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璐
2015年保險行業重大政策紛紛出臺,行業改革步伐加快,保險業也迎來了新的黃金發展期。
對于中國保險業來說,2015年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保險行業重大政策紛紛出臺,行業改革步伐加快,保險業也迎來了新的黃金發展期。盤點這一年,有5件大事和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關,非常值得關注。
“養老保險”雙軌制成為歷史,養老金投資渠道大大拓寬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從此,多年來備受詬病的養老保險“雙軌制”成為歷史。4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規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制度。這一制度也成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的發放、轉移、領取等方面也有詳細方案。今年8月23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明確養老基金實行中央集中運營、市場化投資運作,由省級政府將各地可投資的養老基金歸集到省級社會保障專戶,統一委托給國務院授權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進行投資運營。這樣一來,養老金的投資渠道大大拓寬,可以投銀行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也可以投國債,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債券,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金融債、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股權、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
商業車險改革試點快速推進,更加有利于促進費率公平
2015年3月20日,中國保監會印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商業車險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商業車險改革試點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推廣階段,確定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陜西、青島等6個保監局所轄地區為第一批改革試點地區。2016年1月1日起,天津、內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青海、寧夏、新疆等12地保監局所轄地區也被納入商業車險改革試點范圍。此次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符合國情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之后,商業車險費率將呈現“出險越少保費越低”、“車型不同,保費不同”、“駕照過期也可理賠”等特點。這樣一來,駕駛習慣越好、出險頻率越少的車主也將獲得更低的車險費率。
“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大病醫保”開始全面實施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第一次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據悉,國家衛計委已全面啟動《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預計將于2016年發布并正式實施。為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國務院于2015年7月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提出2015年底前,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醫負擔有效減輕;到2017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與醫療救助等制度緊密銜接,共同發揮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的公平性得到顯著提升。受此影響,越來越多地區的保險公司開始承辦大病保險業務。目前來看,雖然大病保險仍未實現全覆蓋,但相關推行措施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包括省級大病醫保政策全部出臺,大部分地區已實現給參保人員支付待遇。越來越多人不用再擔心大病看病難了。
“新國十條”全面落實,現代保險服務業全面發展
2014年8月10日,國務院以國發〔2014〕29號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保險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范,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該意見印發后,各省市均出臺了落實舉措,推動“新國十條”快速落地、生根。據保監會網站顯示,2015年1—11月我國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9.67%。其中,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0.76萬億元,同比增長11.54%;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24.29%。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行業發展規模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互聯網保險發展迅猛,已被納入監管視野
2015年9月,中國保監會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作為央行等十部委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后第一個落地的分類監管細則,該暫行辦法堅持鼓勵創新、適度監管、防范風險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原則,對互聯網的經營規則、信息披露、客戶服務、信息安全等作出了明確規范;同時放開了部分險種的經營區域限制,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服務模式。這說明,監管機構對互聯網保險保持了密切關注,一方面嚴格管理,一方面小心呵護。根據2016年1月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財經風云榜保險分論壇提供的資料,在“互聯網+”的大潮下,2015年互聯網保險發展非常迅猛,已突破2000億元規模,參與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突破100家。互聯網特色保險產品也不斷涌現,如退貨運費險、網絡賬戶安全保險、P2P借款保證保險、淘寶賣家健康保險等。互聯網保險很有可能成為市民生命周期管理和財富管理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