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展示您的發現亮出您的觀點——讓大家聽到您的聲音
莫用生命來搶修
文_楊 帆
7月10日,微信公眾號“電網頭條”發表了一篇題為《誰把你的長發盤起,誰讓你脫的上衣?》的文章。文中用大量圖片描述了惡劣天氣下電網搶險中違反《國家電網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事例,并驚呼“他們是在用‘繩命’搶修”!
《國家電網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字字都是血的教訓,是搶修和施工現場安全、生命的保障,執行時絲毫不能打折扣。
誠然,極端惡劣天氣下的搶修,存在時間緊、任務重、現場環境條件差等不利因素,但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否則,搶修不成,又增添新的事故,得不償失。
供電搶修很辛苦,但安全底線不能觸。供電搶修人員擔負著各類搶險保供電的光榮任務,“洪水退到哪里,電就送到哪里”是他們的口號。完成搶修任務和個人安全防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線搶修人員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和險情,繃緊安全弦才是重中之重,安全帽、工作服、安全帶……一個都不能少。一不留神發生事故,自己的安全都保證不了,更何談搶險救災保供電?
供電搶修很辛苦,但安全管控不能松。惡劣天氣下的供電搶修是個系統性工程,各類險情處置現場情況無法預料。工作現場就要有工作現場的規矩,合格的現場安全管控是成功處理險情、恢復供電的關鍵,也是保護一線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減少災害損失的必要因素。各級工作負責人和安監人員必須切實負起責任,勤動口、勤動手,不但有“量”的提示,還要有“質”的要求,確保供電搶修現場制度落實到位、安全監管到位。
供電搶修很辛苦,但供電人形象不能損。藍上衣、藍帽子,代表的是“國家電網”的品牌形象,要用安全可靠的實際行動讓災區群眾因看到“國網藍”而心安,因看到“國網藍”而振奮。而不是如網友評論般:“工作服是勞動保護用品,怎能隨便脫掉?難道光膀子、光腳丫就能顯示供電人的奉獻精神嗎?”
讓我們再次向在惡劣天氣中堅持在搶險保電一線的供電員工致敬!同時,我們也向您呼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莫用生命來搶修!
(作者單位:信陽供電公司)
安全監管要善聽罵聲贏心聲
文_郭 棟
有這么一句話“安全監管寧聽罵聲,不聽哭聲”,意思是說寧可當事人不理解也要嚴格按照安全工作規程進行監督處罰,避免事故發生后追悔莫及。此話誠然不錯,但筆者認為,嚴格安全監督不能只聽罵聲,更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把罵聲轉變為發自肺腑的認同之聲。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在一次檢查工作時發現,某基層部門的很多員工在工作期間吃東西。她當即對那位向大家分發食品的年輕員工罰錢100元。事后,董明珠了解到,原來受罰的年輕員工家中遭遇重大變故,同事們鼎力相助幫其渡過難關,出于感謝他才帶食品到辦公室與大家分享。董明珠于是拿出100元錢交給那名年輕人,并鄭重告之,同樣是100百元錢,他現在拿到的是董個人對其家庭變故的愛心捐助,而他上交的則是違反公司制度的代價。該員工此后再未犯同樣錯誤。
當前,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正大力開展“三查三強化”安全專項行動。供電系統的安全監督、管理人員不妨多向董明珠學習,在嚴格制度執行的同時,深挖違章違規等不安全現象背后的原因。絕不能就事論事,停留在表層表面,對罵聲聽之任之,而應該綜合采取組織、技術、教育、情感關懷等各方面措施,及時查清、努力鏟除產生不安全現象、行為的根源,統一認識,真正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如此,罵聲會越來越少,相信哭聲也會越來越少。
(作者單位:安陽供電公司)
基礎工作做扎實 班組安全有保障
文_申軍偉
基層生產班組如何保證安全作業?針對這個問題,前不久,筆者到鶴壁供電公司220千伏靈山變電站采訪時,該站負責人給出了答案,他說:“基礎工作做扎實了,班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他接著又補充說,“我們站自1999年投運到現在17年了,未出現一起人身、設備和電網事故。”
針對班組安全生產,該站負責人概括了三條經驗:一是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實行工作現場標準化作業和風險管控;二是形成班組安全文化,使班組員工都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三是定期開展班組安全活動,學習、分析系統內事故通報,“借一塹,長一智”。
基層生產班組雖是電網企業中最小的單元,但卻是電網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目標的核心和基礎。筆者認為,基層生產班組要保證安全生產作業,還要做到“想事情的時候,養成安全第一的思維習慣;做事情的時候,養成安全第一的行為習慣。”有一句名言說:“習慣,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隸。”意思是說,無論干什么,只要你養成習慣,你就會自覺不自覺地被習慣所支配。所以,古羅馬政治家西賽羅總結為:“習慣能夠造就第二天性。”如果將之用到安全生產上,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本質安全源于安全習慣。
安全習慣來自于求真務實地落實責任,來自于長期對各類安全制度及規章條款嚴格細致的執行。《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有這么一句話:“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引用到我們電網企業,同樣不缺少安全生產類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讓規章制度入腦入心,缺少的是自上而下對規章制度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貴在落實。只有認真地執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只有把安全生產目標落到實處,才能使安全工作見到實效。
(作者單位:鶴壁供電公司)
讓客戶感受“美的”服務
文_楊書軍 何獻軍
8月14日,天氣異常悶熱,家里用了15年的“美的”牌空調停止了工作。維修的過程,讓我切切實實享受了一次“美的”服務。
從給“美的”公司全國售后服務打電話到接到當地售后服務電話、維修人員電話預約再到上門服務總共20分鐘,維修過程30分鐘,其間收到過兩個短信,分別對通話服務和空調維修服務進行調查了解。維修結束后,我又接到了售后的電話回訪,征求意見建議。美的公司的服務工作程序嚴謹,反應迅速,服務周到,會使客戶深切感受到原來服務可以更“美的”,客戶回復當然都是滿意了。
其實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把他們的意愿、請求“當回事兒”,在職責、能力范圍內給予快速、有效解決,就會使他們感到滿足。有關生活起居的服務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一臺運行10多年的空調,故障之后還能享受到這么周到的服務,看來“美的”公司在產品質量控制和服務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們供電企業服務對象更多、更廣,服務任務和內容更重、更難,客戶對我們的服務要求更高、更嚴,因此我們要把握好“五字經”,爭取讓客戶體會到“美的”服務。接待客戶要“細”,無論是客戶來電還是來人,接待人員都要詳細詢問服務要求、服務內容,并做好記錄,為又快又準又好服務打下基礎;工作手續要“簡”,在政策允許范圍內,一切去繁就簡,積極對客戶請求進行協調、落實;反應速度要“快”,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客戶服務請求得到落實;服務質量要“高”,在嚴格按標準工作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滿足客戶要求;回訪電話要“誠”,要有專人對服務情況對客戶進行回訪,誠懇傾聽客戶意見建議,并對好的意見建議進行采納,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
(作者單位:漯河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