史的長河里燦若群星。在軍旅的艱苦生涯里,書法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可貴興趣,每當我們凝視那一幅幅大氣之作,猶如登高山仰觀風舒云卷,臨滄海遙望白浪生煙,令人窺不勝窺,賞不勝賞。
出生于孔孟之鄉(xiāng)山東聊城的楊永讓,在老家“永”字輩兒的堂兄弟里排行老六,當時父輩用“學會勤儉忍讓”六字分別為兄弟取名,意寓勤儉持家、忍讓做人,楊永讓最小,得到一個“讓”字,這個讓字也成為楊永讓的待人處事箴言,凡事謙和謙讓。
1976年2月,楊永讓應征入伍到原福州軍區(qū)警衛(wèi)營,在部隊期間,平時苦練武藝,閑時勤習書法,忠誠耿直,文武雙全,軍事素質(zhì)過硬。很快從一位普通士兵,選拔為我軍高級將領身邊的貼身警衛(wèi)。他說起當時在基層連隊,寫字條件差,一次在海邊訓練,休息時他就用樹枝當筆,在沙地上練字。不僅如此,平時部隊出黑板報、寫決心書、光榮榜以及大小有關寫字的活動他都積極參與,這都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書藝才能,也得到各領導的認可和肯定,讓他先后擔任連隊文書,營部書記,使其文字和書寫水平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提升到領導干部崗位后,楊永讓仍然十分重視官兵的文化藝術熏陶,時常組織開展與書畫相關的文化活動,使部隊官兵的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胸中有書,下筆不俗,書法求道,領悟人生
楊永讓平時博覽眾家之長,悉心揣摩書法之要義,領悟其精髓,加入其心智與感悟,漸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的作品既灑脫飄逸,行云流水,又剛勁有力,樸實厚重。既融合了各派書體的筆意,同時又有自己個性和意志的張揚。追尋楊永讓書法的足跡,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之所以在今天能成為影響較大的書法名家并形成獨有的個性風格,時而酣暢淋漓,磅礴大氣,時而灑脫清逸,自然天成,正是因為他在不斷變化中始終攀登著藝術與人生的高度。他的作品,既引人進入一種雄偉莊嚴的境界,又給人逸情蹁躚之感,猶如讓人在百花園中欣賞美麗的花朵。
對此,楊永讓始終保持著一種參與學習的平和心態(tài)。他誠懇地說:“書法是我在工作之余的一項終身愛好,好作品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寫出來的,有時候一個字要練習好一陣子,當你的心態(tài)擺好了,真正領悟到字背后蘊藏的豐富底蘊和內(nèi)涵,才有可能寫的好。很多事情都是一樣,唯有踏踏實實地學習才是正道。”
謙和包容,讓字為先;聚德行善,厚重完美?
楊永讓說,書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藝術,美好的東西各有各的長處,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和包容。因此,他強調(diào)學習書法,態(tài)度一定要端正,相互學習、多方鑒賞,吸取百家之長,敢于接受不同的聲音,而不是閉門造車,相互詆毀。唯有這樣,整個書法文化的氛圍才能不斷向上,書法家之間的交流才會更加緊密,書畫市場的發(fā)展才能更有前景。
五十載揮毫書寫人生。從一名普通的士兵逐步成長為部隊領導干部,他都把書法與工作,藝術與軍事,書道與戰(zhàn)法聯(lián)系起來思考與實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每走一步都有新的收獲。可以說 楊永讓現(xiàn)在正值書法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他捃碑納帖,取博用宏,絢麗多姿。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以謙和忍讓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在數(shù)十年部隊的磨練與積淀中,兼收并蓄,融會貫通,終于悟出了一條自己的書法之路,以他優(yōu)秀的個人品質(zhì)和成熟的心理素質(zhì),面壁探幽,孜孜以求,不藐古人,不襲時人,不貶友人,步其書法正道。以淡泊的心態(tài)對待成名成家,以“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淖藨B(tài)虛心向前輩向同行學習,為同道所贊賞。
(稿件及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