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云風,雷 霆,曾 濤
(1.南陽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2.內鄉順發南陽黑豬保護科技有限公司)
南陽黑豬種質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
魯云風1,雷霆1,曾濤2
(1.南陽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2.內鄉順發南陽黑豬保護科技有限公司)
南陽黑豬分布于河南省南陽地區,屬于早熟易肥體型中等的肉脂兼用型豬,遺傳性穩定,體格結實健壯,性情溫和,適應性、抗病力、雜交配合力均較強,耐近交,肉質鮮美,是豫西南一個非常珍貴的地方豬種,于1986年收錄于《河南地方優良畜禽品種志》,2014年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證書,為育種改良及研究地方豬肉質風味評價和分子遺傳基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近年來,由于受到外來品種豬的強烈沖擊,南陽黑豬的數量急劇下降,并且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僅在偏遠山區留存有“原生態黑豬”,南陽黑豬的保種工作迫在眉睫。相對其他地方豬種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南陽黑豬尚處于落后的地位,筆者在實地走訪南陽黑豬種質資源利用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相應保護策略,以期為南陽黑豬這一優質地方豬種的保護與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產區內南陽黑豬存欄曾達到22萬余頭,主要分布于淅川、鄧州、內鄉等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追求廋肉率以及養殖戶追求經濟效益,外來種豬以其高瘦肉率及生長速度被大量引進,加之畜牧業發展方式的改變,以及小規模養殖業風險的加劇,傳統的散養農戶紛紛退出養殖業,南陽黑豬與其他地方豬種一樣面臨被養殖戶淘汰的命運,南陽黑豬產區面積不斷萎縮、種群數量趨于減少,甚至出現瀕危傾向。2006年調查顯示,南陽黑豬能繁母豬數僅占產區能繁母豬總數的2%左右,南陽黑豬雜種比率在93%以上,純種繁育豬在7%以下,除黑豬保種場及邊遠山區外,社會上已很難見到純種的南陽黑豬。
為較好了解南陽黑豬種質資源現狀,筆者以南陽黑豬保種場純種黑豬為對照,選擇南陽黑豬主產區,如內鄉縣的師崗、瓦亭鄉(鎮)、七里坪等鄉鎮,淅川縣厚坡、香花鄉(鎮),淅川縣荊關、寺灣、大石橋等鄉鎮為調查地點,以毛色、外形等形態標記為手段對南陽黑豬種質資源抽樣調查,結果很不樂觀,除淅川厚坡鑫達養豬場及內鄉順發南陽黑豬保護科技有限公司尚保存一定規模的南陽黑豬外,社會上很少見到較純種的南陽黑豬了,甚至在邊遠的山區,南陽黑豬的數量也非常少見,雜交率較高,當前南陽黑豬保種迫在眉睫。
同時受保種經費、人才等因素影響,雖然劃定了淅川縣荊關、寺灣、西簧等保護區,但保種效果較差。南陽黑豬保種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及保種工作尚較為滯后,淅川厚坡鑫達養豬場及內鄉順發南陽黑豬保護科技有限公司存欄南陽純種黑豬數量還較少,尤其是核心群無親緣關系的公豬及繁育母豬數量較少,保種作用并未有效發揮,缺乏保護利用方案,當前尚處于維系和起步階段,對南陽黑豬種質特征特性的挖掘不夠,缺乏現代化研究手段,品種選育手段落后,缺乏新品系、配套系研究。
2.1加強領導及人才隊伍建設
以市、縣、區主要分管領導為主成立南陽黑豬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給予政策及資金扶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組成南陽黑豬保種及開發利用專家組,負責南陽黑豬標準制定、南陽黑豬保種選育、飼養繁育、防疫管理等任務的籌劃、布置與落實,為南陽黑豬的保種與開發利用提供強有力平臺與技術支持。
2.2做好品種保護
制訂南陽黑豬種豬及育肥豬標準,健全和完善南陽黑豬種資源保護場。建立南陽黑豬原種群(活體基因庫)、核心群(品系選育)和保種區(品系擴繁),以達到既能保護好優良基因性狀,又能進行定向選育提高,以各血統等量公母比例留種法留種,控制近交,必要時可適當導入外血,每年維持相對穩定數量的種豬。對保種場純種母豬和種公豬進行普查,在已有南陽黑豬種豬系譜的基礎上,歸納整理南陽黑豬群體系譜并建立檔案,繪制品系圖,挑選無血緣關系且生產繁殖性能最好的南陽公豬10頭、母豬100頭組建豬育種核心群(基礎群)。核心群建立之后,群體閉鎖繁育2~3個世代,中途不引進外血,每個品系每世代嚴格選留公、母豬,群內實行避免全同胞及親子交配的隨機交配方式,選育到第三或第四世代后可從保種場或保種區挑選繁殖性能優秀的公母豬進入核心群,引進外血、重新組群,進行下一世代繁育,“閉鎖”-“開放”相結合。劃定南陽黑豬保護區,以南陽黑豬主產區,如內鄉縣的師崗、瓦亭鄉(鎮)、七里坪等鄉鎮,淅川縣厚坡、香花鄉(鎮),淅川縣荊關、寺灣、大石橋等鄉鎮為主,統一規范保種區的管理,嚴格按照南陽黑豬標準選留種豬,對不符合種質標準要求或返祖變異的種豬及時進行淘汰,母豬進行造冊登記,建立檔案,并按保種區選育的要求制訂相應管理辦法、保種選育技術操作規定及保種選育驗收標準等。畜牧主管部門設立專門的保種開發利用隊伍,也可以與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專職專責,專抓此項工作,按照制定的保護與開發方案,嚴格執行。同時建立種質監測體系,對品種資源保護繁育體系內的種豬,進行嚴格的測定,品種資源場垂直向保種區供種,保種區負責對社會提供配套系種豬。原種公豬不對外供種,對不合格的劣質種豬及時淘汰。
2.3培育新品種、新品系
鑒于南陽黑豬具有肉質好、肌內脂肪含量大及不飽和脂肪酸相對豐富等優點,但也存在增重慢、背膘厚、腹脂多等缺點,應用現代動物數量遺傳和分子遺傳學的先進技術培育兼顧生產性能和肉品質的南陽黑豬專門化品系或新品種,通過雜交組合優化篩選建立生產性能特點不同的配套系生產模式,滿足不同市場對不同等級優質豬肉產品的需求,使南陽黑豬在保護的同時,也能以不同產品形式進入市場,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利用中保護的良性循環機制。
可以以杜洛克、大白或長白為父本、南陽黑豬為母本進行“二元”或“三元”雜交選育新品種或新品系,通過雜交來獲取明顯的雜交優勢和性狀互補效應,使南陽黑豬雜優豬既保持自身的優良特點,又兼具外來種豬的優勢,在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產肉量、繁殖力及肉質等方面得到較高提升,從而促進南陽黑豬產業化發展。
2.4開發優質肉產品,提高收益
中國本地豬養殖衰落導致地方豬種質資源丟失嚴重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于,本土豬生長周期長,養豬戶收益差,因此如果能開發出優質肉產品,讓養殖戶養殖本土豬的收益比其他外來豬或雜交豬大,那么自然而然的,養殖戶養殖本土豬的意愿就會加強,地方豬種的保護與利用工作就會容易很多,如一號土豬、版納純小耳豬。然而相比淅川烏骨雞、南陽黃牛,南陽黑豬尚缺乏相應的加工產品,以后可以開發豬肉脯、火腿等高附加值產品,以帶給養殖戶更高的收益。
2.5廣泛宣傳,提高影響力
加強媒體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平臺,宣傳南陽黑豬的歷史淵源及其優良肉質等,擴大影響;加強會議宣傳,利用各種大型展銷會、專題會議的機會,向參會人員發放南陽黑豬宣傳冊,提供南陽黑豬肉制品,供其品鑒,擴大宣傳效應;加強消費宣傳,隨著營養健康理念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南陽市民對土豬肉(南陽黑豬肉)的認可和需求越來越大,借助南陽鄉村旅游的旺盛,相關部門及養殖戶應抓住機遇,大力宣傳推介,各行政事業單位也可利用接待工作的機會,將南陽黑豬品牌推介出去。通過全方位宣傳,擴大影響,帶動消費,可以有效促進南陽黑豬的快速發展。
2.6培育企業,帶動產業發展
加大力度培育龍頭企業,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淅川厚坡鑫達養豬場、內鄉順發南陽黑豬保護科技有限公司、南召縣益民生態黑豬養殖基地,形成“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規模養殖場”的養殖生產模式,龍頭企業在行業中發揮協調與咨詢服務作用,加速產供銷一體化,帶動養殖戶進入市場,提高競爭能力,推動南陽黑豬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信息博覽
河南畜牧業唱響國際合作大戲
9月19日,第28屆中原畜牧業交易博覽會在鄭州開幕。在隨后舉行的中外畜牧企業交流合作洽談會上,來自美國、法國、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10多位畜牧企業代表和國內32家畜牧企業負責人,談合作、謀發展,唱響了國際合作大戲。
20多家豫企國際“聯姻”
近年來,我省畜牧企業不斷拓展對外合作的國家和地區,去年華英集團鴨肉產品成功挺進歐盟市場,今年鶴壁永達集團產品順利出口蒙古國。
隨著河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和河南澳大利亞進口屠宰活牛指定口岸的建成運行,省內企業加深了與澳大利亞的合作。與此同時,商丘貴友集團在吉爾吉斯斯坦投資建設了“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化綜合園區,已入駐6家企業;周口銀星牧業設備公司已在尼日利亞、贊比亞、加納等5個國家成立了國際營銷中心;南陽科爾沁與南非、鶴壁永達集團與馬來西亞的跨國合作項目也在洽談中。省畜牧局副局長楊文明表示,目前全省已有20多家畜牧企業與美國、法國等近30個國家建立合作關系,多家企業已在國外開展投資。
務實合作促雙贏
我省畜牧企業已在種豬繁育、牧業機械、精深加工等領域與國外開展了全面的交流與合作。銀發牧業與美國謝福公司開展了種豬繁育技術合作,實現了種豬繁育與美國同步。金鳳牧業公司投資建設的河南國際畜牧機械產業園已入駐國外企業4家,產品已銷售至34個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豫企參與國際競爭,贏得更大發展。
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和設備,吸收國外先進理念,我省畜牧企業科技含量有了明顯提升,有力推進了對外貿易的增長。2015年全省進出口畜產品總額達4.35億美元,占全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的32.8%,其中出口1.47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6.04%,同比增長17.76%。
S828.3
B
1004-5090(2016)10-0018-02
(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