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大智 戚宏亮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具有網絡信息化;管理人本化和優秀企業文化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的特征已經成為森工企業所追逐的目標。但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森工企業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國內外企業的不斷沖擊,而且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自身競爭力的削弱。越來越多的森工企業意識到在新經濟時代特征的引領下經營多元化的重要性,這決定這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值得我們深思。本文主要針對森工企業在多元化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性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解決對策,以此能幫助森工企業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給予重要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森工企業;多元化經營;建議
近幾年,國家對于天然林業資源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思路,明確了自然資源規劃的方向和目標,這對于一般的森工企業來說即是機會又是調整,森工企業如何利用現有國家給予的相關政策,做好企業的規劃,爭取更多的補償資金,調整生產經營的范疇,利用現有企業得天獨厚的生產優勢,在減少林業木材產量的不利狀態下,通過多元化戰略步伐的調整,針對企業自身依然存在科技創新較少、人才培養不足、資源開發再利用處于起步階段等因素的干擾。妥善處理生態文明建設和多元化發展戰略步伐的統一與協調。順勢而為,已經成為現有森工企業值得思考、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森工企業多元化發展存在問題
1.不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具有盲目性
森工企業在打破原有傳統經營理念的思維模式的基礎上,肆意利用企業的現有資源,開拓新的項目,只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不斷追求利益最大化,完全不考慮企業的經營現狀,甚至于國家提出的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背道而馳。盲目樂觀的選擇各種多元化經營項目,破環了生態的平衡,造成水土流失,空氣污染。百害而無一利。特別是一些比較小的森工企業在經營上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出發,多種經營的后果是造成企業的負擔越來越重,甚至造成資源浪費,與同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競爭時,失去了原有的影響力,沒有考慮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考慮到相關性的業務,受自然因素的干擾,不但給環境造成的不可磨滅的傷害,也給企業在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和競爭力增添和負擔。
2.森工企業生產單一,融資能力差
目前,現有的森工企業在生產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一個想要多元化發展經營的企業來說,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后備支持,是企業能否成功轉型的關鍵,而現有的森工企業大多數在企業經營中,只是貪圖小規模,低成本的項目進行建設,而具有含金量高、省級或者國家級的大型政府推廣項目很少能夠接收,就是承包一部分都顯得那么困難,真正原因在與企業的融資渠道不暢通,融資機制不健全。在融資的渠道上主要是以相關政府補助為主,而其他的融資方式運用能力有限,限制了企業自身實力的發揮,有些企業想利用銀行抵押或者招商引資的方式,籌集更多的資金,但在自我的形象宣傳和自我的企業文化傳播上還欠缺火候,使得信息不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融資的數量,融資能力的降低,迫使多元化經營項目無法正常運作。
3.多元化經營產品技術創新力不夠
作為一個森工企業,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與企業自身緊密聯系,在創新思維上,只是延續了傳統的相關產業生產的產品,這些產品的生產勢必會體現出企業的科技能力的不足。森工企業沒有把旅游與木材加工有機的結合,更沒有與林業資源緊密聯系,都是各自為戰,產品的生產不能體現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低附加值的產品極大的削弱了企業的利潤效率的提升,沒有創新,只是一味的模仿,很難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的舞臺上站穩腳跟,從科技的貢獻上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而言,林業的創新能力要遠遠低于其他行業的平均值,更別說那些擁有更多具有新時代特色科技創新,無法擴大市場影響力,這無形中給森工企業多元化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4.激勵機制不健全,缺乏專業人才培養
在森工企業工作的員工大多數都處于林區或者較小的城市,企業在多元化經營的發展中,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作為區域經濟體系的限制,很難招收到具有高素質,高學歷的優秀科技人才,而自身在人才培養上面還存在短板,沒有專業的培養團隊,有些企業為了項目的開工,強行利用現有知識文化水平只有初中文化學歷的員工,這樣,既不利于科技項目的發展和科技產品的升級,市場的渠道難以拓寬。
另外,在激勵機制上還不是很健全,企業的發展和變化,甚至多元化經營都需要員工的依托,但員工的動力和歸屬感在哪里,首先要得到企業的認可,擁有更多的福利待遇作為保障,不僅僅是工資收入還要有比如醫療、學習培訓在提高的機會,這樣在工資收入較低的現狀下,員工的動力無法推動,消極怠工,生活水平落后,情緒低落,都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工作的發揮,也影響企業的項目多元化進程的同步推進。
二、森工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1.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多元化經營發展
十八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要突出重點,結合國家對林業建設的相關要求,在不破壞水土流失、空氣污染、土地沙化等惡劣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森工企業應該不斷發展可再生能源,轉換思路,深入挖掘、不斷保護生態資源平衡,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文明的素質的提高實現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的多元化企業發展經營體系。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大力發展木材深加工、綠色養殖、森林旅游等特色項目,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培養更多核心業務,不斷通過跟蹤、反饋、在執行的方式,優化資源。真正意義的把森工企業的多元化經營項目處于市場競爭中的一把利器,使之擁有更強勁的市場份額和市場占有率。
2.加大融資渠道、推動森工企業生產品牌化
森工企業要通過與銀行機構和信貸機構的對接,爭取更多的企業資金的投入,要高度認識到融資不僅僅是企業老板的事情,要員工人人參與,入股投資,還要加快招商引資的力度,通過網絡媒體宣傳企業,把潛在的客服群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客戶群體,在信貸的審批上,要研究與森工企業相匹配的融資模式,在利用政府資金、融資信貸和招商引資上形成合力。尋求更多的合作伙伴,走產品差異化路線,在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把產品質量提高的基礎上,發展多元化產品模式,并實施品牌效應戰略,提升企業的自身形象。
3.推動科技創新提高,實施人才戰略培養
森工企業要從自身出發,把人才培養作為企業的重中之重。要招募一些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和大中專院校的專業型人才,運用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分批次的對人才隊伍進行結構升級,主要培養一些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市場營銷人才和戰略推廣人才等,要通過企業自身的獎勵機制和績效機制,推動企業員工的動力和歸屬感,要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不斷適應企業的轉型發展和多元化建設。建立人才機制培養資金機制,對擁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定期進行獎勵。完善制度的同時,要推動科技創新的提高,逐步加大產品的附加值,讓產品的知名度提高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4.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重視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管理的好壞決定著企業的利潤的高低。作為一個森工企業,要腳踏實地的進行科學配置、從質量上把關、工藝上精密、制度上嚴謹上下功夫,發展多元化經營項目,要按章企業的管理模式不斷深化推進,增強職工的愛崗熱情和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在多元化經營的實施過程中,不斷搭建多元化企業管理框架,積極引入企業文化的理念,全方位的通過學習和傳播,使得企業的員工能擁有更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倡創新和個性的理念,解放思想,按章辦事,要重視新型企業文化建設,就要創造--種技術信息、不斷創新的良好氛圍,從而把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推動多元化經營的發展。
總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發展關系到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要緊密圍繞生態環境建設這一出發點,不斷探索和推進企業的多元化經營產業結構,不斷提高森工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水平和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延生.和龍林業局林業經濟發展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13):267.
[2]黃華.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研究[J].經濟問題,2008.
作者簡介:聶大智(1986- ),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畢業學校于黑龍江科技大學,助理政工師,攻讀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