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敏
發票,本是單位和個人在從事各種經營活動時所開具的業務憑證。因為發票也是一種報銷憑證,于是,在一些財務管理不甚嚴格的地方和部門,有人就利用財務報銷制度的漏洞貪污公款。更有甚者,還利用發票索賄受賄。
在這方面,河南省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朱家臣真可算得上“機智過人”的一朵奇葩了。
“他的臉皮比鞋底還厚”
朱家臣在當地政壇的資歷不淺。
1990年,35歲的朱家臣擔任洛陽市洛寧縣委書記,成為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年輕縣委書記之一。1994年5月,朱家臣改任洛陽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2001年9月,46歲的朱家臣升任周口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官至副廳級。2006年12月,朱家臣轉任周口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朱家臣喜歡書法,平日里給別人寫得最多的內容是“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而極具諷刺意義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他的貪欲與他常寫的條幅內容截然相反。
這是朱家臣的索賄“戰果”:在擔任周口市委政法委書記期間,以他人代為報銷發票的形式,先后向91人索取賄賂,少則一兩萬元,多則十幾萬元;少的每人報銷一兩次,多的五六次,累計金額達400多萬元。
2007年年初的一天,朱家臣給周口市銀行系統干部王凱打電話:“小王啊,來我辦公室一趟,有工作安排給你。”
王凱趕緊放下手頭工作,來到朱家臣的辦公室。朱家臣拿出一個信封遞給王凱。王凱打開一看,里邊裝著一些發票。
朱家臣慢悠悠地說:“最近經常進京維穩,產生了一些費用,麻煩你幫我處理一下。”
王凱與朱家臣交集并不多,但這么大個書記發話了,他只好同意。第二次,朱家臣又以相同理由交給王凱一些發票。這兩次,王凱給他報銷2.6萬元。
其實,“維穩”產生的費用只是朱家臣的一個借口。朱家臣的妻子是個退休教師,在北京照看孫子。每逢周五,不管刮風下雨,朱家臣都雷打不動地回北京和家人團聚,周一再返回周口上班。在北京期間,他打著“維穩”的旗號宴請朋友、購置禮品,然后將這些本該由個人支付的費用找地方報銷。
在周口市政法系統、縣區黨政機關,甚至銀行、高校,很多干部都遇到過王凱經歷的情形。只要有一面之交,也不管熟悉不熟悉,朱家臣都好意思張口讓人家幫他報銷發票。
孫自強是周口市人大系統的一名干部,以前和朱家臣根本沒有交集。有一次開會,孫自強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與會人員匯報,手機忽然收到一條短信,打開一看,是坐在主席臺上的政法委書記朱家臣發來的。短信中,朱家臣讓孫自強散會后去他辦公室一趟。
孫自強有點兒犯尋思:“朱書記找我什么事兒呢?難道是誰犯案了?”胡思亂想間,孫自強來到朱家臣的辦公室。屁股還沒坐穩,朱家臣遞給他一個信封,淡淡地道:“小孫,知道你路子廣,這里的東西幫我處理一下。”
孫自強打開一看,竟然是3張共2萬多塊錢的發票!他傻眼了——這哪里是談工作啊?沒辦法,孫自強只好硬著頭皮找人處理,分兩次把錢交給了朱家臣。
有人知道朱家臣的這個愛好后,不禁感嘆:“他的臉皮比鞋底還厚啊!”
平均三天報銷一次發票
朱家臣報銷發票頻率之高,令人咋舌。他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報銷,平均三天就要報銷一次,可謂“殫精竭慮”。通常情況下,他從北京回到周口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在當地媒體上露一下臉,讓別人知道他在“積極工作”,然后就是填寫發票,物色可以報銷的部門和經手人。
為了更具隱蔽性,朱家臣每次找人報銷的發票額度都不超過3萬元,單張發票額度不超過1萬元。朱家臣的“小算盤”是:報銷的數額小不違法、次數多不好查、時間長不好記、人數多不易被全部發現,以此來規避法律的制裁。
朱家臣報銷發票已經到了令人惡心的地步——下基層檢查工作,找個機會就給人遞發票;酒局上應酬完,趁酒酣耳熱之際給人塞發票;到外地出差,四處打聽買發票……他每次都事先想好為其報銷發票的單位,消費后讓商家填上該單位名頭,回來后在一個小本上寫下經手人名字和發票數額。誰把錢給了他,他就在名字后邊畫個勾。
朱家臣為報銷發票挖空心思,其手段也無所不用其極。他屢屢打著“關心干部,提拔干部”的旗號,要求下屬為其報銷發票。每逢市里調整干部,他就發短信表揚某些干部,有時赤裸裸地表示“到時候我可以幫你說話”。
馬俊峰是周口市某機關的干部。一天,馬俊峰收到朱家臣發給他的一個短信,夸他干得不錯,讓他到辦公室去聊聊。見是堂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主動給自己發短信,馬俊峰哪敢怠慢,馬上來到朱家臣的辦公室。
讓馬俊峰大失所望的是,這位市領導并非真正關心自己的成長進步,而是另有所圖——朱家臣給了馬俊峰2萬多元的發票,讓他幫助處理一下。馬俊峰也知道,朱家臣的夸獎不過是在敷衍自己,其真實用意是讓自己為他報銷發票。因為不敢得罪朱家臣,馬俊峰只好自己拿出2萬多元給了朱家臣,這才算完事。
在周口官場,只要提起朱家臣,了解他品行的領導干部沒有不搖頭的。當地干部反映,有時候朱家臣給縣區、部門領導打電話請人家吃飯,有人都不敢去,找個理由推辭掉。
有人私下調侃:“去不得啊,跟朱書記吃飯,太貴了!”
給報銷“支持不力”者“穿小鞋”
為了滿足不斷膨脹的私欲,朱家臣采用虛開發票、向商家索要空白發票和購買假發票三種方式。一些單位在處理發票時,財務人員一看是假發票報不了,經手人只好當“無名英雄”——在發票上標注一下“來頭”,把錢先給朱家臣,隨后再找一些真發票堵窟窿。
朱家臣的內心有個“原則”——只要能痛快地幫他處理發票,他就能在對方有求于他時“把事兒擺平”;而誰要擋了他的財路,那可就要不客氣了!
王樹英是周口市某機關的一名干部。一次,朱家臣到王樹英所在單位檢查工作,在會議室剛坐了沒幾分鐘,朱家臣就遞給王樹英一個裝有幾張發票的信封。事后,王樹英發現發票是假的,就到朱家臣辦公室匯報說:“朱書記,這是假發票,咱那兒報不了。”
王樹英將這幾張發票返給朱家臣后,就“攤上事兒了”。只要有機會,朱家臣就點名批評王樹英所在單位。
還有一次,朱家臣到周口所轄某縣檢查工作,借機把一個裝有發票的信封遞給該縣縣委書記。他萬萬沒想到,竟被這個縣委書記給頂了回去。這讓丟了面子的朱家臣惱羞成怒。此后,他處處給這個縣“穿小鞋”,大會批,小會講。年底評先進時,凡是朱家臣分管范圍內的工作評比,這個縣都被評為落后縣。
朱家臣的行為招致干部群眾的嚴重不滿,為此,不斷被人舉報。周口市委兩任書記都找朱家臣談過話,希望他注意影響。周口市紀委領導也在不同場合提醒他“注意形象”,還專門到政法系統上廉政黨課。但朱家臣依然我行我素,沒有絲毫悔改之意。2013年9月,河南省委巡視組在周口巡視時,巡視組正副組長和周口市委書記徐光、市紀委書記楊正超與朱家臣進行了一次嚴肅的集體談話,但朱家臣拒不承認自己存在讓人代為報銷發票的行為,還聲稱自己的書法作品一平方尺賣1萬元,錢夠花。
面對組織的善意規勸,朱家臣大為光火,到處發牢騷,說巡視組是瞎忙。當天談話之后,周口市委領導還以為朱家臣會主動向巡視組交代問題,爭取寬大處理,但一連幾天都沒有動靜。其實,朱家臣盡管很心虛,但還抱有僥幸心理。
在市委常委會上,河南省委巡視組在向周口市委反饋巡視情況時,又對朱家臣進行了不點名批評。會后,周口市委領導又把朱家臣叫到辦公室,責令他向組織交代問題,可他還是矢口否認。但因時間有限、材料不足、結論難下。這一次,朱家臣躲了過去。在回訪中,河南省委巡視組又接到群眾舉報,最終對其立案調查。
2015年4月23日,河南省紀委監察廳通報稱,平頂山中級人民法院日前對朱家臣貪污、受賄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法院認為,朱家臣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款44萬余元,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賄賂650余萬元,其行為已分別構成貪污罪和受賄罪,考慮到朱家臣承認所犯罪行、部分贓款贓物被追退、具有自首情節等情況,遂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以貪污罪判處其有期徒刑7年,沒收個人財產10萬元;兩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沒收個人財產60萬元。
宣判后,朱家臣表示服從判決。
(文中除朱家臣外,相關人員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