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獻利
(濮陽市華龍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濮陽 457001)
防疫檢疫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現狀及對策
丁獻利
(濮陽市華龍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濮陽457001)
病死畜禽是畜禽疫病發生的重要傳染源,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是畜禽防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預防畜禽傳染病發生和保障人畜生命安全重要措施之一,事關公共衛生安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迅猛發展,國內畜禽的存欄量逐年增多,獸醫主管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嚴格按照農業部要求加強了畜禽防疫工作,加大了防疫密度、強化了防疫質量,從而提高了免疫抗體水平,減少了畜禽疫病的發生,降低了畜禽病死率。但2013年上海黃浦江“漂豬事件”及2014年江西高安“病死豬屠宰加工事件”的發生,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病死畜禽時有發生,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有效解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問題,已成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一項十分重要的緊迫任務。
1.1畜牧業總體生產水平較低,散養比例仍然較大,病死畜禽涉及范圍廣、處理難度大
以濮陽市華龍區為例,下轄兩鄉九辦,養殖場戶大大小小有幾十家,但每家的飼養量都不大,基本都在200頭左右,且大都以自然村落為依托,上規模的養殖場僅一家。病死畜禽發生時,監督人員和執法車輛疲于奔波不說,無害化處理合適場所更是難于尋找。
1.2養殖場戶、商販的疫病防控和法律意識淡薄
小型養殖場戶思維格局不大,沒有持續發展的眼光,兩眼只盯著眼前利益。盡管目前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們一般不再食用病死畜禽,但部分養殖戶及個別商販法制觀念淡薄,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到位,在養殖、販運畜禽過程中對一些被曬死、壓死、病死的畜禽,隨意丟棄;另一部分養殖戶認為每頭80元的無害化處理補助太低,無法滿足無害化處理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當有小的病死畜禽產生且數量較少時(尤其在寒冷季節),他們為了節省人力和物力,往往在病死畜禽初次產生時不報告,而是先放置起來,等第二次、第三次病死畜禽產生時,才報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這樣既得到了無害化處理補助又省事。而當有大的病死畜禽時,就不如賣了收益高,還能省去無害化處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為此,他們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小的病死畜禽,有時報告還不夠及時。而對于較大的病死畜禽,往往會賣給不法商販,從而獲取更高利益。
1.3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不夠健全,無害化處理設施還跟不上,處理方法比較陳舊
目前在很多地方,無害化處理多采用深埋的方法,而這種方法較適用于病死畜禽數量較少時。當病死畜禽數量較大時,因占用的坑內空間較大,處理需要的坑必須足夠深,否則難于達到無害化處理的標準。事實上,超過2 m的坑人工是很難做到的,這就導致部分無害化處理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病死畜禽表面填蓋的泥土不夠厚,達不到1.5 m以上的要求,起不到無害化處理的目的。
1.4深埋這種無害化處理方法存在缺陷
深埋處理對部分病害因子的處理不徹底,不適用于患有炭疽等芽孢桿菌類疫病,以及牛海綿狀腦病、癢病的染疫動物及產品、組織的處理。另外,還會對土壤、水源等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新型有效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凾待出現。
2.1加強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和手段,宣傳《動物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辦法》、《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宣傳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嚴禁到處亂丟病死畜禽,對病死畜禽嚴格實行“四不準一處理”(即一律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對病死畜禽必須無害化處理),對病死畜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有關規定達到家喻戶曉,廣大群眾自覺遵守執行。組織養殖場戶、畜禽收購販運人、屠宰企業等觀看媒體曝光的病死畜禽典型案件,以案說法,震懾違法分子。同時指導消費者辨別病死畜禽肉,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從而使病死畜禽肉失去消費終端。
2.2加大養殖環節病死畜禽監管力度
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要以養殖環節為重點,經常開展全面深入排查,督促畜禽飼養戶自覺履行對病死畜禽及時報告的義務。可以通過查看養殖檔案和出欄記錄,了解養殖數量及出欄數量的變化情況,及時發現病死畜禽的蛛絲馬跡,也可以在可疑養殖場周圍蹲點守候靜等病死畜禽收購者,杜絕病死畜禽在無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出場、出戶、出村。對拋棄、買賣、收購、運輸病死畜禽的不法案件發現一起,從重處理一起,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為嚴懲違法犯罪分子,該移交公安部門的要及時移交,切實做到懲處一個、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2.3加強對收購販運環節的監管
收購販運組織是病死畜禽流通的環節,他們信息廣、社會關系復雜,必須加強對收購販運組織這一重點群體的監督管理。加大對這一組織的教育培訓,同時以巡查為手段,以群眾舉報為重點線索,嚴厲打擊收購販運病死畜禽的違法組織。
2.4不斷加強對畜牧獸醫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執法能力
增強宗旨意識,做到愛崗敬業、不徇私情、秉公執法。使其充分認識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認真履職,充分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內涵,認識到監督無害化處理不走過場不是為難養殖場戶,反而是幫助他們徹底消除病原,以利于養殖場更好更快發展。
2.5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監管長效機制
強化養殖、屠宰企業和監管部門的責任意識,通過日常監管,采取各種防范措施,嚴厲打擊經營、買賣病死畜禽的行為。逐步形成從報告、監督處理、記錄、補助等步驟明晰、處理及時的一條龍式無害化處理流程。積極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無害化處理方式,進一步將小規模養殖及更多的畜禽納入處理范疇,有效預防和杜絕病死畜禽流向市場和餐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推動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2.6增加經費投入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是畜禽防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預防畜禽傳染病發生和保障人畜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各級政府應加大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財政投入,將無害化處理監督管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首先用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的修建與正常運營;其次用于配置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督執法用車,確保病死畜禽產生時能隨報隨到,及時進行監督處理;第三,設立獎勵資金和舉報電話,鼓勵群眾積極舉報隨意拋棄、買賣病死畜禽的違法行為。
2.7加強部門協作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與保險部門的協作與聯系,積極推進育肥豬保險工作,通過保險調節,減少病死畜禽造成的損失,提高養殖企業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積極性,形成保險補償倒逼機制,讓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報告成為唯一選擇。
S851.2+3文獻標識碼:C
1004-5090(2016)08-0026-02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