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榮
常見出疹性傳染病的臨床診治研究
夏金榮
目的 研究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的臨床預防與控制措施。方法 選取出疹性傳染病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些患兒進行癥治療并觀察1~3個月,將他們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80例患兒中過敏、細菌性出疹傳染病24例(30.0%),病毒性出疹傳染病56例(70.0%),患兒數量最多的傳染病為水痘30例(37.5%),最少的為濕疹2例(2.5%),通過及時治療均得到了良好恢復。結論 出疹性傳染病較為復雜多樣化,在進行鑒別與診斷的過程中需要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提早發現并即時地開展有效的治療手段,一旦確診為傳染性疾病就必須采用隔離措施,從而在保證對患兒進行對癥治療的過程中,也有效地控制疾病向外傳播的可能。
出疹性傳染病;臨床診治;治療預防
出疹性傳染病是一種通過細菌、病毒等方式誘發的急性發作病,在夏季的發作概率尤為突出,水痘、麻疹、幼兒急疹是較為常見的兒童出疹性傳染病。出疹性傳染病通常都有著大地區流行病史或小地區內爆發史,病情嚴重的患兒往往出現全身癥狀,且伴隨高熱出現,通過找尋病原菌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對出疹性傳染病確診有著重要意義[1]。本研究通過對80例出疹性傳染病患兒的臨床診治效果研究,研究出疹性傳染病的預防以及控制總結出有效的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醫院在2013年1~12月所收治的出疹性傳染病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所提出的對于出疹性傳染病的臨床診斷標準[2]。男50例,女30例,患兒年齡0.8~14歲,平均(6.12±0.87)歲,病程1~14 d,平均(6.3±1.1)d。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并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方法 手足口病:手住口病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其病因往往是由各種腸道病毒所引發的。手足口病具有不痛、不癢、不結疤、不結痂的特點,且手足口病的出疹與水痘、藥疹、蚊蟲叮咬等情況的出疹有著明顯區別。臨床診斷發現手足口病的患兒會出現臂、口、手、足有丘疹,且伴隨發熱現象,在使用磁共振檢查時會有異常現象[2]。
水痘:患兒會在24 h之內出現皮疹,多數發作與患兒的頭部與軀干,然后向四肢蔓延,水痘會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發熱以及身體不適,首先發作有四肢然后向面部蔓延。
麻疹:臨床表現為風熱、皮疹,并有一定可能誘發肺炎和腦炎等疾病。麻疹的潛伏期通常在8~13 d,出現麻疹癥狀后會有3 d左右的發熱,然后在患兒的耳邊出現皮疹,逐漸向全身蔓延[3]。
幼兒急疹:又名“玫瑰疹”,臨床的表現為患兒發熱5 d,且體溫不低于39℃,在退熱之后身上會長出紅色斑丘狀的疹子,部分的患兒還會出現眼睛、臉部的水腫現象。
風疹:患兒會出現發熱現象,在枕后、耳后出現較大面積的淋巴結腫,此病的潛伏期較長,在3周左右,發病前2天皮疹就會出現,之后會迅速地向四肢、頸部蔓延,皮疹多呈淺紅色。
濕疹:濕疹具有多發性以及局部原發性,濕疹患兒在出現皮疹部位會有較為明顯的瘙癢以及疼痛感,且常會伴隨漿液的滲出,在退去的過程中會有結痂形成[5]。
丘疹性蕁麻疹:患兒皮膚受損的部位如紡錘形,丘疹的顏色呈泛紅狀,質硬,且有嚴重的瘙癢現象[6]。
猩紅熱:猩紅熱是一種細菌感染,且具有急性傳染的特性,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所致,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其癥狀為突然出現咽痛、高熱、扁桃腺紅腫,在1 d后會在患兒的頸部以及四肢起疹,這些皮疹為細小密集的紅斑,48 h內皮疹數量會逐漸增多。
1.3 觀察指標 對患兒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記錄,根據不同出疹性傳染病的具體情況,以及發燒發熱等各種臨床表現,對患兒進行觀察及確診。
80例患兒中過敏、細菌性出疹傳染病24例(30.0%),其中濕疹2例(2.5%),蕁麻疹10例(12.5%),丘疹性蕁麻疹12例(15.0),病毒性出疹傳染病56例(70.0%),其中幼兒急疹5例(6.3%),風疹5例(6.3%),水痘30例(37.5%),麻疹5例(6.3%),手足口病3例(3.8%),腸道病毒感染5例(6.3%),猩紅熱3例(3.8%)。患兒數量最多的傳染病為水痘30例(37.5%),最少的為濕疹2例(2.5%)。
就目前我國的臨床診斷表明,兒童手足口病的發病率是所有出疹性傳染病中最高的,其次為水痘、猩紅熱病,并且在不同的季節,不同傳染病的發病率也有所不同,這樣的現象表明醫務人員需要對實際的情況以及季節轉變做到充分考慮,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傳染病發病率的高低來做到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對于自身的診治以及檢測工作也必須有條不紊地開展。
出疹性傳染病有著一定的傳播性,因此對于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就有必要進行隔離治療,以切斷其傳染源[7-8]。利用阿普洛韋、利巴韋林等藥劑對病毒性傳染病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了高熱以及瘙癢現象,那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患者一定的退熱和止癢藥物使用。并且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飲食,必須按照醫生叮囑的飲食要求來進行,以免誤食而造成病情加重。
本研究表明,不同的出疹性傳染病有著不同的發病癥狀,如麻疹、水痘、幼兒急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都有1~7 d的潛伏時期,有時甚至會更長;而如蕁麻疹、猩紅熱動過敏性等過敏或者細菌感染性疾病大多為急性病,發病現象也較為迅速。醫務人員在進行這類疾病的診斷時需要根據具體的癥狀來進行分析,充分考慮到一些疾病的潛伏期,以免出現誤診的現象發生。
綜上所述,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有著強傳播性,且不同的疾病癥狀差別加大,醫護人員需要對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做好足夠的預防與治療手段,將這類疾病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控制到最小。
[1] 馬永霞,蘇興如,趙玉芬,等.淺談常見出疹性傳染病數碼影像資料在臨床護理宣教工作中的應用及意義[J].醫學信息,2012, 25(7):189-190.
[2]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0.
[3] 朱啟镕.全國實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的重大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6):408-410.
[4] 沈建勇,朱新鳳,羅小福,等.湖州市2004-2009年麻疹及風疹流行特征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1,23(3):33-34,49.
[5] 何傳斌,陳青峰.某軍校一起風疹暴發的流行病學調查[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0,28(2):145.
[6] 李翔,吳昊,張環英,等.容易誤診的藥疹(附26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09,22(7):59-60.
[7] 盧愛桃,郭衛東,海巖,等.呼和浩特地區2009~2011年發熱伴出疹性疾病病原譜監測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3,40(12):2339-2340,2343.
[8] 申英梅.小兒麻疹61例臨床分析[A]//國際發育與疾病高峰論壇暨第六屆兒童保健高層論壇、重慶市兒科年會論文集[C].2011,8(18):1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38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饒市第二人民醫院(夏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