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慶軍 溫子歡 劉 華
高頻超聲在肌腱損傷及損傷預后隨訪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邱慶軍 溫子歡 劉 華
目的 對高頻超聲在肌腱損傷及損傷預后隨訪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49例肌腱損傷患者,所有患者術前、術后均給予高頻超聲檢查,術中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探查,對檢查結果和探查情況進行比較,并對術后隨訪工作進行。結果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超聲檢查結果與術中探查情況相符;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工作,患者肌腱損傷斷端內部回聲與吻合口形態一樣,會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改變。結論 采用高頻超聲診斷肌腱損傷,操作簡便,檢查準確,診斷效果顯著,能夠為臨床治療和預后提供有效參考,臨床價值十分重要。
高頻超聲;肌腱損傷;預后隨訪;應用價值
肌腱損傷是常見的肢體外傷,主要通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來確定患者的損傷部位及損傷程度。近年來,超聲技術迅速發展,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中。高頻超聲能夠清晰顯示肌腱結構,可通過關節活動顯示出肌腱滑動狀態,對肌腱的損傷程度進行判斷[1]。本文對高頻超聲在肌腱損傷及損傷預后隨訪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江西省上饒市立醫院接受治療的49例肌腱損傷患者,男女比例29∶20,年齡14~48歲,平均年齡(25.2±3.7)歲,病程1~100 d,平均病程(15.6±4.8)d。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高頻超聲檢查,并于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分別進行高頻超聲復查。納入標準:(1)根據肌腱損傷相關診斷標準確診;(2)良好依從性;(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器質性疾病;(2)嚴重肝腎功能障礙;(3)有精神疾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高頻超聲檢查,采用Philips公司生產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診斷,采用L12-5高頻變頻探頭,頻率設置為5.0~12.0 HMHz?;颊咝醒雠P位、坐位或站立位,使患處充分暴露,探頭沿肌腱進行檢查[2]。檢查過程中,告知患者行肌肉舒縮試驗,對肌腱活動進行觀察。
1.3 觀察指標 術前對損傷肌腱形態及內部回聲進行觀察,確定肌腱斷裂完全與否;對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的肌腱斷端縫合情況進行觀察;觀察正常肌腱的形態及內部回聲相關特征,明確肌腱正常運動時周圍各組織之間的關系。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術后病理檢查結果與高頻超聲檢查結果相符,高頻超聲診斷準確率高達100%。按照肌腱斷裂情況對患者進行分類,其中27例肌腱完全斷裂,22例肌腱不完全斷裂,經手術治療后均得到良好修復。
對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工作,分別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年對患者進行高頻超聲復查。根據患者術后肌腱斷端愈合情況,對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指導,期間有5例患者發生肌腱粘連,經肌腱松解后均得到患好轉。
損傷肌腱超聲圖像特征包括:完全性斷裂,腱鞘空虛或塌陷,肌腱中斷呈連續性,裂口表現為無回聲或低回聲;部分性斷裂,肌腱纖維中斷呈部分性,肌腱內存在結構模糊的局灶性低回聲,低回聲裂隙向滑模面延伸。
正常肌腱超聲圖像特征包括:肌腱縱軸由兩條腱鞘回聲包繞,中間平行細纖維狀結構為高回聲;橫軸為圓形或橢圓形團塊樣結構點狀高回聲?;颊咝屑∪馐婵s試驗,肌腱、皮膚、皮下組織呈相對運動。
肌腱損傷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由銳器傷、鈍挫傷以及肌肉不協調強力收縮導致,常見損傷部位為跟腱、腕部、手指及股四頭肌腱[3]。在臨床診斷上,X線和CT診斷效果不明顯,MRI所需繳納的費用比較昂貴,不適用于廣大患者臨床診斷,目前,主要采用高頻超聲對肌腱損傷患者進行診斷[4]。高頻超聲具有方便、經濟、無創等特點,能夠為患者提供反復檢查,能夠有效分辨軟組織病變,在肌腱損傷臨床診斷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由于正常肌腱的膠原纖維束呈平行排列,且比較粗大,相比于周圍肌肉、脂肪等軟組織,密度、聲速、聲阻抗值都相對較高,應用高頻超聲能夠清晰顯示肌腱情況[5]。患者在行肌肉舒縮試驗時,正常肌腱與損傷肌腱容易鑒別,為肌腱損傷臨床診斷提供了有效依據[6]。
肌腱斷裂時呈連續性中斷,行肌肉舒縮試驗,能夠有效觀察近端肌腹與肌腱的變化情況。在進行超聲檢查時,加強對損傷肌腱近端的掃查,便于確定肌腱斷端的準確位置。同時,肌腱修復過程直接影響斷端形態、回聲改變情況。肌腱損傷早期,肌腱滑膜鞘及其周圍組織細胞迅速增殖,引起周圍組織水腫,觀察腱端可發現半透明紅色膠狀團塊,肌腱斷端在高頻超聲影像中成杵狀改變,縫合段局部增大且境界模糊[7]。隨著病情發展,損傷肌腱纖維細胞逐漸呈結締組織,結締組織中肌腱細胞逐漸增加,組織水腫減輕,回聲呈不均勻持續增高。病情晚期,肌腱斷裂處鈣質成績,經縫合術處理后縫線與周圍組織的聲阻抗差存在明顯差異,高頻超聲圖像表現為點狀高回聲。
結果表明,高頻超聲在肌腱損傷的臨床診斷中,準確度高達100%,說明能夠有效診斷肌腱損傷患者的具體情況?;颊呓浭中g治療后,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分別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對患者損傷肌腱進行高頻超聲檢查,為患者肌腱損傷預后提供有效參考依據,為患者康復提供有效保障。在隨訪工作中,有5例患者產生肌腱粘連,經肌腱松解后均得到患好轉,其余患者均恢復正常。高頻超聲在肌腱損傷及損傷預后隨訪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促進患者損傷肌腱功能得到早日康復。
肌腱粘連主要是由于損傷肌腱纖維組織與其周圍增生纖維組織交織在一起,導致肌腱與周圍組織界線難以分清,回聲雜亂,進而引發肌腱粘連[8]。利用高頻超聲進行診斷,可在肌腱撕裂縫合處發現點狀強回聲,行肌肉舒縮運動,肌腱滑動度降低,但總體具有較好的連續性?;颊甙l生肌腱粘連后,高頻超聲影像圖像中能夠準確反映出來,為損傷預后提供有效支持,便于醫師根據肌腱粘連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為患者肌腱康復提供有效保障。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在肌腱疾病的診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采用高頻超聲診斷肌腱損傷,操作簡便,檢查準確,診斷效果顯著,能夠為臨床治療和預后提供有效參考,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童亞君,林麗萍,周玉苗,等.高頻超聲檢查診斷手腕部肌腱損傷的價值探討[J].浙江醫學,2014,36(13):1180-1181.
[2] 宋燕,胡兵,柯淑麗,等.高頻超聲診斷四肢肌腱損傷的價值探討[J].醫藥前沿,2014,4(24):108-109.
[3] 亓恒濤,李淑媛,王增濤,等.高頻超聲在急性閉合性錘狀指檢測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6):524-526.
[4] 莊艷芳,莊慧芳.高頻超聲在肌肉、肌腱損傷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4):70-71.
[5] 尹榮軍.磁共振對于膝關節損傷的診斷價值[J].當代醫學,2013, 19(22):75.
[6] 江玲波,郭漢明,王新光,等.關節鏡下自體肌腱Ⅰ期重建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的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18):99-100.
[7] 朱楠,彭洪.高頻超聲診斷四肢肌腱損傷的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462-463.
[8] 盛麗,鄭烈,張寶洲,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指屈肌腱損傷的臨床觀察[J].臨床薈萃,2013,28(6):663-66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51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饒市立醫院(邱慶軍 溫子歡 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