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出發,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明確要求。縣市作為精準扶貧“攻堅拔寨”的前線,必須把這項工作納入“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積極探索發揮黨組織的統領、協調和保障作用,找準精準扶貧與基層黨建工作的結合點,科學有序地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確保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
上下聯動筑合力。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基層抓,基層會有力不從心之感;單靠扶貧部門抓,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必須上下聯動,既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狠抓落實,也要充分調動各部門、社會各界參與,積極幫扶,形成強大的扶貧攻堅合力,以求事半功倍。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嚴格落實扶貧工作主體責任。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以上率下,把扶貧攻堅工作緊緊抓在手上,通過縣處級領導包保、縣直部門幫建、黨委書記負總責、下派駐村工作組助推的工作機制,明確每名縣處級領導包一個鄉,至少抓一個貧困村;每個包村部門至少幫助所聯系的貧困村屯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促進組織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建立實施幫扶機制,深入開展“百局聯百村”等有效的幫扶載體活動,遴選實力較強的縣直單位與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整合政策、資金、項目和社會力量對貧困村進行全面幫扶,增強貧困村集體和貧困戶的發展實力。
建好班子強統領。實施“精準扶貧”,打贏扶貧攻堅戰,必須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尤其要選準配好一名黨性強、作風正、懂經營、善管理、熱愛集體、立志創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村黨組織書記。所以,要進一步改進選人用人辦法,更新用人觀念,按照建設新農村的要求和德才兼備的標準,采取多種形式選準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既可以從鄉鎮黨政機關及所屬部門選派,也可以從縣直部門或先進村中選派;既可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也可以從農村種養大戶、農村經濟人、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及大學生村官中選拔,讓服務群眾有感情、突破瓶頸有辦法、打開局面有能力的中青年黨員出來挑大梁。同時,根據貧困村的實際需求,精準選配政治素質高、能力強、熟悉“三農”工作的優秀年輕機關干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組建駐村工作隊。注重加強村級后備干部建設,有針對性地在外出務工能人、致富能手、農村經濟人和種養大戶中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切實充實班子整體力量。
加大投入打基礎。由于貧困村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基礎薄弱,造成農村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無法有效發揮,村級黨組織凝聚力不強、吸引力下降。因此,強化貧困村黨組織建設,基礎保障必不可少。建立穩固的基礎保障機制,完善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各方支持、基層黨組織自我補充的多元化經費保障措施,根據自身財力和基層實際需要,不斷提高資金投入,并納入財政預算,規范管理,專款專用。加快推進貧困村活動場所建設,落實好“四議兩公開”、村務聯席會等制度,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建立村干部待遇穩定增長激勵機制,逐步提高村干部報酬和養老補貼標準,適當放寬在優秀村干部中招錄公務員、事業單位干部的條件要求,擴大招錄比例,充分調動貧困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為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干部全力以赴投身精準扶貧工程、打贏扶貧攻堅戰創造良好條件。
黨員引領促發展。要牢牢抓住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精準扶貧工作上的引領作用,把黨的脫貧解困政策轉化為群眾的行動。要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因地制宜地把黨組織建立在脫貧產業鏈上和幫扶脫貧網絡上,推廣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等做法,利用好“互聯網+”、QQ群、微信群等新載體,培育發展脫貧產業,壯大集體經濟。進一步深化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創新載體活動,全面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設置黨員先鋒崗、服務(責任)區,組織黨員承諾踐諾,鼓勵支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帶頭領辦、創辦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搭建農村黨組織和黨員發揮先鋒作用的平臺,切實引領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扶貧攻堅戰中來,確保扶貧攻堅戰取得最后勝利。
(作者系中共孫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