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雪華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心幼兒園)
品“家具小制作”之趣,悅“游戲”之樂
◆浦雪華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心幼兒園)
一件件生動的小家具,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沖擊,更有效地運用在了各類游戲活動中,在幼兒與家具作品的互動中,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情景,體現家具文化帶給孩子的樂趣,同時也豐富了園文化,凸顯了幼兒園家具文化與游戲活動相結合的園本特色。
幼兒園 家具文化 游戲活動
家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至今精髓的傳承、海內文化交流新思潮的涌入、發展道路上的新突破,凸顯了家具文化的內涵與個性。幼兒園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與區域內國際家具城毗鄰。現代、古典、新穎、休閑、名優于一堂的多樣化家具文化;設計、制作與銷售一條龍服務;家庭作坊、企業文化相結合,展現了多元化的家具文化特色。在區域文化大背景的影響下,家具文化對孩子起到耳染目渲的作用。對藝術審美、社會交往、創造力的發展以及情感體會都有著深遠的教育價值。根據區域文化特色,我園開展了《挖掘本土家具文化特色,開發幼兒園課程資源的研究》課題,在課題背景下,我們充分利用游戲的形式挖掘文化內涵,將家具與游戲有效結合,創設園本特色。
每一件小小家具作品都是孩子和家長們智慧的結晶,是他們參照生活經驗合作制作出來的,作品中滲透著家長對孩子的指導,孩子對家具藝術和文化的認知與理解。一件件作品獨具匠心,材料運用多樣化、裝飾手法新穎化、造型特征獨特化,工藝過程神秘化,每一個細節里都蘊含著很多獨特的家具文化元素和生活情趣,深深地吸引著孩子的眼球,激發了孩子想要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的沖動,引發探索與實踐的興趣。

以圖1沙發為例,孩子們嘗試運用邊角布料參照家中的布藝沙發制作,手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擇的布料顏色比較溫馨,小巧中感覺到雅致并不失可愛。孩子們看到后第一反應就是,如果把這套沙發裝飾在我們的娃娃家一定很漂亮,讓娃娃坐在上面一定會覺得很舒服。圖2中的衣柜,櫥門上柔和的花紋與圖案給幼兒舒適的感覺,尤受女孩歡迎,靈活的櫥門在打開的瞬間讓幼兒感受到游戲中真實的生活味道。櫥柜里一件件紙質的小衣服活靈活現,有序的排列在衣架上,讓孩子驚訝于制作者的心靈手巧,在細細欣賞中感受到美的情趣。
每一件作品都是生活中家具的縮影,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比較接近,讓孩子們覺得熟悉、溫馨,也知道使用的方法。讓孩子們有種迫不及待的感覺,想要把這些家具搬進自己的樂園,開展創造性游戲活動,想要體會生活元素帶給游戲的趣味性。
1.家具小制作在體育游戲中激發趣味性
家具小制作在體育游戲中的運用,不僅體現了游戲材料的生活化、趣味性,更突出一物多玩的創造性特點,讓孩子在與家具小制作的互動游戲中感受到快樂來自于生活、鍛煉融入生活。

如圖3“會滑動的椅子”,利用家具廢舊材料木板、彩皮、廢舊滑輪等材料制作,充分體現環保與再利用,在裝飾上更是運用了彩帶、灰太郎與喜洋洋的貼紙,滲透了童趣,貼近孩子的心理。椅子上彩帶的設置不僅增添了色彩,更加大了使用的安全因素,非常適合孩子戶外活動,尤其是男孩子,更是激發他們對拖、拉、跑、轉等運動的強烈需求。因此,在開展“會滑動的椅子”為主題的體育活動時,孩子們充分利用它的優勢,創造性地玩出了“會賽跑的娃娃床”,即將會滑動的椅子作為小床,將娃娃放在小床上,小組之間開展拖拉比賽。還有的玩出了“旋轉木馬”的游戲,即根據滑輪的可轉動性,坐在椅子上進行轉動以此練習平衡,還有的孩子把它當作了滑板車,快速地在跑道上滑過……同一種小家具玩具,讓孩子通過自主探索與發現,創造性地玩出來新花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獲得身體與心靈的鍛煉。
2.家具小制作在區角游戲中增強游戲的自主性
家具來源于生活,每天都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游戲則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動形式,尤其在區角游戲中,更是展現孩子自我的舞臺,是他們生活的再現。我們將真實生活中的家具滲透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不僅突出了游戲的生活化,豐富了游戲的內容,增強了游戲的情景性,更利用家具的可操作性激發孩子參與游戲、創造游戲的自主性。
如區角游戲“家具加工廠”,木質小椅子的制作與裝飾引發了孩子創作的欲望。他們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認真地研究制作的方法,商討著制作的流程(如何運用螺釘、錘子等工具將木頭、紙板、木塊等材料組合起來),然后通過嘗試,進行自我探索與實踐,利用磨光、釘、錘、擰等一系列操作活動,自己發現組合制作小椅子的方法。整個過程都是孩子自發完成,教師僅僅作為支持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幫助。這極大地挑戰了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孩子動手能力與合作能力的發展。
每個游戲角里,你都能看到家具文化的特色和由此引發的自主游戲熱情。比如,在“家具城”的游戲里,一件件陳列的小家具,吸引了小顧客的眼球,銷售員的熱情介紹、顧客的詢問與商討價格促進了孩子自主交往的積極性;“娃娃家”游戲里運用小家具布置的溫馨之家每次都是孩子們首選的去處,家具的陳列與擺放、家具呈現的藝術情調都是吸引孩子積極參與游戲的因素。手工區里,孩子們有的為小家具上彩繪涂色、有的利用木屑、沙皮進行創意美術、有的則會探索運用廢舊廣告紙折出不同的家具作品……多種題材、形式多樣的內容都成為孩子自主探索游戲的有效有段。
3.家具小制作在生活游戲中拓展孩子的視野
一日生活即課程,每一個細小的點滴都對能孩子產生影響。我們利用家具小制作的特色將校園大環境布置成生活中的家具城,通過作品的陳列、展示、視頻的介紹,將孩子們的小制作與真實生活中的家具相結合,以藝術的形式向孩子展現。讓孩子在散步的時候、放學路過的時候,用眼睛欣賞、用耳朵傾聽,了解每一件家具的歷史來源與發展、制作工序、制作原料、感受家具創作的審美價值。每當孩子被深深吸引的時候,休息區里還提供了制作的小沙發,讓孩子的腳步暫時停留,在舒適休息的時候,深入了解家具文化的深厚底蘊。
家具文化融入游戲帶給孩子不僅僅是生活的體驗、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更是開啟智慧與情感大門的鑰匙。每一件小制作都帶著孩子去體會生活、感受生活、表現生活,在家具博覽會的大型游戲活動中,孩子通過參與會場布置、家具陳列、自主介紹、家具義賣等活動,拉近了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孩子與周圍人群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幼兒社會交往。同時也感受到本地家具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家鄉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辛苦、智慧與驕傲。
以生活為源,以游戲為主渠道,將家具小制作與幼兒游戲有效結合,在“玩”中“學”,“玩”中“思”,操作中求創造,挖掘自主游戲的價值,創設游戲特色。并在游戲中體會本土家具文化帶給孩子的影響,讓孩子從小接觸社會、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