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澳松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所帶來的環境問題近年來已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在大環境的帶動下,農村經濟高速發展,農業也越來越先進,農用車與對環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們首先要詳細當前及未來可能的汽油機與柴油機技術,介紹了各類代用燃料及新型動力系統的發展,并對農用車排放以及如何全面評價農用車及燃料的環保性能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全面的改善農用車與環境的關系。
關鍵詞:農用車與環境;環境問題;改善
農用車不斷增加造成農用車集中地區空氣污染。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農用車的不斷進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農用車價格也在不斷下降。使得農用車的數量不斷增加,并且隨著發展,中國的農用車市場將會進一步繁榮,從而使農用車的排放進一步加重,而且農用車大多消耗柴油,機器工作效率大,排放量更是大。在中國農村地區,摩托車普遍盛行,而這些車輛更是沒有經過專業的環境要求檢測,這都為我們的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農用車所排放的廢氣中,氮氧化物占到了45%至60%,而一氧化碳則占到了85%。因此,中國居民所吸入的劣質空氣主要是由各種車輛所排放的廢氣造成的。
一、農用車對環境影響的概述
農用車從生產到廢品回收,對環境都造成了極大的消極影響。汽油、柴油或其他汽車燃料涉及到的原油開采、原油運輸、油品加工,成品油運輸等過程涉及到的有害氣體排放、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氣污染等。農用車所使用材料,如鋼鐵、塑料、玻璃、橡膠等在開采、制造過程中涉及到的有害氣體排放、污水排放、土壤污染等。農用車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排放、噪聲污染。報廢農用車處理及回收過程中涉及的有害氣體排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這些都是農用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極其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 農用車尾氣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產生機理
(一) CO是一種化學反應能力低的無色無味的窒息性有毒氣體,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過量的CO會使人發生氣急、嘴唇發紫、呼吸困難甚至死亡。長期吸入CO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一個潛在威脅。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氣濃度的影響,在局部缺氧或低溫條件下,燃燒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為中間產物生成。
(二) NOx是在內燃機汽缸內大部分氣體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決于燃燒溫度、時間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進入肺泡后,能形成亞硝酸和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劇烈地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細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氣腫。碳氫化合物盡管在汽車尾氣中含量不多,時間和但其構成成分中含有一種已被世界公認的強致癌物質。農用車主要靠燃燒汽油和柴油行駛。而汽油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液體,為了防止爆炸,人們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種抗爆劑—四乙基鉛。農用車尾氣中的鉛很容易通過血液長期蓄積于人的肝、腎、脾、肺和大腦中,進而產生侵害,尤其是鉛一旦進入人的大腦組織,便緊緊粘附在腦細胞的關鍵部位,從而導致人的智能發育障礙和血紅素制造障礙等后果。
三、農用車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一)農用車污染主要有農用車尾氣的污染。農用車尾氣含有上千種化合物,但主要是一氧化碳。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燒的產物。它與人體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是氧氣的250倍,它對人的呼吸和循環系統危害嚴重。氮氧化合物其中主要是在高溫燃燒條件下生成的二氧化氮。它對人和植物都有很強的毒性,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它還會與碳氫化合物一起生成光化學煙霧,損傷人的眼睛。柴油機農用車輛排放的氨氮化物遠比汽油機農用車輛嚴重,廢氣中的顆粒物比汽油機車高2-40倍。長期吸入含鉛空氣,會引起慢性鉛中毒,癥狀有頭痛、頭昏、全身無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此外,還有甲醛、二氧化硫等多種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傷害極大。
(二)噪聲污染也很嚴重。大部分農用車都會發出極大的噪音,給人的身體、生活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農用車發動機產生的噪聲會對人的聽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響,使人煩躁不安,長期生活在噪聲污染嚴重的環境中會影響學習、工作和健康。
四、通過各種渠道消減農用車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一)對消費者消費態度加以理性引導。很多農民在購車時過于追求便宜,很多農用車由于價格過低,排放等要求不能達到國家要求,對環境的影響很大。車主在購買時應該多考慮農用車產品排放等是否達標。生產商及經銷商更是應該引起重視,不能只考慮銷量,把環境排除在外。
(二)采取各種措施對農用車尾氣排放加以防治。隨著環境質量的下降,國家已經制定了越來越嚴格的車輛油耗標準,以提高燃油的經濟性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鼓勵節能經濟的農用車的發展。甚至出臺了相關文件對低排量的農用車有一定的補貼,低排量不僅為我們節省了燃油消耗,更為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環境的保護需要全社會參與,各方深入監督,才能取得一定成效。防止標準流于形式。
(三)加快新型燃料的研制,開發推廣太陽能電動車,并盡可能的在農用車上使用。想要保證農用車對環境的影響大幅度減少,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積極推廣科研成果,使用天然無污染的生物能源。太陽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能源,政府應重點扶持太陽能資源的開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金傳寶. 環境公害造成的巨大損失[J]. 山東環境,1994(03):55.
[2]陳大慶. 當代環境問題的六大特點[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01(06):59.
[3]陳步達,王詩恩,周孔亢.車輛主要噪聲源識別方法的研究[J]. 機械工程學報 ,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