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有喜
投資同煤 天下大同
■同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有喜

經過67年的改革發展,同煤集團已經由一個傳統的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為以煤電一體化為核心產業的特大型國有現代化能源集團。目前,擁有73座煤礦、19座發電廠。2015年,企業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挺進世界500強位列第341位,中國企業500強位列第66位,是山西省最大的動力煤生產企業和發電企業。
“十二五”期間,同煤集團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原煤產量累計7.3億噸,年復合增長率10.7%;工業增加值完成21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3.9%;資產總額25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1.5%;營業收入898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5.2%;實現利稅572億元;形成了安全、高產、高效的千萬噸級礦井集群,深度融合的煤電一體化企業,高科技、高效益的循環經濟園區三大核心競爭力。
第一個核心能力是:打造11座千萬噸級礦井集群,2015年千萬噸礦井產量占集團總產量的49%,實現了利潤18億元。到“十三五”末,千萬噸礦井優質高效產量將占到集團總產量的68%,成為同煤抵御市場風險的最大效益支撐。
第二個核心能力是:建設大容量、高參數、超低排放的坑口電廠。2015年我們的運行和在建電力裝機1605萬千瓦,發電365億度,實現利潤10億元以上。到“十三五”末,電力裝機將達到2500萬千瓦以上,60萬千瓦以上機組占比由現在的29%提高到65%,每年就地轉化煤炭6000萬噸,成為同煤第二大效益支撐和利潤增長點。
第三個核心能力是:建設以“高碳產業,低碳技術,循環經濟,吃干榨盡”為顯著特點的循環經濟園區。我們投資389億元建成的塔山循環經濟園區,2015年產值達到189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到“十三五”末,我們還要打造類似塔山這樣的東金潘、白家溝、朔州和大同裝備制造4大循環經濟園區,它們將成為同煤第三大效益支撐和利潤增長點。
同煤集團的高速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資產負債率的攀升。目前,同煤集團資產負債結構相對合理,在金融負債1600億元中,短期借款占比29%,長期借款30%,長期債券41%,不存在違約風險。今年1~6月,同煤累計凈還各類借款200億元左右,沒有逾期,沒有不良記錄。同時,為有效保證企業現金流的安全、穩定,我們還布局了以財務公司為中心的金融產業,統籌集團的融資資源,實行金融負債的集中管理。
從長遠來看,同煤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優勢和抵御風險能力。我們擁有約300億噸可采儲量的礦業權核心資產,經北京中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可實現溢價900億元左右。巨大的表外資產折現入表,可使集團公司資產負債率由目前的84%降低到70%以下。
同煤集團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改革試點企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制約同煤發展的困局和歷史包袱,實現輕裝上陣,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到“十三五”末,同煤集團將是一個有絕對市場競爭力、有活力的現代化企業。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儒家追求的“天下大同”。“大同”,包含了相互的信任、理解、幫助和共贏。我們也將繼續創新進取,做強做精,為實現多方共贏而做出不懈的努力。讓我們攜手合作,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投資同煤,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