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
摘 要:行政領導雖然產生于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過程中,但在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中,特別是在國有企業改革,實現政企分開后,存在于國有企業中行政領導未完全存在于市場經濟活動中,他們一方面謀求企業發展,追求經濟利潤,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使命,另一方面要開展行之有效的黨建工作,肩負著以人文本、構建和諧企業的社會責任。本文將從國企行政領導自身特點出發,通過梳理與黨建工作關系,為國企行政領導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領導;黨建;改革方向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隨著三權分立的建立,實現了行政、司法、行政三者的分權與制衡,而后官僚體制改革和工業革命的爆發,使行政管理學科在西方國家逐漸興起。伴隨著這一學科的發展,主權在民思想、法治精神、效率概念等精神也日漸深入人心,行政領導也從日常管理領導分化出來,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15年,在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導下,聚焦從嚴治黨、創新黨建、強化作風、大力反腐,“新常態”無疑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顯著的特征。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全面做好新常態下的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行政領導面臨的新問題。
一、國有企業行政領導特點分析
長期以來,國有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但我國大多數國有企業行政領導都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產物,他們伴隨著政企分開,逐漸由政府行政管理管理者轉變為企業行政管理者。即使有些企業管理者不是直接由行政管理者轉化而來,但根深蒂固的管理思想、一脈相承的管理方式,使他們與傳統經營管理者相比,存在先天的獨特性與與生俱來的劣勢。
(一)具有的獨特性
1.肩負雙重職責。國有企業行政管理者一般都同時兼任一定的黨務領導職務,有的甚至是黨政一把手為同一人,領導班子成員兼任黨委委員,設置的黨委副書記主抓企業黨建工作,但也要服從總經理領導。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也如實,擔任部門經理,同時兼任黨支部書記或委員。他們都具有雙重身份,工作重心是經營任務,圍繞經營工作開展黨建工作。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但也容易產生“重經營、輕管理”的思想,使黨建工作形同虛設,浮于表面。
2.職能分工明確。國有企業成立時間比較長,在長期發展運行中,逐漸摸索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各項規章制度也相對比較完備,因此各部門職能明確,各崗位人員配備分工均很明確。當然,隨時社會的發展,職能分工和崗位設置也在發生著變化,但都是以“精簡、高效”為宗旨,合并、撤銷一些不適合時代發展的崗位,總的職能目標不會改變。職能分工明確使企業行政管理者能夠比較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責,對運行流程等各項工作了如指掌,日常管理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可以發揮經驗優勢,找準工作切入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各項工作。
3.管理以人為本。行政管理者的獨特性之一就是服務性,以承載公共管理活動為使命,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因此說行政領導的本質屬性是服務性。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領導就是服務。”國有企業行政領導充分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他們在日常管理中把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放在首位,管理工作以服務為出發點,實行人性化管理,處處體現人文關懷,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進而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與構建和諧企業的黨建工作目標相一致。
(二)國有企業行政領導面臨的先天問題
國有企業行政領導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形成了天然的優越感,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壞一個樣,工作中認為“不出事就是有本事”,自認為對企業現狀了然于胸,于是形成了懶、混、拖、推四大特征。一旦出現問題,不愿意主動解決,特別是涉及企業歷史問題,更是不敢觸碰,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因而造成了一些國有企業行政效率底下,人浮于事,得過且過的狀態。
二、國有企業行政領導與黨建工作互為依托、互相促進
國有企業行政領導和黨建工作二者在開展過程中是互為依托、相輔相成的。行政領導是企業順利開展黨建工作的基礎和保障,等級性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權威,他們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和態度影響黨建工作實施的力度、開展的程度、參與的范圍,進而直接影響黨建工作的成效。同時黨建工作又可以為行政領導開展經營工作化解矛盾,凝心聚力。
(一)國有企業行政領導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1.支持促進作用。我國的國有企業實行總經理負責制,行政領導擁有權威性,他們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行政領導可以圍繞經營中心,從日常管理的薄弱環節入手,通過行政手段,以命令的方式,有力推動黨建工作進程,確保黨建工作真實落地,同時黨建領導要發揮監督功能,確保黨建活動的方向和效果,使經營管理與黨建工作完美結合,協同發展。
2.示范表率作用。在黨建工作中,企業行政領導是模范、是表率,他們在黨建工作中的行為、動機直接影響員工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俗語說:身教重于言教。行政領導在黨建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充分展現了他們對黨建工作的認同性和理解力,行政領導只有在黨建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在思想上、行動上符合黨建工作標準,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所想,員工們才能自覺自愿認同黨建工作,為黨的建設添磚加瓦。
3、規范引導作用。在現代社會,微信、QQ等通訊手段使人們的思想越來越活躍,信息量大增,各種思潮不斷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使人們對黨建工作的認識也逐漸淡薄,為此,企業行政領導還需要通過建章建制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說服教育引導人們的思想逐漸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確保黨建工作的方向。
(二)黨建工作對國有企業行政領導的影響
1.貫穿各個環節。黨建工作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它為企業的和諧穩定保駕護航。企業的改革發展需要黨委的領導,企業的人員管理需要黨建思想統一員工行為,企業的經營工作更需要黨建思想的引領。
2.提高領導威信。黨建工作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思想陣地,是企業輿論的方向,是行政領導統一政令、制定措施的堅強后盾。黨建工作可以亦可載舟、亦可覆舟,運用得當,可以促進核心統一,民心所向,使行政領導的威信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員工自覺自愿聽從領導的指揮。
3、保證順利施政。黨建工作能夠洞察反映民意,民意即施政方向,并能夠有效調動多方力量,發揮黨工團等群眾性組織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廣大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因而能夠促進新政推行,實現組織目標。
三、國有企業行政領導改革發展方向
要有新心態,堅定政治定力。面對新常態行政領導要有新心態,新心態就是要堅定政治定力。“新常態”是對既往經濟模式的超越和優化,經濟發展的動力要從過去的要素投入,切換到依靠深化改革釋放紅利,靠創新激發內生活力上來。順利度過這一轉換過程,需要行政領導保持戰略上的定力,擺脫迷戀以往發展模式的“政府情結”和“經驗焦慮”,真正做到不為一時的波動而困擾,不因一時的得失而折騰,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助力,向人力資本和心力資本要潛力。
要有新姿態,堅定發展定力。面對新常態行政領導要有新姿態,新姿態就是要堅定發展定力。要有解放思想之為,學會用市場經濟的思維方式謀劃推進改革發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要有落實之為,要狠抓落實、敢拼敢闖,營造企業經營發展的強大氣場。要有勇于擔當之為,要有責任在肩、知難而上的擔當精神,始終堅持發展的目標不動搖,頂住壓力、保持定力,積極作為,將最令人服氣的經營成果和發展成效呈現于職工面前,用優異的業績取信于職工群眾。
要有新狀態,堅定廉潔定力。新常態要行政領導有新狀態,新狀態就是要堅定廉潔定力,從嚴律己、潔身自好、時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行政領導必須要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必須強化執紀問責不手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沒有中轉站,也沒有休止符,更沒有死角點,一定要馳而不息、持以慣之,以優良作風帶動企業改革發展。
總之,國有企業行政領導在黨建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對黨建工作正確認識,加深理解,加強溝通,在新常態下既要進一步增強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又要轉變工作思路,促進轉型調整,做到改革創新有敢有為,黨建思路有轉有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改進方法,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凝聚引領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互相促進,共同提升,開創企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