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衛
【摘要】 近年來,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現如今相當多的人對電磁環境都缺乏必要的認識,既想要保障自己的通信質量,又不希望移動通信基站建立在自己的房屋周邊,這就導致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甚至出現很多小區的居民強拆移動通信基站的現象。為了推進我國移動通信事業的發展,本文將對移動通信基站及電磁輻射標準進行一定論述,并探討了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環境影響。
【關鍵詞】 移動通信基站 電磁環境 電磁輻射
我國的移動通信行業在短短十幾年間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如今通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隨著通信的不斷發展,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勢必會增加,很多群眾在享受手機帶來的通信便捷的同時,對于身邊出現的移動通信基站卻深感不安,認為通信基站會帶來電磁輻射,影響周邊群眾的健康,甚至采用極端的手段來影響移動通信基站的正常工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探究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環境影響。
一、移動通信基站概況
GSM手機基站工作頻率分為900MHz和1800MHz,CDMA手機基站工作頻率為800MHz。基站天線的掛高多數在20一60米之間,每個基站覆蓋范圍大約為300米到500米。發射機的標稱功率在25W一35W之間。發射天線為定向天線,水平方向波瓣寬度為65度左右,垂直方向波瓣寬度僅15度左右,電磁輻射能主要集中在天線主射方向, 而天線的主射方向一般不對準建筑物,因而可以認為移動通信基站周邊的建筑物受到的電磁輻射是非常小的。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主要來自于發射機以及發射天線,但是發射機一般都處在移動通信基站之內,發射機所散發的輻射有通信基站的墻壁作為阻擋,在墻壁之外基本上探測不到。發射天線的輻射又不直接對準居民區,可以認為移動通信基站周邊居民是安全的[1]。
二、電磁輻射標準
國際上對于射頻電磁場的暴露限值有明確的規定,800兆赫茲至1800兆赫茲頻段的暴露限值為4~9W/m2, 西方國家大多數使用的是這一限值。考慮到中西方國家在供電系統上的差異,由我國國家環保局制定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中》對于頻電磁場的暴露限值有著更加嚴格的規定,30兆赫茲至3000兆赫茲頻段內的輻射暴露限值為40μW/cm2, 僅為西方國家的1/10,而移動通訊的發射頻率就處在30兆赫茲至3000兆赫茲之間。由此可見,就電離輻射標準而言,我國的標準要更加嚴格,寬裕的標準尚且能夠保證周邊居民的安全,對于我國來講,居民實際上是能夠放心的讓移動通信基站存在于小區周邊的。下圖是我國對于不同頻率范圍的射頻電磁場暴露限值的規定。
三、電磁輻射的特性
事實上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電磁輻射之中,既有來自于遙遠太空天體的電磁輻射,也有通信、廣播電視等的人工電磁輻射,甚至人們家中的電視、電磁爐、大理石墻壁等都會無時無刻地散發出微量的輻射。為人們所熟知的通訊網絡、因特網就是建立在龐大的電磁輻射之中的,每秒鐘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信息通過電磁輻射進行全球的流動,這是實現當前信息社會的前提,也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
從科學上來看,電磁輻射與電磁環境污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沒有相應的基礎很容易混淆,所以才會有群眾千方百計地阻撓移動通信基站建在自己的房屋周邊。事實上,只有當環境中的電磁輻射水平超過了國家的標準,對所處在環境中的人群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時,才能夠稱之為電磁環境污染。處在電磁污染的環境之下,由于電磁波攜帶有巨大的能量,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以人們熟知的紫外線為例,紫外線是一種不可見的光,而光就是電磁輻射的一種形式,長期處在高強度的紫外線下,紫外線可以直接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導致細胞死亡或發生基因突變,臨床上常見的就是皮膚癌。當然,對于電磁波的合理運用也可以為人類造福,如射頻腫瘤治療儀,通過電磁波來對人體組織進行加熱,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有相關的報道指出,電磁輻射可能導致神經衰弱,但并無科學上的研究證明,在這里不做討論[2]。
電磁輻射對于人來講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又會給人類自身帶來危害。但是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量遠遠達不到構成危害的要求,同時移動通信基站的存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人們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了解移動通信基站的相關知識,從而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抵觸情緒,讓移動通信基站更好地方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四、電磁輻射防護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科技更多地為人類所運用,家中各種電氣設備越來越多,小到手機,大到電視,都會有微量的電磁輻射,而事實上長期處在這樣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也并未看到有各種疾病的發生率升高與之相關的報道。與微波爐、電視等大型家用設備相比,移動通信基站所帶給人們的輻射甚至都不如這些大型家用設備。這里并不是否認電磁輻射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只是我們需要消除對于電磁輻射談虎色變的心理,雖然輻射無處不在,但是輻射的衰減也是很快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養成了遠離輻射的各種習慣,因而實際上可以忽略輻射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3]。
科學上來講電磁輻射肯定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因而科學的電磁輻射防護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信基站外圍都會有厚重的墻壁進行阻擋,人們大可放心地享受移動通信基站帶來的通信便利,反而是對于日常家用電器的使用需要注意對電磁輻射進行防護,自覺遠離電磁輻射。
五、合理建設移動通信基站
眾所周知,移動通信基站本身對外的電磁輻射非常至少,處在國家允許的范圍之內,而如果能夠做到合理建設移動通信基站,甚至可以將移動通信市場對外的輻射影響降低到零。所謂的合理建設移動通信基站,首先,要選址合理,盡量選在人員不密集的區域進行建設,在市中心的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則要將天線遠離高于自己的敏感建筑物,同時天線的角度也要調整至合理的狀態,切勿對準任何建筑物;其次, 天線要盡可能架設在樓頂中部, 最好不要架設在一側的墻體上,如果樓頂平臺是人們經常活動的場所, 那么, 架設在樓頂中部的天線的下傾角就不宜過大, 要避免主波束落在平臺上。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很多群眾對于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都存在諸多的擔憂,因為對于電磁輻射沒有足夠的了解,并且這種情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難以得到改變,因而在建設移動通信基站時,最好考慮改變移動通信基站的外形,避免移動通信基站過于顯眼,可以偽造成樹木植物、也可以偽裝成避雷針,以便盡量避免引起周邊群眾的注意。當然,移動通信基站的長期運行最終還是取決于群眾對移動基站的接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還是應該對群眾進行更多的宣傳,讓群眾了解移動通信基站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在移動通信基站周邊居住的人群基本上都不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如果能夠在面對群眾的疑問和擔心時進行耐心的解答,群眾就會對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有更多的支持。
六、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是有嚴格的輻射標準進行限制的,在這方面甚至都以比西方發達國家要更為嚴格。現如今,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電磁輻射,由移動通信基站帶來的電磁輻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建設的過程中要盡量考慮到周邊居民的切身感受,在增進周邊居民對于移動通信基站的了解的同時也要合理的做好選址建設,從而讓移動通信基站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參 考 文 獻
[1]韋慶,潘葳.城市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調查與評價——以連云港為例[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2,24(4):168-170.
[2]王綱,王玲.成都地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影響與水平[J].四川環境,2014,33(2):373-374.
[3]趙楠,武彤,沈慶飛等.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能力驗證的設計[J].計量技術,2013,(12):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