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石亞博
邂逅春之味
文/圖_石亞博
在春意漸濃的三月,驅車走進白河,沿途為滿山鵝黃淺綠之間綻放的那一抹瑩紅所驚艷。那抹紅恣意地開放在險山峻峰之上,孤傲地仰望著頭頂高原澄澈的藍天,自開自敗,不怨不哀,獨有一種凌冽的美感。
這一抹瑩紅有一個通俗的名字,叫映山紅。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個“山”字,她的美注定依山綻放。如果,你恰巧看到了農家小院里移栽的映山紅,你會發現,在路旁、山頂感受到的那種撩人心魄的奇異美感會在瞬間蕩然無存。
所以,這是一件很奇特的事。這花不獨屬于白河,也不屬于任何一個地方。但只要在春天走進白河,就能看到那大片深深淺淺的翠綠之上映襯的那抹艷麗的瑩紅。正是這極富層次的綠與紅,會讓人不自覺地看山絕色,看花傾城。
在白河,總要看一看那些疏朗高大的千年銀杏樹群。這些形態不一的銀杏樹舒展開像小扇子似的淺綠色嫩葉時,一株藤纏樹的身影悄然映入眼簾。可能連這株生長了千年的銀杏樹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棵紫藤花的灰褐色藤蔓已如龍蛇般悄悄順著樹干蜿蜒生長。當細心的村民發現時,這棵紫藤已經緊緊地繞著銀杏樹,開出了絢爛的紫色花串。那一串串深深淺淺的紫色花朵依著嫩綠色的扇形葉子,綻放出了春天最嬌嫩優雅的姿態。
紫中微微帶藍的紫藤花是美的。所以,唐時李白就用“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來描述紫藤花的優雅與迷人。在山中,純樸的村民稱紫藤花為葛花。在三月花期正盛之時,手巧的婦人將這一串串碩大的花朵摘下,清洗干凈,做成春天里最新鮮應景的餐中美味。
在一個整潔的農家小院里,我看見一位干練的農家大嫂將一竹籃新鮮采摘的紫藤花做成了食之難忘的美味。
略微粗糙的手將新鮮大米與糯米混合淘凈,熬制成粥,待米粥即將熬成的前五分鐘,加入在開水中輕焯、過涼水后的紫藤花朵。看那淺紫色的花朵順著木勺沒入咕嘟咕嘟冒泡的米粥之中,在那素白的色彩之上平添了幾分盎然的春意。我不禁低首輕聞,淡淡的米香和花香沁人心脾。尚未來得及品嘗,便可以想象到這樣一份清新、溫軟的暖胃小食,會讓經歷了一個冬季的腸胃變得怎樣的熨帖溫暖。
紫藤花經開水輕焯之后,再拌上雞蛋、面粉過油炸,便成了清脆可口的香炸葛花。將花和雞蛋一起清炒,更是能一口嘗出雞蛋鮮香味道之下不曾遮掩住的紫藤花的清香、軟嫩。
這花也可以和面做蒸食。將熟透后的淺淺紫色盛在潔白的瓷盤之上,那份敦厚中透著的素雅會讓人覺得每食一口便是將這春天吃進了嘴里一般,整個人都跟著鮮活、芳香起來。難怪金朝學者馮延登在齋宴之中,夸贊紫藤花堪比素八珍的美味。
果然,一食難忘。
在飽食過后的溫暖午后,爬上附近的山頂,看山上的樹枝隨著春風的拂動,輕輕搖擺。樹枝頂端的葉子被風吹翻,微微泛白的樹葉和下面碧綠的葉子形成了極富層次的波濤。我站在那里,感受到萬物的端然靜默,想起那深深淺淺的紫色花朵,想起那偶然邂逅的——春天的味道。
(作者單位:嵩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