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實驗小學校 吉林 白城 137200)
摘 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我認為只要真正理解了和細化了這些感悟本身所具備的特征,并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得以重視和優(yōu)化處理,著重對學生加強閱讀學習中的這方面的指引和滲透,我們的閱讀教學一定會成功,也一定會更加精彩!
關鍵詞:閱讀教學;感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259-01
作為一線教學工作者的我們,在理解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教學的釋義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理想的閱讀教學強調(diào)學生對文章充分的閱讀,要求讀出新意,讀出神,讀出情感。從而形成對文章的理解,感悟由此也成為了理想閱讀教學中最高層次的階段。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究竟什么是感悟呢?專家認為感悟包括感知和領悟,感知是一個人汲取外部相似信息的過程,而領悟則是面對問題的激活、選擇、提取已有的相似的知識單元與之匹配,從而形成信息重組的過程。下面,本人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就感悟具備的基本特征來談一談理解閱讀教學中的感悟形成。
一、要遵循感悟以每個人已有的相似的知識經(jīng)驗為前提
有這樣一則故事曾一段時間在我們的周圍形成笑料,有一個幼兒園,為了慶祝黨的生日,特意舉辦了盛大的慶典活動。期間還給每個班級準備了一個生日蛋糕。活動結束后,突然有個孩子一臉疑惑地問老師:“老師,怎么黨爺爺還不來呀!”全場一片嘩然,但是孩子的表情卻是非常真誠的。在生活中,誰說吃蛋糕沒有主角呢,總要先吹蠟燭,再祝福,最后才吃蛋糕。而今蛋糕都吃完了,主角還沒有登場,孩子當然要急了。已有的相似的知識經(jīng)驗造成了孩子錯誤的理解和感悟,聯(lián)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是否我們的孩子也會發(fā)生類似的情況呢?學習一篇文章,孩子完全是用自己的知識閱讀,當然閱讀期間會產(chǎn)生諸多的偏差感悟,把感悟的這個特征細化到我們的閱讀教學中去,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二、正確認識感悟以每個人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差異而不同
有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這樣一種感受,一篇文章,不同的年齡階段去讀,不同心情去讀,可能感受的是完全不同的,打個簡單的比方,就對“勇敢”一詞進行釋義,低年級的孩子會告訴你:“打針不哭就是勇敢”;中年級的孩子會告訴你:“就好比是戰(zhàn)斗英雄,槍林彈雨中不怕犧牲英勇殺敵就是勇敢”;高年級的孩子會告訴你:“勇敢就是為了好事不要命,就像是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為黨的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是啊,不同的年齡階段,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對事物對文章內(nèi)涵的感悟當然截然不同。感悟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適時的去了解學生,去分析學生,往往要比單純教學知識重要。
三、理解感悟是學習者自己的體驗而不能用“告訴”來代替
人們常說,沒有親自體驗沒有調(diào)查研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就沒有發(fā)言權。有些人曾經(jīng)形象的把感悟定義為“等熱水涼了再喝”,意思是水涼不涼,只有自己去喝了才感悟出來,每個人對誰的溫度界限承受能力不同,當然是自己親自喝了以后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由此而言,閱讀教學中的“告訴”應該完全地排斥,學生個體對文章的感悟也是只有讓他們自己去讀,去體會,去感受,決不能人云亦云發(fā)表無主見的發(fā)表意見和看法。在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和親身體驗后最后總結出來的才是真實的,這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感悟,并且是刻骨銘心的。
四、感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結果是相對模糊的
有這樣的一則故事,一個老教授四歲的孫子津津有味的看動畫片,十分入迷,老教授連喊了三遍都沒聽見,無奈之下老教授只有來到孫子面前說:“孩子,爺爺喊你聽到了嗎?”這時候,孩子才反應過來說:“啊,我都陶醉了!”老教授一下近乎驚呆了,他不相信自己只有四歲的孫子可以準確的使用“陶醉”一詞,于是,他激動的說,:“乖孩子,你說說什么叫陶醉?”而這時,小孩子紅著臉憋了很久后說道:“陶醉就是喝醉了酒,逃跑了的意思。”老教師再一次被驚呆了!其實事情就是這么簡單,會用了就沒必要再強迫孩子去談什么具體的意思了。閱讀教學中感悟也是一樣的,孩子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表現(xiàn)自己的理解,能將自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情感,融入到閱讀之中就足夠了。感悟不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其實模糊的理解就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理解的。同時,這種感悟也是循序漸進的額,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讀完三遍課文就必須要有很全面到位的對文章內(nèi)涵的感悟,其正常的過程是經(jīng)歷認讀、還原、移情等階段。逐步去發(fā)現(xiàn)和把握那些潛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意思,得到真正的感悟。由此感悟可以認為地分為初步感悟,基本感悟和深層次的感悟。
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我認為只要真正理解了和細化了這些感悟本身所具備的特征,并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得以重視和優(yōu)化處理,著重對學生加強閱讀學習中的這方面的指引和滲透,我們的閱讀教學一定會成功,也一定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