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昊
摘 要:眾所周知,我國各城市商業銀行都是由原來的城市信用社股份制改造而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眾多的城市商業銀行為謀求發展,紛紛實施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方式進行融資和改革。這一選擇有其必然性意義,卻也存在著諸多的弊端。對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行為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戰略投資者;引進投資;路徑
與傳統的國家商業銀行不同,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起步較晚,實力相對較弱,可以說是一個新生的弱勢群體。如何在與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它大型商業銀行的競爭中進行發展,是城市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為謀求發展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其從2004年開始進行相關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獲得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并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強化管理機制,改進發展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這種發展方式也存在諸多的隱患,如何合理的引進戰略投資者仍是各城市商業銀行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背景與實踐
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是由原城市信用社社改造而來,存在各種先天性的不足。2004年末,我國銀監會發布了《城市商業銀行監管與發展綱要》,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從此,跨區域發展,資本聯合與重組,提升城市社區的金融服務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的主要發展方向。次年,銀監會又給各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出了眾多要求,以促進城市商業銀行的穩定和發展,并接受社會層面的監督。在相關部門的促進與約束政策下,各商業銀行開始進行改革的嘗試。上海銀行最先引入國際金融公司5%的股權,開始進行引入國外投資者的闡釋。
二、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意義
我國的銀監會一直鼓勵、促進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城市商業銀行通過合理的方式引入高質量的戰略投資者。對現有的城市商業銀行資本的結構和產權進行重新組合,為其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對其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股權多元化的發展
城市商業銀行的主導者是各地方政府,使各其同時具備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銀行的特色。地方政府控股,占據控制支配地位,管理其它股東。這種情況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被地方政府施行客戶壟斷,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城市商業銀行的穩定與發展。但這種模式下,地方政府常常會干預城市商業銀行的決斷和運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其自身的組織和運作,為其發展埋下了隱患。
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后,有利于其產權多元化的發展,產權多元化是其形成良好的發展與管理的基礎。產權多元化的形成,有利于城市商業銀行內部的制衡,是其長久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城市商業銀行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投資者資金的投入,將會改善城市商業銀行的股份制結構,從本質上打破地方政府控股的限制。戰略投資者的加入,將會使城市商業銀行的管理更加合理,促進決策的合理化。同時也為銀政分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管理結構
城市商業銀行可視為特別的企業,其核心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內部的管理與治理,良好的管理是城市商業銀行平穩發展的重要前提。地方政府控股所導致的單一產權,往往使城市商業銀行內部松散,不利于管理。戰略投資者的加入不僅改組了產權結構,更在很大程度上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城市商業銀行運行中的管理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二不良資產的比率則會下降,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通過戰略投資者的加入,城市商業銀行的管理與決策水平將會得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的透明度。
3.有利于提升風險管理水平
風險的預測與管理是金融機構不得不重視的重要內容,城市商業銀行水平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方面的薄弱。城市商業銀行在技術和相關制度上,都很難對風險進行預測、評估和預防。更難以進行有效的規避和處理。戰略投資者加入商業銀行之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風險管理水平,為城市商業銀行帶來了先進的風險管理經驗,并為其提供最新的國際金融動態,提升城市商業銀行的強人性。從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從根本上提升其內部控制水平,規避金融風險。
三、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可能帶來的問題
當然,城市商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其也伴隨著諸多的風險與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滋生了控制權風險
國內眾多的城市商業銀行紛紛引入戰略投資者,已經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主要潮流。對戰略投資者的,增加引入城市商業銀行的資金規模,大幅提升了競爭力。但是,股權的轉讓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商業銀行的控制權風險。在銀監會出臺的相關管理辦法中明確將股權的轉讓限制在20%,對其進行了一定的保護。但仍可能存在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金額不高而造成的股權風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
2.滋生了利益劃分風險
戰略投資者的注資往往是出于經濟收益考慮,引進戰略投資者之后,城市商業銀行的利益劃分往往受其限制,更有可能借此推行金融霸權,不利于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引進戰略投資者,特別是國外金融機構的時候,往往會遭遇許多不合理的要求,例如重大問題的決策需同投資者協商,獲得其許可等等。
3.滋生了理念與體制沖突的風險
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是出于增強自身競爭力的目的。而部分主權的轉讓往往會給管理上造成諸多的不變。銀行作為金融機構,不同于其它企業,其經營與決策嚴格的受國家的管制。戰略投資者可能并不是本國的金融機構,這就會造成文化背景,經營理念甚至是法律層面的沖突與矛盾。不僅沒有提升城市商業銀行的增和實例,實現合作共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
四、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相關建議
面對大熱的商業銀行引資熱潮,各城市商業銀行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理性抉擇。切不可隨波逐流,不顧風險盲目引進戰略投資者,更不可因噎廢食。應該再二者的矛盾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城市商業銀行對戰略投資者的引進不可逾越自身的發展原則,更不可觸碰法律的底線。針對現實中所存在的狀況,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對戰略投資者的考評,明確權責
戰略投資者與戰略投機者一字之差,意義卻相差萬里。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競爭能力相對較弱,應該再戰略投資者的引入方面嚴格把關。對資本的質量進行占空,引進先進的管理與技術,杜絕短期性投機性的戰略投資者,切實的實現資本價值的增長。對存在投機行為的投資者一票否決。再者,需要明確戰略投資者的權責,在自身規章制度內行駛權利,排除董事直接參與銀行管理的行為,對戰略投資者的選取與考評做到全方位、寬范圍,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進一步完善城市商業銀行的管理結構
銀行與普通的企業有所不同,其發展必須以穩定為前提。而管理是銀行穩健發展的重要護航者。城市商業銀行要謀求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就必須加強管理,改善內部管理結構。進一步發揮“三會一層”的作用,提升各部分的責任意識。誠然,戰略投資者的加入會使城市商業銀行的資金力量增強,但隨之而來的是全新的資金管理與應用方式,很可能與原本的模式不相適應,加強管理與監督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方法。[4]必要時可采取權利的劃分與制衡手段。在引進戰略投資者后,地方政府在顧全方面仍是一家獨大,城市商業銀行應在一定程度上理順銀政關系,確實合理的政府行為邊界,減少政府的干預,同時又能夠利用政府的影響力規避風險。
3.進一步加強外部環境建設
城市商業銀行存在相對的特殊性,必須采取從外到內的方式施行改革。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往往通過外部力量的推動來實現,受制于地方金融環境,地方政府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搭建平臺,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增強市場的服務性,吸引大量優秀的戰略投資者前來加入,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在這其中,軟環境的完善顯得尤為重要,包括強化服務意識與監督機制,以透明、公開、安全的理念服務于戰略投資者。再者,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時,應注重調動起積極性,使其參與到管理活動中來,增強其互利共贏的信心。最后,應注意戰略投資者的存在形式,區分出境內與境外投資者,城市商業銀行與戰略投資者在進行合作談判的時候,應把握一定的原則和尺度,求同存異,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在不逾越自身發展原則的基礎上,使戰略投資者切實的感覺到利益所在。
參考文獻:
[1]王海霞,龔寧.城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績效分析[J].財務管理,2014(19).
[2]高琳.城市商業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理性思考[J].河北金融,2008(4).
[3]丁學海.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研究[D].東南大學,2010.
[4]李永東.城市商業銀行引進外資應關注的問題[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