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文,徐芳吉
(甘肅省清水縣豐望鄉動物疫控與畜牧技術服務中心,甘肅清水 741400)
清水縣養豬現狀調查及對策
陳潔文,徐芳吉
(甘肅省清水縣豐望鄉動物疫控與畜牧技術服務中心,甘肅清水741400)
清水縣是傳統養豬大縣,飼料資源豐富,是隴東南地區主要的仔豬集散地,但有些養殖戶也存在品種落后、飼養管理跟不上等情況,筆者通過調查,提出解決對策,也可能存在調查的局限性,僅供同行參考。
養豬;調查;對策
清水縣位于天水市東北,隴山西南麓渭河支流牛頭河流域。東界陜西省隴、寶雞市,南連麥積、秦州兩區,西接秦安,北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偯娣e2021平方公里,轄8鎮10鄉,現有人口31.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16萬人。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重點,以全面建設小康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立足特色產品,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狠抓“畜牧強縣”戰略,極大地推動了全縣養豬業由20世紀末分散飼養向規模化飼養的方向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全縣豬品種良種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清水縣有著悠久的養豬歷史,養豬經驗豐富,地膜玉米種植面積大,為養豬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飼料資源,通過項目帶動,小區輻射、科技培訓,農民對養豬新技術樂于接受,敢于投資,商品觀念大大提高,圈舍建設達到標準化,品種改良、飼養管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普及率高,由于效益驅動,促進了仔豬市場的興盛,仔豬遠銷青海、寧夏、陜西、甘肅定西和平涼等地,已形成了隴東南地區主要的仔豬集散地。
品種落后、生產周期長、品種單一的問題非常突出。飼養管理粗放,技術含量低,規?;潭炔桓撸h境污染嚴重;飼料單一,搭配不合理,主要以農作物秸稈草粉為主,再添加些玉米、麩皮,飼料利用率低,豬只營養不良,飼料浪費嚴重,經濟效益差。
3.1發展思路
堅持以發展為主題,品種改良為主線,農民增收為目的,面向市場,大力發展養豬產業。加強豬品種改良步伐,擴大改良面。繼續引進良種公豬,進一步擴大改良面,提高清水縣豬的良種化程度。
3.2加強技術培訓
舉辦培訓班、科技下鄉、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對全縣各養豬戶從品種改良、飼養管理、飼料配方、人工授精、疫病防制等方面加強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養豬技術含量,為清水縣養豬業步入產業化、規模化、科學化的軌道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3.3創建生態養殖小區
要按照“科學、發展、提高”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以養豬戶為重點,著力扶持建立生態養豬小區,形成規模養殖,產業化經營,依靠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建設、能源建設項目,以養豬生產為重點,果業并舉,豬糞堆腐肥果,豬尿發酵產氣,果園套種青料,資源綜合利用,建立“豬一沼一果”生態模式。
3.4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資金短缺一直是制約清水縣養豬業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了有效破解制約養豬業發展的這一難題,應該不斷擴大資金投入,爭取項目資金。
3.5建立養豬協會
應本著“建小區、強服務、增效益”的原則,建立內聯農戶,外聯市場,以“促進產銷聯合、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為宗旨的養豬協會。協會要積極發揮中介作用,通過組建銷售隊伍、牽線搭橋、提供信息等多種形式,幫助各養豬戶搞好商品銷售,并統一協調市場價格,統一幫助客戶組織貨源,防止養豬戶相互壓價,共同抵御市場風險,真正實現協會、農戶雙贏的目標,為清水縣養豬業可持續發展服務。
清水縣養豬業必須從品種改良、技術培訓、養豬協會建設等方面提升清水縣養豬業發展水平及市場競爭力,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創建養豬生態小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握規律,開拓創新,才能加快清水縣養豬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才能推進養豬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從而促進牧業增效,農民增收。
(編輯:高真貞)
S828
A
1006-799X(2016)15-0031-01
陳潔文(1986-),男,甘肅天水人,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基層畜牧技術推廣工作。