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鶴
摘 要:本文從對醫院預算管理的認識出發,指出新型醫療體制改革下醫院預算管理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主要問題,且在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的新形勢下,為何必須加強預算管理,以提高財政撥款和補助資金的使用效益,提出了實施以現金流量為核心,以公益性、非營利性為目標,以業務收入和經營支出、管理費用的預算控制為重點的財務管理理念,開展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路。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預算管理;探索
無論是醫院、企業,還是高校,預算管理始終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在財務管理系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出臺的醫改方案中,在關于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30 個字“進一步完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嚴格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監管和運行監督”的表述當中,預算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中唯一提到的內容,可見預算管理在新醫改后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現就如何應對新醫療體制改革,談談探索和建立醫院預算管理的新思路。
一、加強預算管理在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新形勢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和補償機制的不斷完善,確立了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和補償機制不斷完善的重要體現,是政府財政對醫療衛生的開支不斷加大。加強預算管理是落實公立醫院公益性回歸的重要措施。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和加強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是分不開的。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愈是回歸,政府財政投入愈是加強,客觀上愈是要求改進和加強內部預算管理。
由于此次醫改的主線是政府主導,特別是對公立醫院來說,雖然國家已承諾會加大對醫院經營的扶持力度,但在沒有了藥品收費為醫院創收即醫藥分家的前提下,僅靠政府在財政補貼上的支持會大大限制醫院的主觀能動性。在這種約束條件下,預算管理不能不說已是很多醫院在管理上的重點和難題,即如何在既定的供應資源下實現投入產出效率最大化。
二、新醫改下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預算編制時可能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可行性。眾所周知,此次國家啟動醫改方案就是為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問題,財政資金支持是一個方面,鼓勵醫院自力更生也是一個方面,但很多醫院可能為了多爭取一些補助而盡力壓縮收入而增加支出,結果使醫院的實際經營狀況與編報時的預算出入很大,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另外,根據財政部門的要求,醫院應按編制內實有人數和定額補助標準編制單位人員預算,根據事業發展計劃編制專項支出預算,很多醫院的管理層就認為預算管理只是醫院財務部門的事,結果導致財務部門在缺乏整體的戰略考慮的情況下編制出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的預算方案,可行性不高。
還有就是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部門間缺乏協調和溝通,職工缺少全面預算的意識,預算管理的內容不全面。醫院每年都要對預算進行重新規劃,有的采用增量預算,即在上年實際支出的基礎上以一定的增長率算得,一方面這種預算方法沒有其他科學的方法如零基預算合理,另一方面在實際控制管理時,有些醫院可能只是僅僅編制總的財務預算,沒有將其分解到各個科室和經濟業務項目,所以職工根本不知道還有預算指標的限制,醫院自身也無法進行整體籌劃,容易造成支出超出預算,而新醫改制度實施后這種情況的發生對于醫院絕是最忌諱的,至少在管理層面可以證明該醫院是有嚴重問題的。
三、新醫改下完善醫院預算管理的對策
新醫改政策下,對醫院的預算管理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了實現醫院的既定目標,醫院應該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將預算作用于醫院的一切醫療活動領域,醫院總預算統領各個部門預算,改變醫院預算流于形式的現狀,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發揮對其約束作用。預算管理作用的發揮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管理層觀念的轉變和重視,預算管理部門的設置,預算管理的靈活性。科學的預算管理,便于醫院實現預算指標,提高經濟效益。
實施以現金流量為核心,以公益性、非營利性為目標,以業務收入和經營支出、管理費用的預算控制為重點的財務管理理念,開展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醫院在保證醫療服務質量,嚴格測算和控制各項醫療費用支出的基礎上,實現現金流量基本收支平衡的財務目標是醫院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全面預算是以貨幣及其他數量形式反映的有關醫院未來一定時期全部經營活動各項目標的行為計劃和相應措施的數量說明。目前,在醫院的預算編制過程中,都是以會計科目為起點,新實施的《醫院財務制度》明確要求改變傳統的“基數+增長”的預算編制方法,采用零基預算法編制年度預算,新的預算編制方法要求每年均要對所有開支項目進行重新核定,并且還要通過綜合分析編出預算。
醫院要在明確醫療服務的內容、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從醫療服務設施范圍、醫療項目管理到規范用藥管理,以及醫療費用控制指標、費用支付標準制定可操作量化控制指標,適時定期對指標體系進行監控、分析、評估,并把監控結果作為醫院績效評估的要素。醫院實施現金預算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將已實現的現金業務收支和預算數對照,當市場變化時,要調整資金的安排,以收定支,控制支出水平,避免設備采購的盲目性,資金分配過程中的風險,通過調整和動態控制支出以期實現合理的現金流,應用現金流量分析指標判定醫院的盈利質量和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將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而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加強醫院的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績效與薪酬管理,促進醫院健康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前醫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個好的預算管理系統,不僅能夠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進而對績效考核的合理分配,調動醫院工作人員積極性,促進醫藥衛生改革發展、提高公益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醫療體制改革下醫院的預算管理是每一個醫院管理日程上的重中之重。在醫療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只有實行全面有效的預算管理才能為醫院優質的經營和服務提供基礎和保證,才能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才能有利于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菁.探索醫療體制改革下醫院預算管理的出路[J].中國總會計師,2010(2).
[2]董云萍.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公益性回歸的路徑依賴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0(7).
[3]韓綏生.關于公立醫院公益性問題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