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條”出臺環保加碼,養殖、獸藥、飼料生產壓力倍增
5月31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全文。新出臺的“土十條”對畜牧業到底有何影響?“土十條”明確,要強化空間布局管控。加強規劃區劃和建設項目布局論證,根據土壤等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區域功能定位、空間布局。鼓勵工業企業集聚發展,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減少土壤污染。嚴格執行相關行業企業布局選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區、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周邊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焦化等行業企業;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化解過剩產能等,有序搬遷或依法關閉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的現有企業。結合區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學布局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廢舊資源再生利用等設施和場所,合理確定畜禽養殖布局和規模。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明確,畜禽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生產設施用地和必要的污染防治等附屬設施用地。新建、改建、擴建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滿足動物防疫條件,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而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應當包括: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種類和數量,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方案和措施,廢棄物的消納和處理情況以及向環境直接排放的情況,最終可能對水體、土壤等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以及控制和減少影響的方案和措施等。隨著“土十條”的發布及相關配套實施方案的出臺,相關環評工作將日趨嚴格,也將越來越規范,對養殖業而言,意味著準入門檻的進一步提升。
“土十條”明確,要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防止過量使用,促進源頭減量。加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在部分生豬大縣開展種養業有機結合、循環發展試點。鼓勵支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建設,到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75%以上。
“土十條”的實施,將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依法規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品,防止獸藥、飼料添加劑中的有害成分通過畜禽養殖廢棄物還田污染土壤環境。未來飼料生產需按照環保的新標準去執行,對飼料生產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加速產業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