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聲明
(博愛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博愛 454450)
淺談羊焦蟲病的防治措施
薛聲明
(博愛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博愛 454450)
焦蟲病又叫血孢子蟲病,是由焦蟲寄生于動物的紅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內引起的一種原蟲病,我國發現的羊焦蟲病的病原主要歸屬于泰勒科的泰勒屬。以羔羊、幼羊發病高、病死率也高,成年羊很少發病,但可能帶蟲傳播為特征。
焦蟲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與當地蜱的出現、消長密切相關。該病發生在4~9月,5~7月為發病高峰期。
羊的泰勒蟲病原分兩種:山羊泰勒蟲和綿羊泰勒蟲,兩者血液型蟲體的形態相似,并均能感染山羊和綿羊。主要靠硬蜱科的一些蜱蟲通過吸食羊的血液來進行傳播,而蜱蟲一般先在羊體表毛稀少的部位如眼圈周圍等,然后向羊身體其他部位傳播。
體表檢查可發現數量不等的蜱蟲寄生,病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高熱稽留,體溫可達40~42℃,呼吸緊迫,反芻及胃腸蠕動減弱或停止??梢曫つこ醭溲?,繼而出現貧血,有的甚至發展成黃疸。隨后出現體表淋巴結腫大,觸診有疼痛感。肢體僵硬,行走困難,臥地不起,以羔羊最明顯,診療不及時,可在1~2w內死亡。
3.1解剖學診斷
剖檢病羊可見血液稀薄,皮下脂肪膠胨樣。全身淋巴結呈不同程度腫大,尤其肩前、腸系膜、肺、肝等處較顯著,切面多汁、充血,有的淋巴結呈灰白色。肝脾腫大、變軟,被膜上有出血點。膽囊腫大,充滿暗綠色膽汁。腎腫大呈黃褐色,表面有結節和小出血點。肺水腫,表面有出血點。多數真胃黏膜出現大小不等的潰瘍灶。腸黏膜上有少量出血點。
3.2實驗室診斷
在體表淋巴結腫大時期,進行肩前淋巴結穿刺液涂片鏡檢,可發現“石榴體”確診,需多次檢查才能發現。另外,可以采耳靜脈或頸靜脈血涂片用姬姆薩氏法染色鏡檢,發現紅細胞數量減少,有的變形,形狀不規則,紅細胞內有圓形或多邊形的深藍色或藍紫色的蟲體。當羊血液內蟲體較少時,用上述方法檢查病原就比較困難,甚至有時常能得出陰性結果,出現誤診。為此,臨床上常用集蟲法,將蟲體濃集后再作相應的檢查,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4.1治療
對發病羊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否則影響治療效果。應采取以殺蟲為主,同時配合輔助對癥治療的方法。切忌不要單一使用殺蟲藥,而忽略對癥療法。
4.1.1對癥輔助治療
包括強心、補液、健胃、消炎等。用50%或25%葡萄糖、糖鹽水、VC、VB1、VB12、樟腦、肌苷、ATP、抗生素、安絡血等以強心,營養,供能,生血止血,增強機體缺氧代謝能力,控制繼發感染。加強飼養管理,供優質飼草,精料,體質虛弱者飲奶粉,以增強抵抗力,避免高溫放牧,風吹雨淋,減少應激反應。
4.1.2常用殺蟲藥物
三氮脒,劑量為7~10mg/kg體質量,用滅菌注射液配成1%~5%溶液深部肌肉分點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共用2~3次。配合長效土霉素,每千克體質量0.2ml和板藍根注射液同時注射,效果非常好。
青蒿素系列制劑按2~4mg/kg劑量口服或肌肉注射,配合應用青、鏈霉素和氨基比林。
4.2預防
4.2.1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消滅羊身體上寄生蜱和圈舍內外的蜱。可采取體表噴灑藥物的方法(用2.5%敵殺死油乳劑按1∶200~1∶250倍稀釋,每隔15d噴霧羊體1次,或1.5%~2%敵百蟲溶液,每7d噴霧1次,還有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對圈舍內墻面、縫隙應定期噴灑藥物滅蜱,用藥時謹防人畜中毒;另外,結合人工種草,深翻土地,改良土壤等措施,破壞蜱的生存條件,以消滅外界環境中的蜱;配合注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多拉菌素的長效制劑來控制或消滅蜱。
4.2.2藥物、疫苗預防
在發病季節前用三氮脒、青蒿素按治療量的一半進行預防焦蟲病,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般一次用藥可預防2個月左右;在老疫區一般應進行2~3次預防。泰勒焦蟲病已有國產疫苗,在發病季節前用環形泰勒焦蟲裂殖體膠凍細胞苗進行預防接種,20d左右產生免疫力,免疫時間為1年,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4.2.3加強日常管理,提高群體機體抵抗力
飼喂優質牧草和精料,不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做好羊的日常管理和環境衛生,對體質虛弱的羔羊加強護理工作,不要到有蜱蟲的地方放牧。應在引種時檢疫,經隔離觀察、實驗室檢驗健康后方可混群。
S858.26
B
1004-5090(2016)10-0045-02
(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