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磊 尤迎九
羊尖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1995年,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探索與經驗積累,在基本建設、規范運作、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學校先后獲區、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國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并成為錫山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錫山區心理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基地、江蘇省心理課程基地等。學校在心里健康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以專業學習為入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認識
中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專業性尚未被多數學校領導與廣大教師所理解。當人們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時,我校就從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著手,不斷增強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領導干部、骨干教師抓起,逐步推進到全體教師,通過理論學習、問題討論、專題講座、工作研究、經驗總結、案例剖析、典型分析等方法,引起大家對這項工作的重視,逐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為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實踐與探索打下堅實的思想認識基礎。同時,學校還積極引導大家從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與有效推進的高度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大家進一步認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師生的良好心理品質,可有效地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我們結合“培養人、發展人、完善人”的辦學理念,提出了“發展為主,著眼一生”的心理教育理念,確立了“認識自我 感悟生命 激發潛能 完善人格”的心理教育目標,同時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把“課程建設、生本潛能型課堂、心理培訓”確立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設特色。
二、以分層培訓為龍頭,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素養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開依賴于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有效組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素養水平決定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高低。因此,不僅要對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進行重點培訓,而且要對全體教師進行普及培訓;不僅要提升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水平,而且要增強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技能;不僅要提高全體教師的自身素質,而且要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我們依據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系統,針對不同的對象,擬出不同的培訓計劃,采用“普及、主題、專業”等方式,進行分層培訓。一是以行政人員為先導。培訓著重提高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意義、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著重學習并掌握一些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并將其運用到具體的領導與管理行為之中。二是讓專兼職教師來跟進。學校積極投入資金,鼓勵推薦他們通過參加自考、函授的專業學歷進修和參加省市組織的系統培訓班的學習,來全面掌握心理學基礎理論,提高實踐能力,并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力。三是在全體教師中普及。我們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師德和行為規范教育,以此來避免產生師源性的心理問題,同時還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常識性的校本培訓。全員分層的培訓不僅提高了全體人員的素質,更確立起了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素養得以全面提升。
三、以多種形式相結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一是重視心理主題課程的研發工作。學校心理教育應以發展為主,其主渠道應該是心理課堂,故我們早在2005年就開始探索心理主題課程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Movie Spa心理教育主題特色課程,且相應教材已出版,其效果得到參與師生的一致肯定,并正在向區內外輻射。
二是集體輔導與個體咨詢相結合。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需要我們將集體輔導和個體咨詢相結合,全體參與和個別對待相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受到適當的教育,又使個別學生的各種特殊情況得以解決。“集體輔導”引領全體學生積極發展,同時我們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出發,建立了個別疏導方式,積極開展相應的“個體咨詢”活動,以彌補“集體輔導”的不足。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德育相結全。學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對象都是學生,它們共同服務于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的全面發展,服務于學校教育的總目標。它們的具體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滲透,但又各有側重,不相互代替。我們理順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德育工作的關系,堅持實施“以心育心、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以德育德”的策略,使學生的品德、才能、心智等得以協調發展。
四是積極引導班主任參與學生心理教育,除日常的培訓外,還要求班主任發現問題及時與輔導老師聯系,并為每個班主任發了一本自編的《無錫市羊尖中學學生心理狀況篩查手冊》,以利于班主任了解和發現問題。
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限于學校教育這一領域,家庭、社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家庭教育,它直接與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關聯。我們利用家長學校,給家長們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為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服務,家長們逐漸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形成了支持關心參與素質教育的良好環境,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使學校的素質教育得到橫向發展。
四、以基本建設為手段,規范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學校成立了由校長、分管校長、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專兼職心理教師組成的心育領導小組,以全面組織、協調、管理、實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形成一套系統的規范管理制度,特別是將每周一節的心理輔導課排入每個年級每個班級的課表,從時間上給予制度保障。
三是加強(心理防護)網絡建設。學校已經成功組建了完整的學生心理問題五級防護網,旨在達到“學生自助,生生互助,老師幫助,社會協助”之功能。
四是加強陣地建設。由于成效顯著,省教育廳、區教育局以及鎮政府今年先后投資近八十萬元建立了包括室內拓展在內的省內外一流的心理基地—心理夢工廠。師生可在其中開展心理活動課、人格測試、心理減壓、團體訓練、同伴互助、心理督導以及教師培訓等。除此之外,“悄悄話信箱”、宣傳櫥窗、“學生心理社團”等也在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開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五、以教育科研為動力,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全新的教育活動,而且是一項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全體教師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能使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覺地應用更加重要。因此,我們在研究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動員全體教師也參與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來,積極倡導學習之風、反思之風、研究之風,讓全體教師邊培訓、邊學習、邊實踐、邊科研,在實踐中不斷升華,而后再指導實踐,反復循環,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滲透的大環境。我們共同探索研究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主題式視頻心理課研究”“繪畫心理日記的實踐探索”等多項省、市級課題,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弄清了一些問題,理清了一些思路,形成了一些做法。撰寫的《上好心理活動課的三個必須》《例談電影在心理教學中的運用》《主題式視頻心理課初探》等近百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課題報告在國家、省、市級雜志上發表或獲獎。我們還依托課題研究,出版了《成長足跡》《用心育人》《健康百問》等著作,在本校及相關學校的推廣使用中深受師生的歡迎。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新形勢對傳統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開拓進取,以高度的責任感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的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把已有的成績作為新的起點,為更廣泛深入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而做出不懈的努力,真正實現讓每一位師生的心靈之旅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