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烈漢 柯 婷 謝曉麗
?
【薪火傳承】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傳承述略
米烈漢 柯 婷 謝曉麗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是陜西關中地區具有代表性中醫學術流派。流派創始人米伯讓先生是我國著名中醫學家、理論家及教育家。流派歷經百年,獨樹一幟,創立了著名的“三陰三陽鈐百病”及“臨癥優選法”診療特色,2015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評為“陜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米烈漢;傳承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發源于陜西關中地區,是由我國著名中醫學家米伯讓先生創立,流派歷經百年,獨樹一幟,立足西北,放眼全國,為陜西乃至全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2年,“長安米氏內科流派”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國家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建設項目,2015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評為“陜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經過全國著名中醫學家黃竹齋、米伯讓、米烈漢三代人的薪火傳承,形成以經典理論研究為基礎、臨床實踐創新為目標、以現代醫學技術指標借鑒為療效考量標準的學派思想,總結出了多種急性傳染病、地方病、內科病證的診治規律,形成了“首重醫德為基石、精研經典正根本、寒溫統一治熱病、自出機杼治頑疾”等獨有的技術特色。流派善于借鑒現代醫學技術指標為中醫學服務的學術思想;“勤求古訓,精研經典;人本為先,躬身實踐;尊師重道,遵古創新;博采眾家,會通古今”的學派特色。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創始人米伯讓先生系全國著名中醫臨床家、理論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早年就讀于陜西三原正誼書院,受業于關學大師張果齋、趙玉璽、牛兆濂等門下研習關學,繼而受業于民國傷寒三大家之一著名中醫學家黃竹齋先生研習中醫學。他將關學與傳統醫學思想有機匯通,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以自己深厚的中醫理論功底和淵博的國學知識,在中醫臨床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長安米氏內科流派”。
米伯讓先生從醫60余載,凝練出了“辨證求因、審因立法、分清主次、依法定方、加減有度”的中醫臨癥優選法,為防治危害陜西人民生命健康的急性傳染病、地方病,他踏遍了三秦大地,臨床中對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傳染性肝炎、克山病、大骨節病等疑難雜癥的治療提出了自己的創新見解和一整套行之有效中醫防治方案。如臨床治療鉤端螺旋體病657例,治愈率達99%,打破了一些人認為中醫不能治療急性傳染病的偏見,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和贊揚。米伯讓先生畢生以發揚仲景學說為己任,倡導成立中醫仲景學說研討會,重修南陽醫圣祠,并將保存了30多年的白云閣藏本《傷寒雜病論》第十二稿于1981年親自送到南陽醫圣祠珍藏,為后世研究《傷寒論》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傷寒巨擘,熱病大家”。
上世紀50年代,米伯讓先生多次應邀為陳毅元帥及國家領導人診病。1964年,他被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元帥敦聘為首批國家科委中醫中藥組組員,兼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委員、中華中醫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編委會委員等。他曾任西北醫學院中醫科主任,陜西省中醫研究所所長,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等職務,畢生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建設,為醫學人才的培養,為解除廣大三秦勞動人民的疾苦而奮斗。他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多次榮獲國家及省級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人大代表、科技精英、衛生貢獻獎等殊榮。
199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諸國本在米伯讓學術思想研討會上說:“我認為米老是一個很突出的代表人物,他是我們中醫界一個奮斗的典型,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學者,陜西中醫的發展在西北地區是比較先進的,那米老就是一面旗幟”。
2003年,陜西省政協為紀念米伯讓先生,召開了“紀念米伯讓先生座談會”,會上省政協副主席朱振義在講話中指出:“米老對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的奠基和發展,對陜西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和學習”。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劉保延等參會領導、專家對米伯讓先生為中醫事業發展奮斗的精神進行了高度的贊揚和評價,一致認為米伯讓先生乃我國一代大醫、醫德楷模。
上世紀90年代,國家為搶救中醫藥文化遺產,由衛生部、人事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召開繼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拜師大會,米伯讓先生作為全國首批中醫師帶徒導師赴京參加,米烈漢教授正式成為米伯讓先生學術繼承人。
“長安米氏內科流派”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米烈漢教授,一級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名老中醫,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師帶徒導師,北京同仁堂中醫大師,陜西省名中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米烈漢教授業醫近50年,擅長中醫內科、婦科疾病及疑難雜病的診治。出版《米伯讓文集》等專著30部;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獲科技進步獎10余項、國家中藥發明專利2項;先后榮獲全國醫藥界精英獎、陜西省白求恩精神獎、中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老有所為楷模”等殊榮。2011年受到國家主席胡錦濤親切接見。
現如今,在流派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米烈漢教授帶領下,全體成員同心同德,致力于流派的各項整理研究工作,如梳理傳承脈絡、繪制傳承圖譜;出版了《一代大醫米伯讓》DVD;編寫了《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傳承述略》;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制訂出長安米氏內科流派30余種常見內科疾病診療方案;建立了本流派專家典型醫案、影像資料、論文論著電子資料庫;建成“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名老中醫米烈漢養生論壇”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在全國范圍內下設二級工作站6個;獲批國家級項目5項,廳局級課題6項;研發新藥1種、自產制劑5種;發明專利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項;舉辦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各1項;整理完成《米伯讓手書校錄中醫經典五部叢書》《米伯讓全書》《米烈漢學術經驗集》3部著作。
“具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團隊在新的歷史時期,將再接再厲,繼續致力于“明晰流派淵源,保存珍貴資料,凝練學術思想,挖掘獨特經驗,形成診療規范,開發有效方藥,推廣運用成果,建立長效機制”的建設目標,將流派的學術特色、學術經驗發揚光大,造福千秋萬代。
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陜西省中醫醫院(西安 71000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1.011
1003-8914(2016)-21-3093-02
?言言
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