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輝
(山東省單縣第五中學)
談新課標下高中如何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劉光輝
(山東省單縣第五中學)
在數學教學中,以數學思想與方法滲透為主線,堅持“五要”方法,對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優化思維結構是行之有效的。不斷地滲透,不斷地反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數學 數學思想 數學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指對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的規律性認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數學的任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如何揭示數學思想方法,還其數學的本來面貌。在解決問題中,把握數學的精髓,提煉思想方法,以不變應萬變。
學生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首先應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一方面,設計問題是為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試探索取新知識。例如,高中一開始講“集合”這一概念時,學生對這一抽象概念難以理解和接受,從而對學習帶來了很大的被動,如果死記這一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而學習很被動,這樣就無法變通,若在教學中舉出以下例子:

說明:問題1指出點集與數集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集合,使學生理解了集合概念要先看對象即集合的元素,知道了構成集合的要素,滲透了集合的分類思維方法。同時知道集合的元素可以表示在數軸上,又對集合這一抽象概念建立在數軸和平面直角坐標系上,把抽象、模糊的概念具體化、數量化,使“數”和“形”完美地結合起來,即加深了理解,又把數形結合這種思想滲透到學生之中。這樣很容易得出變式中實數a要滿足的結論。
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數學能力,提高文化素養,就必須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明確其產生和發展的外部與內部的驅動力。因此,能不能把課本上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揭示清晰,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遷移能力的培養是有較高的價值。同時,揭示由新知識所反應出的數學思維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結構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幫助。如等差、等比數例的前幾項和公式是通過倒序相加法和錯位相減法得到的,而不是單存死記公式。應把公式的來龍去脈搞得一清二楚,并加以推廣。


(2)證明猜想(略)
在這里畫圖、觀察、分析、歸納的過程是一項很有價值的“思想實驗”,“思想實驗”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不斷嘗試、調整、歸納的過程。將抽像的數學問題歸納為一個具體的公式,引導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可以得出結論。但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這樣教學,既體會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又實現可動手,動腦的過程。
1.轉化思想的總結。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是一系列轉化的過程。轉化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未知為已知,花陌生為熟悉的有力手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最基本的思想。中學數學中常用的化高次為低次、化高維為低維、化超越方程為代數方程等,都是轉化思想的體現。
2.分類討論思想的總結。分類思想已滲透到中學數學的各個方面,如概念的定義、定理的證明、法則的推導等;也滲透到了問題的具體解決之中,如含有絕對值符合的處理,根式的化簡、圖形的討論等,這些問題若不分類討論,就會無從著手或顧此失彼,導致錯誤的發生。掌握分類討論思想,有助于理解知識、整理知識、消化知識和獨立獲取知識,使學生學會一種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3.數形結合的思想?!皵怠焙汀靶巍笔菙敌窝芯恐屑扔袇^別又有聯系的兩個對象。在數形教學中,突出數形結合思想,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側面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提供解決問題方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將實際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