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穎晨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下角青少年宮畫院)
7~12歲兒童漫畫創作對記憶思維的幫助
◆段穎晨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下角青少年宮畫院)
結合7~12歲兒童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校外美術教育的模式特點,探索了思維最高品質記憶與漫畫創作的通性,充分發揮漫畫創作過程中聯想、想象、圖像等特點,引導學生通過漫畫創作中的思維方式,達到快速準確長期記憶的學習效果。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漫畫創意出其不意、精彩紛呈,記憶迅速準確、生動有趣、大量且長期,創造力、記憶力雙提升的教學效果。
兒童漫畫創作 記憶思維 思維訓練 聯想 想象 圖像記憶
談起兒童畫創作,很多孩子都能在沒有事先安排的情況下創作一幅畫、一個游戲、一個故事,他們不畏嘲諷、孤軍奮戰,表現了人類以毫無成見的眼光看待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創造力。就是這樣的創造力,是我們需要保護的核心,也是全球各國長期以來都很重視的教育核心。在美術啟蒙教育階段,我們要通過美術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然而,我們該如何保留兒童這些寶貴的品質,不違反他們的成長發育規律,起到雪中送炭的教學效果呢?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兒童的繪畫具有很強的故事性、邏輯性、觀念性,尤其是7~12歲兒童表現的更為突出,這一時期兒童大腦發育究竟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印文剛博士《大腦潛能》一書中提到:“根據人智能演化過程來看7~12歲是形象的具體思維階段,也稱為具體運算階段,這一時期,兒童在大量生活實踐的基礎上使思維有了突破性進展,他們已認知到了事物在實踐和空間上的連續和規律,懂得了因果關系,從而可以借助具體事物和經驗進行邏輯推理,出現了邏輯思維活動,不過這時的邏輯還是很初步的,比較簡單,一般脫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束縛,這時需要進行大量的形象具體的思維訓練,要增加孩子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這表明,兒童對于具體形象的認知積累以及邏輯推理是這一時期的發育需要。那么,如何通過教學有效擴充知識量?如何進行形象具體思維訓練?這涉及到了記憶力,有的孩子記憶力很強,學習能力強,有的孩子閱讀能力較弱,自然接受知識慢些,在這一點上就拉開了距離。那么究竟是什么使記憶力呈現了不同的程度?我們的課程如何開展才能促進記憶力的提升?在王向東主編的《思維訓練》中回答了這個問題:“記憶主要是通過聯想起作用的,比如,當有人試圖回想自己把鑰匙落在什么地方時,可能會想起把它順手放在起居室了,這讓你想起當時電視里正在播放一則清潔用品廣告等。當他出門買清潔用品時,終于想起來鑰匙落在廚房的案板上了。人們的大腦始終記得鑰匙在哪兒,只不過得做幾個聯想才能回想起來。”這個例子提醒了我,是不是漫畫當中的聯想會有助于人腦記憶思維的開發呢?于是,我們針對7~12歲兒童進行了漫畫創作與記憶思維訓練的教學嘗試,在實踐過程中,漫畫創意豐富多彩、出其不意、精彩紛呈,記憶迅速準確、生動有趣、大量且長期,達到了創造力、記憶力雙提升的教學效果。
應7~12歲兒童發育所需,為了擴充知識面,我們在漫畫創作課中選擇了一些劇本做為創作腳本,在選擇漫畫劇本的過程中,在眾多文學作品中,首先注重精神內涵,良性健康的正能量的主題,弘揚傳統美德的故事,以及優秀的寓言故事做為首選。同時,本著共創世界文明多元文化教學理念,廣納世界文明文化精髓,精選有文化代表性的典型優秀作品。著重選擇符合兒童發育特點和兒童心理可接受范圍內的選材。使兒童在繪畫、學習、感受的過程中充分吸收文化精髓,擴充知識面,認知積累,聯想運用。
1.學習漫畫聯想巧用“一一對應強連法”得到促進記憶的收獲
在課堂上,漫畫聯想的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艱難的部分,畢竟這屬于“胸中之竹”階段,一一對應強連法是美國卡特·H·布里斯在《超級創造力訓練》中提出的,即“隨意取一事物,強制性地使它同我們所要思考的事物相聯系。通過這種強制,使我們又可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禁錮,找到截然不同的新關系,最終產生不同凡響的發明。”運用強連法,我們將10個完全不同的詞語列出來,讓大家通過聯想記憶,并說出是怎樣聯想的。
詞語:衣、大象、耳朵、酒精燈、山、輪船、的士、鮮花、虎、溜溜球。這些詞語看上去種類不同,介質不同,不容易記憶,而同學們卻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想法。有人說:“一頭大象穿著漂亮的衣服,把耳朵放在酒精燈上烤,忽然見到像山一樣的輪船,于是,他坐上用鮮花做成的的士,去看老虎玩溜溜球的游戲。一個有趣的四格漫畫創意立刻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還有人說:衣服上印著大象,大象耳朵里藏著一個酒精燈,酒精燈變出了像山那么大的輪船,一個盛滿鮮花的的士開了過來,上面坐著老虎在玩溜溜球。這也可以畫成為一個帶有童話感的小漫畫。在課堂上,小朋友們的作品創意豐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情節想象與表現。
時隔兩個月后,一個課間,我問一個同學,你還記得那十個詞語嗎?她十分順利迅速且準確地說出了它們。圖像記憶帶給我們的是長期的記憶,而漫畫的幽默形式卻會讓所記憶的信息更加精確。記得8次獲得世界記憶錦標賽冠軍的多米尼克、奧布萊恩說過:“普通記憶的人和能夠記憶整本電話薄的人的最大區別可以總結為五個字:欲望和技巧。”在漫畫創作課中,漫畫幽默的快樂歸于欲望,而圖像的精確構成歸于技巧。
2.人物設計巧用強連法
在長篇漫畫繪制過程之前,要首先進行角色設計,童話中出現的人物大多比較夸張,依然運用強連法進行創意得到了比較好的作品效果。比如,《青鳥》童話劇人物設計面包先生,根據劇本介紹這是一個從面包箱里跳出來的面包的精靈,戴著禮帽和眼鏡,腰間還有挎一把土耳其彎刀,是個好好先生,無立場,在主人公笛笛爾被圍攻的時候選擇逃避的膽小鬼。在設計這個人物角色的時候,我將人的形體與面包的元素展現在學生面前,用對應強連法把人與面包結合起來,創意出了非常具有面包特點而又符合劇情的面包先生,造型簡潔十分生動,在漫畫故事中也能非常靈活的得以運用(見圖1、圖2)。

如何使學生的創意作品各有所長,精彩呈現,這個問題一直是個關鍵,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創意課堂上發揮自己的特點在構圖與材料應用方面,采取“提供方法,自由選擇,強連法,思想共振評畫學習法”的措施使學生作品的個性特點得到的極大程度的發揮。
1.在講課中盡量詳細的講清圖像構圖與材料應用,促進作品多樣性
在講課的過程中,在圖像構圖上,提供基本的幾種構圖方式,如正三角構圖、倒三角構圖、S型構圖、發射型構圖、重復構圖、對比構圖、特異構圖、組合構圖等常用的幾種構圖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材料應用上,盡量能夠全面地將各畫種所用的典型畫材擺放出來。比如,素描紙、水粉紙、各種材質的拼貼紙、鉛筆、彩色鉛筆、水溶鉛筆、油畫棒、丙烯、油畫布框、宣紙、毛筆、墨、橡皮磚、雕刻刀、硬卡紙、軟陶泥等等由學生自主選擇,自由組織創作。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及時的指導,這樣既靈活運用了所學內容,又在綜合創意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鍛煉,作品也呈現出了不同風格種類的視覺效果。展覽與評畫,促進學生形成學習思考的自覺,促進記憶。
在創作結束后,展覽與評畫是非常重要的,是深入學習和記憶的好時機,教師引導學生開始欣賞自己的作品,欣賞其它人的
作品,有問題可自由發問,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如“這幅作品這樣處理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使學生形成一種思考的自覺,也形成思想共振,即:這樣的效果是怎么做到的?他是怎么思考的?我還欠缺什么?等等,這一系列的思考的自覺和思想共振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思考的習慣,進而帶動學習鉆研的積極性。
2.兒童創意漫畫是培養“想象和聯想”的最顯性的、最合適的方式
記憶力和創造力二者的區別在英國東尼.博贊的《THE MEMORY BOOK》中這樣定義:“記憶是在適當的場合下運用想象和聯想,將過去的東西在當前的情況下進行重新創造;創造則是運用想象和聯想,在未來實現當前的想法,以及重新創造現在的思想,而這種思想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也許會成為一首詩、一種科學關系、一個建筑或者一搜太空飛船。”那么,不論是記憶還是創造都用到了“想象和聯想”,而我認為在啟蒙教育階段,對于“想象和聯想”的培養最顯性的方式就是兒童創意漫畫。相信在兒童時期接受兒童創意漫畫的想象與聯想的培養,未來無論是從事各個行業的工作都能有所幫助,同時,也必然會培養出大批的、專業的優秀接班人!
[1][美]霍華德·加德納 著.重構多元智能.沈致襄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
[2]潘國祥,胡依紅.新漫畫創作技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8.
[3][美]卡特·H·布里斯.超級創造力訓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1.
[4][英]東尼·博贊.博贊記憶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7.
[5]尹文剛.大腦潛能——腦開發的原理與操作.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