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 王學勤 王永剛
肝/脾破裂患者失血量采用休克指數預測在指導急救與護理的作用
陳 霞 王學勤 王永剛
目的 研究院內采用休克指數對于肝/脾破裂患者出血量的預測效果以及在指導對患者采取急救及相關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40例肝/脾破裂患者,根據患者入院后的血壓、休克指數以及出血量的分析對患者采用緊急治療措施以及相關護理。結果 采用休克指數的計算方法,術前預測的出血量與實際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之間進行的比較結果顯示,40例患者中基本符合病情的有38例(95.00%),且均經過有效治療。結論 采用休克指數對預測肝/脾破裂患者的失血量具有較高的準確率,對于患者的急救以及護理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肝/脾破裂患者;休克指數;出血量預測;指導急救與護理作用
目前臨床調查研究顯示,在臨床外科中肝/脾破裂是相對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其發病率較高,能夠達到腹腔實質性臟器損傷疾病的首要位置[1-2]。該病患者的受傷程度較為嚴重,其引發急性大出血的可能非常大,倘若搶救不夠及時,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3]。休克指數在目前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創傷性出血以及異位妊娠破裂出血等嚴重疾病的出血量估計中,該法具有較高的準確率[4]。故本次研究采用休克指數對肝/脾破裂患者的出血量進行預測,并指導對患者的緊急治療及護理措施,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就診的40例肝/脾破裂患者,所有患者的基本病情均經過臨床檢查確診。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45.46±7.24)歲,肝破裂患者15例,脾破裂患者25例。所有患者的臨床具體表現為上腹部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并且會出現明顯的壓痛以及反跳痛。患者在入院檢測時,據統計有2例患者收縮壓為90~100 mmHg,有30例患者收縮壓為80~90 mmHg,有8例患者收縮壓為<80 mmHg。
1.2 方法
1.2.1 休克指數計算及預測出血量的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根據其實際的血壓情況對患者的休克指數進行計算,再根據患者的實際休克指數對患者的出血量進行預測,然后根據患者的血壓、休克指數以及出血量的分析對患者采用緊急治療措施以及相關護理。
其中休克指數的具體計算方法為:根據患者的實際血壓及其脈率對其休克指數進行計算,主要的計算方法為:休克指數(SI)=脈率(次/min)/收縮壓(mmHg)。
患者休克指數與患者出血量的預測關系為:若患者SI=0.5,則可以表示為患者的出血量屬于一種正常的狀態;若患者的SI=1,則說明患者的整體血容量流失20%~30%,即說明患者的出血量能夠達到整體的20%~30%;若患者的SI>1,則說明患者的整體血容量流失能夠達到31%~50%,即患者的出血量能夠達到整體的31%~50%。若患者的休克指數為≥1的情況則可以提示患者已經是處于休克狀態或者是嚴重的休克狀態,那么醫療工作者就應該馬上采取措施進行緊急治療啊,切斷患者出血源,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
1.2.2 SI指導急救及護理方法 (1)急救的方法:在對肝/脾患者的基本病情進行明確的診斷之后,采取緊急的手術治療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手段。其緊急手術的方法有:①對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快速建立起靜脈通道,而對于SI≥1的患者還應該馬上建立2條及以上的補液通道,完后根據主治醫師的要求迅速補充患者的血容量,然后采取合適的留置針在合適的部位進行穿刺。②患者的體位選擇:患者由于肝/脾出現破裂,致使其一般處于低血壓的狀態,所以對于SI>1的患者其體位最好處于仰臥中凹位,使患者頭部及胸部抬高15°~20°,其下肢抬高15°~20°,這種體位有利于患者的靜脈回流,增加回心血量。③適量及時的給氧:對于SI≥1的患者,其已經處于休克或是嚴重休克的狀態,并且患者有大量出血的情況使其體內血容量不足,則對患者的臟器損傷更為嚴重,所以及時給氧能夠提高患者的血氧濃度,及時糾正血氧狀態。在治療過程中還應該及時的關注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等。
(2)相關護理措施:①手術前護理準備:醫護工作者在手術前要迅速做好備皮、留置胃管以及抗生素選用等術前準備。醫護工作者要陪同手術室護士共同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并向其交代患者的病情、預測出血量及基本用藥情況等。②心理護理:肝/脾破裂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以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所以護理工作者應該針對患者及家屬出現的心理顧慮以及壓力,,耐心向其講解病情,盡可能消除患者的顧慮以及恐懼心理,緩解其不良情緒,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治療。③術后護理:患者手術之后應使其采用平臥位,保持呼吸暢通,多鼓勵患者有效掌握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等。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持續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等,如果有緊急情況以及異常等要及時向醫生報告,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其進行適度的翻身以及適量的早期床下活動等等。
本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中SI<1的1例(2.5%),SI=1的29例(72.50%),SI>1的10例(25.00%)。術前預測的出血量與實際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之間進行的比較結果顯示,40例患者中基本符合病情的有38例(95.00%),且均經過有效治療。
肝/脾破裂多發生于交通事故、利器以及摔跌等外界因素造成,其中患者的肝臟以及脾或單獨破裂或是同時破裂。不管是何種破裂方式,其均會造成嚴重的急性的腹腔出血,進而可能會引發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臨床醫學上采用科學而又規范的急救以及護理措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5-6]。
因為肝/脾破裂造成的內出血是不能控制的,且出血源大都在腹腔內部,所以患者的具體出血量是很難進行準確判斷的。而休克指數是脈率與收縮壓的比值,能夠有效反應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可用于粗略的估計患者的出血量[7-8]。本研究顯示,采用休克指數進行出血量預測的準確率較高。
綜上所述,休克指數對于預測肝/脾破裂患者的出血量有著較高的準確率,能給后續的緊急治療以及護理措施的采用提供有效的指導,在臨床上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李建紅.肝脾破裂急診手術的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 68-69.
[2] 劉明祥.120例創傷性肝脾破裂傷伴合并傷的臨床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3):2679,2681.
[3] 傅曉煒,張美英.休克指數在子宮切除患者出血早期觀察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1,10(4):297-298.
[4] 郭志軍,訾學榮,王建新,等.CT血管成像評價主動脈夾層轉運風險與休克指數的相關性[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18(2):134-138. [5] 劉修元,金運平,扈廷忠,等.創傷性肝脾破裂傷伴合并傷的臨床特點:附132例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10):1323-1325.
[6] 劉永利,呂碧鋒,林春旺,等.急診綠色通道救治肝脾破裂患者體驗[J].中國全科醫學,2011,13(33):3845-3847.
[7] 林健球,謝仁岐.休克指數和體溫修正休克指數評估心臟驟停后自主循環恢復患者預后的價值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5,8(6):440-442.
[8] 余愿,付朝暉,徐夢,等.休克指數對感染性休克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J].臨床急診雜志,2014,14(9):535-53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hock index on the bleeding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and spleen rupture, and to guid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and related nursing care. Methods Choose 40 cases of liver / spleen ruptur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blood pressure, shock index and bleeding volume after admission,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Results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ock index, the comparison of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the procedure. In 40 patients, 38 cases (95%) were in the basic condition, and were treated by effectiv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shock index has a high accuracy in predicting the blood los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and spleen rupture, for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and nursing has a better guiding role.
Liver/spleen rupture; Shock index; Bleeding volume forecast; Guide fi rst aid and nursing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43
山東 271000 泰安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陳霞) 安市中心醫院護理質量管理科(王學勤) 泰安市第四人民醫院(王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