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 馬淑慧
【摘要】 線損率是供電企業核心業務成果的綜合反映,直接關系到電網運行效益、企業駕馭電力市場能力、企業社會形象。為全面了解電網損耗情況,重點圍繞省地縣一體化網損在線分析與計算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此系統基于SCADA系統、SG186系統、電能量采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PMS系統產生的以及從線下收集的海量明細數據,運用統計學方法,開展高損線路、高損臺區的監測分析工作。
【關鍵詞】 線損率 網損 統計學 高損線路 高損臺區
線損是供電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根據目前線損管理現狀,通過線上、線下獲取線損明細數據,圍繞省地縣一體化網損在線分析與計算系統的應用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積極探索解決方法,進一步規范調控、運檢、營銷專業相關業務系統的數據來源和錄入規范,實現SCADA系統、SG186系統、電能量采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PMS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幫助進一步提升線損管理水平,促進線損基礎管理和降損增效的雙向提升。
一、分析思路及方法
1、分析思路。過去電能量采集分散、滯后,數據匯總需層層報送的傳統模式,不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還造成線損統計數據的不真實、不準確。借助“省地縣一體化網損在線分析與計算系統的建設”的應用,搭建電網設備基礎資料的信息共享聯動平臺,排除營銷抄表滯后等管理因素對線損結果的干擾,還原公司線損的真實狀況。通過母線負荷、主變負荷及開關、配變、專變采集率的實時監測,分析采集率對線損的影響,及時處理計量缺陷;通過線路開關、配電臺區、專變用戶、低壓用戶的異常監測,發現和解決各系統數據、基礎臺賬的不對應環節和管理漏洞,捋順線臺拓撲關系變更、線戶拓撲關系變更、臺戶拓撲關系變更及運行方式調整工作流程,提醒相關系統管轄單位及時疏通數據流向、理順數據流程、履行部門職責,確保電網設備參數、配網線臺、線戶、臺戶對應關系等基礎臺帳的及時更新,提高線損過程控制能力和線損綜合管理水平。
2、分析方法。一是利用調度的自動化系統,對主網電量采集的準確性、及時性開展診斷,掌握和分析電網的變電站、母線電能平衡情況,通過變電站電能不平衡達標率、母線電能不平衡達標率診斷找到網損異常的原因;二是從線損管理實際出發,以省地縣一體化應用為抓手,深入研究應用規范、各環節的業務流程,分析各系統設備臺賬對應情況,規范配網線臺、線戶、臺戶臺賬對應規則及拓撲關系變更工作流程;三是開展開關電量、公變電量、專變電量采集率分析,對采集率較低的開關、臺區、高壓用戶逐個排查信息傳遞失敗的因素,開展影響公用配變、專用配變數據采集率的的原因分析;四是從抄核收管理工作入手,根據在抄表例日兩天內完成遠采集抄、現場補抄、表碼錄入、表碼復核等工作的規范性、及時性方面分析抄表及時率、電費發行及時率、應收電費余額占比的影響因素。
二、 原因分析及改進意見
2.1原因分析
一是工作質量不高,系統中線臺、線戶、臺戶關系不對應;工作人員工作不到位、不細致、責任心不強,對于變更后的設備臺賬不能及時更改;二是設備發生故障,電能表、采集終端、通信通道、主站等設備故障;三是工作流程不暢,系統應用規范、業務流程和考核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各部門業務管理界面、職責分工不細致。
2.2改進建議
1、針對工作質量因素。一是健全線損管理網絡,加強線損監督機制,并建立線損管理勞動競賽管理辦法。二是強化線損的常態化管理,定期集中人力物力以電網接線圖、配網調圖、現場實際為基礎,核查調控、生產、營銷六大系統的基礎臺帳,做到設備參數準確完整、關系對應唯一。三是嚴格執行“省地縣一體化網損在線計算與分析系統應用維護管理規定”,明確線臺、線戶、臺戶關系變更及運行方式調整工作流程,保證各項工作規范、持續開展。四是嚴格責任追究,將系統運維管理納入公司線損常態化工作,工作績效納入公司績效考核,并在公司月度線損例會進行體現。
2、針對設備故障因素。一是強化關口電能計量裝置和電能量計量系統的管理,及時補充、完善關口電能計量裝置,加強關口電能計量裝置和電能量計量系統的監督、檢查、校驗、整改工作,并定期分析計量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二是認真梳理舊型號或軟件版本不支持的專變采集終端,聯系廠家完善終端軟件,并送省計量中心、采集主站檢測。三是強化電能采集系統管理,對表計、集中器故障定期檢查、及時處理、反饋,對相關聯的每一項業務制定工作標準、工作內容、獎罰措施。
3、針對工作流程不暢。制定相關系統的應用、運行維護等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明確崗位考核措施,構建系統應用維護和線損管理的常態考核機制;相關部門指定系統應用和運維專職,掌握系統應用、維護各環節的業務流程和應用要求,確保各自職責范圍內上游數據來源系統中軟硬件設備的日常運維工作。
結束語:本文重點介紹了供電企業線損偏高的原因,并對高損線路、臺區進行分析及提出改進性意見。為更好的提升線損管理水平,下一步要:一是推進一體化系統的建設及應用,嚴格執行省地縣一體化系統運行管理規定,不斷完善系統功能;二是加強基礎檔案信息整改工作,梳理線臺、線戶、臺戶關系,清理垃圾信息,確保數據質量;三是制定各條線路和配電臺區的科學合理的線損率指標,明確降損工作的方向和目標,達到使線損率指標符合現場實際情況。
參 考 文 獻
[1]李如虎.高壓深入負荷中心與提高運行電壓是降低線損的有效措施[J].廣西電力,1999,(4).
[2]李如虎.提高功率因數.降低電能損耗[J].廣西電力,1999,(2).
[3]陳益偉.玉林電網結構及降損措施[J].廣西電力,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