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一囡 黃燦燦 錢一安 于瀟涵 陳澤林 郭 義
?
【學術論著】
腧穴配伍的遠近規律其指導理論探討*
公一囡1黃燦燦2錢一安1于瀟涵1陳澤林3△郭義3
主要從探討腧穴配伍研究的發展節點入手,指出腧穴配伍有遠近相配的規律,臨床常見的配穴方法均蘊含著遠近相配的思想。而最古老的經絡腧穴理論——標本根結理論是遠近配穴的理論依據。文中基于現代臨床診治規律及經驗,提出對于遠近的判斷,認為腧穴配伍遠近相配的規律性中針對于遠近的論述不應局限于某個特定部位,而應當以相對關系來論遠近。
腧穴配伍;經絡腧穴理論;標本根結理論;遠近配穴
腧穴配伍是將兩個及以上功能特點相近,相輔相成的腧穴按照一定的規律配合使用的方法?!芭洹?,《玉篇》曰:“匹也,媲也,對也,當也,合也?!奔礊槎吖τ闷ヅ?,相當,相互配合使用之意。“伍”,《漢書》曰:“八八為伍?!薄稄V韻》曰:“伍,行伍?!奔礊橛袃仍诼撓档氖挛锵嗷ソM合之意。腧穴配伍后的治療效果應優于單穴治療。腧穴配伍是怎樣發展的?其內在規律及理論基礎呈現怎樣的特性呢?本文試做一梳理探討。
春秋戰國至東漢時期是腧穴配伍理論的萌芽時期?!饵S帝內經》提出針灸處方配穴需根據陰陽的不同病證進行配伍;根據五行學說提出四季用穴的規律方法;根據經絡學說提出某經腧穴不論遠近均可主治本經的病候;強調了病因病機、發病部位在腧穴配伍中的應用[1]?!峨y經》以五行生克理論為依據,衍生出“子母配穴法”,并首提三焦配穴。
晉隋唐時期是腧穴配伍不斷積累充實的時期,相關理論原則得到發展?!睹}經》提倡“五輸穴 ”與“俞募穴 ”的配伍使用;《針灸甲乙經》以辨臟腑經絡為基礎,選穴擴展到表里經、同名經,多采用五輸穴與五輸穴相配或俞、募穴與五輸穴相配的配伍方法。宋金元時期腧穴配伍處方大量盛行。《針經指南》首提交經八穴的應用;《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首次應用擔截法配穴,是遠道取穴的重要體現。
明清時期配穴理論與配穴方法基本成型?!夺樉拇蟪伞吩谏鲜雠溲ǚǖ幕A上發展出透穴法;《百癥賦》記載有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遠近配穴法,八脈交會配穴法、絡穴配穴法等[2]。從中不難看出,腧穴配伍的整體發展方向為由單穴應用到多穴配伍,由局部取穴到遠近配穴。
現代針灸配穴理論與方法已經成熟。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推拿學專業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創新教材《針灸處方學》等總結的配穴規律有按部配穴、按經配穴。按部配穴的配穴方法有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按經配穴有本經配穴法、表里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子母經配穴法、交會經配穴法。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腧穴的配伍理論與方法近于完善,但面對上述眾多配穴方法,現今還缺少對腧穴配伍基本規律的挖掘研究,這無疑為腧穴配伍的理論研究及臨床實踐帶來了困難。筆者探究了腧穴配伍的規律及理論基礎,結論如下。
2.1腧穴配伍有遠與近相配的規律性“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靈樞·官針》中提出“遠道刺”的含義:“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靈樞·四時氣》中提出:“腹中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黃帝內經》中論述疾病治療時注意的選穴原則有病變局部選穴、遠部選穴、隨證選穴。使用的具體配穴方法有:本經配穴、遠近配穴、前后配穴、表里經絡配穴,沒有提到左右配穴。竇漢卿《針經指南》曰:“肩井、曲池,甄榷刺臂痛而復射?!弊阋娺h近規律自古即有,歷史悠久。查閱《現代針灸病譜》,使用遠近配穴法的針灸處方占處方總數的57%;其中16類疾病均采用了遠近配穴法,除個別全身性疾病,使用遠近配穴法的頻率超過60%[3]。足見遠近規律在當今臨床應用之廣泛。遠近配穴的理論基礎為標本根結理論。
《黃帝內經》中的遠近配穴規律被后世凝練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局部取穴體現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思想,以調節病變局部經氣為主。遠端取穴是整體思想的體現,體現了腧穴的遠治作用以及循經穴位“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協同作用,有利于溝通機體上下經氣,調節全身機能。
2.2標本根結理論是遠近配穴的理論依據標本根結理論闡述了經氣在頭面四肢間的流動聚散,是最古老的經絡理論,《足臂十一脈灸經》及《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多數經脈起于腕踝附近,向心走形,這些特點均在標本根結理論中有所體現[4]。
標本根結理論強調了四肢腧穴同胸腹部腧穴的緊密聯系,為遠近取穴提供了理論依據。根結理論首見于《靈樞·根結》,“根”和“結”是古人用“比類取象”這一認識事物的方法,取擬于自然界的樹以說明經氣起于四肢末端并向上聚散這一特點。“根”為起始,指經氣生發之源,為四肢末端的井穴,“結”為歸結,指經氣的結聚,歸結處,即頭,胸,腹部。根結是十二經脈之氣集中和彌散的部位,根結理論說明了經氣活動的上下聯系,強調了四肢腧穴對于頭身的重要作用。標本理論首見于《靈樞·衛氣》,“標”為經氣彌散之所,為頭面軀干,“本”是經氣集中的本源之處,指四肢部位。標部有賴于本部的滋養,標本是經氣集中和彌散的部位,標本理論說明了經脈上下相互關聯及經氣上下相應的本末關系。馬蒔曰:“用針者,若不知穴之根結,則五臟六腑關折樞敗,開闔誤走,其氣陰陽大失,氣難復取?!薄鹅`樞·衛氣》云:“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于天下?!弊阋姌吮靖Y理論的歷史地位及古代醫家對其重視程度。
標本根結理論是遠近配穴的基礎理論。幾乎所有根本部的腧穴都有治療全身頭胸腹部病癥的作用,這是根本部腧穴的主要應用[5]?!栋侔Y賦》中記載“太沖瀉唇歪以速愈”,《四總穴》中記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等均體現了四肢部腧穴的遠治作用,這也是遠道取穴的依據。標結部的腧穴主要用于治療頭面胸腹部的病癥,是局部取穴的具體應用?!锻ㄐ敢x》中記載“風傷項急,始求于風府。頭暈目眩,要覓于風池”。《百癥賦》中記載“胸脅支滿何療,章門不用細尋”,均為標結部腧穴近治作用的體現。
總體來看,腧穴的配伍規律體現出遠近腧穴相配的特性,對于遠近的判斷,筆者認為不應局限于某個特定部位,而應當以相對關系來論遠近。從標本根結的內容來看,人體遠近主要以四肢為遠,頭頸軀干為近。但在四肢上的病變上,也有遠近之分。如踝關節扭傷,當以踝關節周圍為近,以跨過踝關節之穴位為遠。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人體遠近的概念,有醫家認為腰部或心為身體之正中,為遠近之界。大概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神明,但中醫理論中“心”的概念及功能并不只局限于心臟,還有腦的功能,所以以西醫解剖學所界定的心臟的位置為人體中心也有不妥之處。關于有醫家認為應以病位為遠近之界,筆者認為內科病中,病變部位的準確定位是有一定難度的,例如單純性肥胖是多系統失調性疾病,中醫理論認為胖人肝氣郁結,肝木乘土,脾失健運,水谷精微不化,在體內積聚而形成肥胖,從而很難確定病變部位,但可以以肥胖部位為病變部位。
綜上所述,標本根結理論為腧穴配伍提供了理論支持,遠近配穴是腧穴配伍的基本規律,適合于大部分病證。腧穴配伍為臨床療效的提高提供了支持,但其具體的影響因素還有待深入挖掘。
[1]陳峰,俞中元,盛燮蓀.試論《內經》腧穴配伍理論對針灸處方學的貢獻[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2(5):655-657.
[2]羅玲,王靜,唐勇,等.腧穴配伍規律的古代文獻研究回顧[J].針灸臨床雜志,2009,25(12):45-46
[3]杜元灝.現代針灸病譜[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4]黃欣宜,《內經》根結標本理論的探討及后世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
[5]王彩虹,根結標本理論的應用與針灸處方[J].針灸臨床雜志,1996,13(1):8-9.
Discussion on the Local and Distant Acupoint Combinations Rules and Its Guiding Theory
GONG Yinan1HUANG Cancan2QIAN Yian1YU Xiaohan1CHEN Zelin3△GUO Yi3
(1.Grade 2010 of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2.Grade 2013 of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3.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cupoint combination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local and distant rule in acupoint combinations, and Biaoben Genjie theory is the theory evidence of local and distant acupoint combination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judgment on local and distant acupoint combinations, and believed that the definition of local and distance is not only some certain region, but more about relative relation.
Acupoint combinations; Theory of meridian and acupoint; Biaoben Genjie theory; Local and distant acupoint combinations
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No.201410063016)
1.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010級(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013級(天津 300193);3.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天津 300193)
△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01
1003-8914(2016)-07-0907-02
(本文校對:王一斯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