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英
力透紙背的父愛
■郭慧英
女兒慧英:
來信收閱,內情盡悉,知你旅途平安,現在正安頓入學后的準備工作,為新的起點而奔忙。要知一個人能考入高一級學府,的確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這不僅是家人的驕傲,在鄉鎮也可說是屈指可數。因此應當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黃金時代,多學一些專業知識
這是父親20年前寫給他考入“大學學府”的女兒的一封信。如今,捧著那泛黃的紙張,那清晰的筆跡,那份沉甸甸的父愛,讓我, 感慨頗多。細看父親用左手書寫的流利的鋼筆字,沒有多少華麗詞藻,卻深切體現了父輩對子女的那種拳拳之心,切切之意。多少陳年舊事縈繞心頭,歷歷在目……
為了撫養四個子女,作為家庭的頂梁柱,薪水不算多的父親,總是節衣縮食。每逢開學,學費便成了父親的一大心事。不管怎樣,為了兒女們的前程,父親再苦再難,也從不言表。在生活的道路上,他默默地負重前行。
當我們有痛苦時,受委屈時,可以向父母。 訴苦,撲簌簌地掉下多滴眼淚。可是,哪怕是心再苦、身再累,父親卻依然頂住壓力,傾其所有,播灑著愛和心血。
如今,我們長大了,成家了。我們忙于職場,我們忙于奔波。我們又何時認真地、用心地去感受那如山的父愛,又何曾讓父親趴在我們的肩膀上,任心中的苦痛、生活的艱辛化作淚水肆意橫流?
在我的心中,盡管父親沒有錢、沒有權勢,盡管父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父親”兩個字卻總是那么重。面對父親,我總在仰望,仰望那不善言表,卻深深地藏在言語背后的父愛!有所造詣,以便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爭當一名有用之材,從而也才會受到他人的尊敬。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將收獲甚微。人各有志,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不管他人有何爭議,先要把知識學到手,這是光明與進步的標志,萬萬不能有半點的含糊。初次遠離、告別父母兄妹,這是人生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即便有點相思,這也是從小少離家鄉的緣故。但為了錦繡前程,要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經風雨,見世面,在大風大浪中去鍛煉至于生活、學習所需品,該買的就買。聽你母親說,走時沒帶毛毯,索性就新買吧。
到了新的環境,剛邁出第一步時,言行要有風度,他人才會刮目相看。嚴格要求自己就是對自己的熱愛,殷切期望刻苦學習、積極工作、團結同學、態度和氣、思想進步。

一切勿念,渴望學習優秀。
你的父親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集團山西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