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畜牧水產局(413200) 張 權
如何降低生豬飼養成本
南縣畜牧水產局(413200) 張 權
1.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降低飼料成本。養豬的主要成本是飼料,約占總成本的70%左右。使用青貯發酵劑,利用當地盛產的玉米秸稈、木薯渣及青綠飼草,自制青貯料,再加酒槽、豆渣等與成品飼料混合使用則可大大降低飼養成本,節約飼料費用支出。如母豬合理飼喂青貯料,可減少1/3以上配合飼料投放。
2.根據生豬的生長期合理調整和適度掌握飼喂量。在育肥前期,豬生長發育較快,對飼料的營養要求高,此階段可讓豬充足采食,提高生豬的生長速度。后期肉豬長速開始變慢,沉積脂肪,不宜飼喂太久,一般應考慮毛重110公斤左右出欄為宜,以減少飼養成本。
3.因地制宜飼養性價比高的特色品種。目前國內主要有對飼料營養水平要求高、生長速度快,但肉質差點的瘦肉型良種和耐粗飼料、肉質鮮美,但生長速度慢的土雜豬兩種,一般來說土雜豬肉比瘦肉型良種豬肉貴一點。如南縣幸福牧業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蘇太黑豬”養殖與擴繁。由于該豬肉纖維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而烹調加工后肉味鮮美,所以價格在當地比其他肉價高多了,而且暢銷。因此,養殖戶要根據自身條件、市場需求有選擇地喂養性價比高的種豬,最大限度地減少飼養成本和增加收入。
4.搞好生豬防疫免疫程序和驅蟲工作,強化豬舍清潔衛生。按規定搞好生豬免疫程序和驅蟲工作;保持豬舍清潔衛生,按時做好消毒工作,讓豬有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可以減少病菌和寄生蟲的感染危害,防止各種豬病發生。
5.提高飼養人員科學管理水平。減少或降低管理人員的費用開支,同時,盡可能減少隱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